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機器人
騰訊500頁新書《人工智能:國家人工戰略行動抓手》講了啥?
11月8號,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人工智能分論壇在成都舉行。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騰訊AI Lab主任張潼、MIT媒體實驗室媒體藝術與科學教授休·赫爾、哥倫比亞大學工程與數據科學教授胡德‧利普森等十多位人工智能及科技領域的專家圍繞人機融合、開放生態、產業“智變”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論壇期間,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聯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方禹、騰訊AI Lab主任張潼、騰訊開放平台副總經理王蘭聯合發布了新書《人工智能:國家人工智能戰略行動抓手》。
《人工智能》一書,由騰訊內部多個部門攜手工信部高端智庫,匯集了資深研究人員和頂級AI科學家的力量,從更寬的學科領域和更廣的社會視角來提出關於人工智能的觀點,計算機、數學、法律、倫理等學科的視角在書中高度融合。為讀者構建了整個人工智能的知識體係。
作為當前最為前沿、熱門的科技,人工智能技術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在人工智能領域,哪些是國家和產業界最關注的方向?人工智能究竟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衝擊和挑戰?我們又應該如何應對?中國要成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國際競爭的焦點在哪裏?對這些問題,《人工智能:國家人工智能行動抓手》一書都做了回答。
雖然人工智能相比互聯網仍處於創業早期階段,但人工智能引爆的社會話題及影響力遠遠超過了曾經的互聯網。2017年,我國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騰訊在書中提出:目前是人工智能發展最好的時代,是創業生態最佳的時代。同時,書中指出,隻有當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國真正普遍應用於傳統行業,其經濟潛力才會充分彰顯。而通過人工智能提升各行各業的生產力水平,將創造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麵對人工智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聲音,軟銀的孫正義想到未來的巨大變革,覺得“睡覺都是浪費時間”,特斯拉的馬斯克卻認為人工智能是“人類文明麵臨的最大威脅”。而毋庸置疑的是,人工智能終將打開一個新世界。正如騰訊眾創空間總經理王蘭所說“你可以選擇觀望,也可以選擇投身其中,而這本《人工智能》,很可能就是一把打開新世界的鑰匙。”
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則認為,人工智能這一領域天然遊走於科技與人文之間,其中既需要數學、統計學、數理邏輯、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等的貢獻,也需要哲學、心理學、認知科學、法學、社會學等的參與。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人工智能倫理”這一字眼出現了十五次之多。未來,對人工智能進行多學科、多維度的研究和探討的重大意義,將逐步顯現出來。本書正是這樣一次跨學科的嚐試,希望通過本書能夠增進人工智能領域跨學科的思考、交流和探討。
本書已在全國新華書店和網店陸續上市,火熱銷售中
識別下方二維碼購書
今日互動
聊下你對人工智能的看法,獲得點讚最多的前十名讀者,有望獲贈《人工智能:國家人工智能行動抓手》。
最後更新:2017-11-08 21: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