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機器人
今日烏鎮看“狗虐柯潔” 人工智能助穀歌返華
5月23日上午消息,中國烏鎮圍棋峰會今天上午在浙江烏鎮正式召開,圍棋世界冠軍柯潔九段將在未來5天內挑戰圍棋人工智能AlphaGo。
事實上,“阿狗”橫掃圍棋界,早已不是什麼新聞。2016年3月,該程序與圍棋世界冠軍、職業九段選手李世石進行人機大戰,並以4:1的總比分獲勝;
2016年末2017年初,該程序在中國棋類網站上以“大師”(Master)為注冊帳號與中日韓數十位圍棋高手進行快棋對決,連續60局無一敗績。不少職業圍棋手認為,阿爾法圍棋的棋力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圍棋職業九段水平,在世界職業圍棋排名中,其等級分曾經超過排名人類第一的棋手柯潔。
阿爾法圍棋(AlphaGo)是一款圍棋人工智能程序。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學習”。“深度學習”是指多層的人工神經網絡和訓練它的方法。一層神經網絡會把大量矩陣數字作為輸入,通過非線性激活方法取權重,再產生另一個數據集合作為輸出。這就像生物神經大腦的工作機理一樣,通過合適的矩陣數量,多層組織鏈接一起,形成神經網絡“大腦”進行精準複雜的處理,就像人們識別物體標注圖片一樣。
阿爾法圍棋用到了很多新技術,如神經網絡、深度學習、蒙特卡洛樹搜索法等,使其實力有了實質性飛躍。
阿爾法圍棋(AlphaGo)是通過兩個不同神經網絡“大腦”合作來改進下棋。這些大腦是多層神經網絡跟那些Google圖片搜索引擎識別圖片在結構上是相似的。它們從多層啟發式二維過濾器開始,去處理圍棋棋盤的定位,就像圖片分類器網絡處理圖片一樣。經過過濾,13 個完全連接的神經網絡層產生對它們看到的局麵判斷。這些層能夠做分類和邏輯推理。
今天,除柯潔與DeepMind創始人及CEO戴米斯·哈薩比斯之外,Alphabet公司董事長埃裏克·施密特、歐洲圍棋冠軍樊麾、以及幫助AlphaGo落子的黃士傑也出席了峰會開幕式。
戴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人工智能企業家,DeepMindTechnologies公司創始人。4歲開始下國際象棋,8歲自學編程,13歲獲得國際象棋大師稱號。17歲進入劍橋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專業。在大學裏,他開始學習圍棋。2005年進入倫敦大學學院攻讀神經科學博士,選擇大腦中的海馬體作為研究對象。兩年後,他證明了5位因為海馬體受傷而患上健忘症的病人,在暢想未來時也會麵臨障礙,並憑這項研究入選《科學》雜誌的“年度突破獎”。2011年創辦DeepMind Technologies公司,以“解決智能”為公司的終極目標。
Alphabet公司(穀歌母公司)董事長施密特則表示,圍棋峰會能讓我們看到人類美好的未來。穀歌有很多項目,AlphaGo是圍棋項目,還有個項目是穀歌大腦。不管比賽結果如何,人性眾將得勝。比賽並不是電腦與人類爭勝,而是電腦利用自己的專長幫助人類,在韓國的人機大戰,電腦幫助李世石發現更多招法,今天在中國的圍棋峰會,必將幫助棋手獲得更加進步。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相信科學家通過人工智能的幫助,去解決更多的事情。偉大的賽事,天才的圍棋團隊參與,象征著人與人工智能合作的一個偉大時代的開啟。
事實上,自從幾年前穀歌揮別中國市場之後,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尤其是技術發展幾乎陷於停滯。從技術角度,原有的中國三大互聯網企業BAT發展緩慢。
其中,曾經“山寨”策略模擬穀歌而取得巨大成功的百度,在沒有穀歌的日子裏,深陷困境,雖然百度在餐飲配送行業發展壯大,但是這也使得百度失去了作為科技公司的品牌形象。此外,因為競價排名等小發明和醜聞,也使得百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而阿裏巴巴的崛起,也並非技術應用的崛起,事實上,阿裏巴巴的成功,更近似於業務推廣的成功。所謂大數據技術之中的精準營銷和個性化推薦,其實隻是記錄下用戶的搜索習慣,並反複推薦他曾經關注的信息而已,而當用戶已經購買之後,推薦仍不停止,這說明這種應用本質上並不智能。
再看騰訊,不得不說,與穀歌相比,騰訊微信所采用的技術與以往QQ的技術本質上並無不同。模式上,也以所謂簡潔,掩飾產品設計的瑕疵。在海外市場,微信並未順利推倒其他競品,基於一些不可告知的聲音,微信在資本世界裏也是亂局一片,這遠不及螞蟻金服獨立的策略布置有遠見。
和穀歌相比,穀歌也在收購那些創業型的科技類企業,而且,我們通過使用這些新應用,意識到穀歌的布局確實買了那些他們還沒做好的業務,確實是對科技進行的布局。反觀國內BAT巨頭,從百度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到騰訊百億美金收購部落衝突製造商Supercell公司,都是些什麼玩意?
事實上,回首穀歌的離開,我們很清楚穀歌的離開乃是中國互聯網生態環境被釜底抽薪的悲劇開始,因為中國互聯網企業失去了“山寨”的榜樣。至少從技術角度,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方向,發生了從技術與市場平衡,到純市場為主的轉變,這種惡果到底將產生怎樣的作用,顯然需要一些時間來觀察。
而對穀歌等先進互聯網企業本身而言,失去中國的市場之外,也失去了中國聰慧的團隊,真正有創造力的人,可能是來自藍翔的初級開發者,而不一定是矽穀的印度工程師。
那麼如何認識互聯網呢?筆者認為,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有生命的智能係統。每個人都是互聯網的組成部分,是一個數據節點,也是互聯網生命的源泉。更多的人,整個地球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張網下,才能讓互聯網真正釋放智慧和進化。因此,當我們把中國和世界的互聯網做了過度切割時,我們發現,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最終走向的方向是送外賣、擺地攤和賣遊戲,經濟上的巨大成功反而體現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悲劇。
最後更新:2017-10-08 01: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