218
機器人
機器人發展的3大趨勢、7大路徑、4大障礙!
出品丨犀靈機器人培訓
作者丨譚建榮
轉載自數字化企業
以下內容來自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譚建榮在某機器人峰會上的演講《智能製造與機器人應用: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
機器人發展的三大趨勢
一是軟硬融合。
機器人軟件比硬件更為重要,因為人工智能技術體現在軟件上,數字化車間的軌跡規劃、車間布局、自動化上料都需要軟硬件相結合。因此,機器人行業的人才既要懂機械技術,又要懂信息技術,尤其是機器人的控製技術。
二是虛實融合。
通過大量仿真、虛擬現實,能夠把虛擬現實與車間的實際加工過程有機結合起來。
三是人機融合。
人、機器和機器人這三者如何有機融合值得業界的深入思考。
機器人發展的七大路徑
第一,從串聯機器人到串並混聯的機器人。
最早的機器人以串聯居多,隨著市場的發展既要用到串聯的又要用到並聯的機器人。串並混聯機器人同時具備並聯結構的剛性強和串聯結構的控製空間大的優點。
第二,從剛體機器人到剛柔體機器人。
通過柔體機器人的末端或者本體實現可達性和靈活性,利用柔性機器人可以在航空構建上解決鑽孔和打孔的難題。
第三,從單機器人作業到多機器人協同工作。
在製造空間的分布性、功能的分布性、任務的並行性,以及任務作業的融觸性受到限製時,構建數字化車間或智能化車間的空間是有限的,並涉及到執行任務的先後時序問題,因此憑借單台機器人是不能達到目的的。
第四,機器人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相結合。
通過工業機器人和物聯網的結合,催生出智能柔性的自動化裝配焊接。通過物聯網,工業機器人具有感知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視覺、觸覺,能夠實時采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數據。
第五,虛擬現實結合。
虛擬現實結合係統可以降低對機器人依賴,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進一步消除機器人的安全隱患。通過虛擬現實的模擬,機器人的每一個軌跡和位置,都能在使用者的預料和控製當中,防止出現意外。
第六,機器人技術與模式識別技術的結合。
模式識別用於機器人的檢測特別有效,機器人在加工零件時,能夠檢查出有沒有質量的瑕疵、不符合的技術條件等。
第七,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能的結合。
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相結合後,機器人將不再被固定在圍欄內,而是人機協同與人機融合。這是機器人最本質的特征,但是真正要做到這一點,難度還很大。
推廣機器人的四大障礙
第一,三個密集型製造模式。
三個密集型指勞動力密集型、資源密集型和汙染密集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製造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的同時,製造業也存在很大的問題。
第二,仿製為主的技術路線。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江蘇、廣東、山東沿海經濟發展比較快,但是大部分企業的產品都是仿製為主。在經濟短缺的時候,塊狀經濟起了很大的作用,解決東西短缺的問題。但是現在市場經濟成熟了,幾乎每個行業都有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
第三,低價競爭的營銷策略。
很多企業低價格作為最大優點,性能價格好就是賣得便宜。例如,這個產品遵循仿製為主的技術路線,當產品生產出來可以賣100塊時,過了半年,旁邊一個廠生產出來就可以賣80塊,再過半年另一個廠生產出來賣60塊,等到賣60塊的時候誰都沒有錢賺。製造業存在的困難很大程度是低價競爭的營銷策略造成的。
第四,粗放型車間管理。
很多企業還屬於粗放型的管理方式,用機器人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這不是機器人的問題,是精益生產的問題。
最後更新:2017-10-07 22:39:27
上一篇:
中鵬教育、博智教育發布半年報;人工智能將被納入中小學課程;今年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增長9.3%
下一篇:
機器人送餐是“噱頭”?這家公司不僅做到了量產還供不應求
中國股市:人工智能第一龍頭強勢回歸,季報預增362%,11月接力京東方A
剛剛,阿爾法狗再升級,100:0碾壓舊版,三天走完了人類三千年的路
艾瑞谘詢張雲:人工智能看上去很美,可是怎麼賺錢呢?
人工智能發展太慢?穀歌要開“AI速成班”!
繼科大訊飛後又一“人工智能”崛起,主力大舉加倉,望成8月首妖
人工智能第一妖王強勢回歸,中報與370%,自封九月第一妖王!
提前兩年預測老年癡呆且準確率為84%,人工智能神了!
人工智能 醫療投資前景會怎樣,這些智能醫療概念股適合買嗎?
機器人能做出 Nike運動鞋最難的部分——鞋麵了!效率比人力高20倍!
下周一聚焦德國慕尼黑!人工智能手機開山之作Mate 10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