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
機器人
人工智能和90後女交警小鄭那些不得不說的事兒
24歲的杭州女交警鄭熠炯,挺神的。
神的第一個地方:據她的同事介紹,鄭熠炯當年的高考分數足以上清華北大,卻最終報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要圓自己一個交警夢。
神的第二個地方:入警一年,鄭熠炯收獲了一個新搭檔——人工智能。
今年6月,入警一年的鄭熠炯突然接到通知,要進行2個多月的摩托車封閉訓練。“又要騎摩托?”雖然入警時也有摩托訓練,但鄭熠炯很快發現這回不太一樣。
她麵對的是260公斤重的國賓摩托,以速度快著稱。
第一次看到時,她有點發怵。不過也很快適應了訓練節奏,蛇形繞樁、緊急停車、快速起步、過獨步橋,邊訓練邊摔跤,摔了扶起摩托繼續練。
為啥要騎這麼快的摩托?鄭熠炯很快知道了答案。
訓練期間,指導老師介紹了人工智能杭州城市大腦。公安科班出身的鄭熠炯記住了很多人工智能新詞:阿裏雲、城市智能中樞、視頻識別算法。鄭熠炯也知道了,這支叫TPTU“交警鐵軍”的重任之一,是及時響應城市大腦的實時報警。
城市大腦報警有多快?接入交通幹道視頻數據,采用視頻識別智能算法,城市大腦能夠對路麵、路口做到幾乎實時的違停、事故監控報警。現在,交警每天都接到城市大腦報警500次以上,其中92%需要交警現場執法。
點擊播放
GIF/1972K
城市大腦報警這麼快,如果還開著警車去執法,可能就堵在路上動不了……
“城市大腦可以1秒鍾發現事故,與普通警車相比,摩托車出警的效率更高,一般來說,我們接到報警後5分鍾就能到現場處理。”鄭熠炯說。
現在鄭熠炯正式上崗了。她與另外兩名TPTU隊員組成工作小組,在道路上進行網格化巡邏、參與交通特勤工作、處理路麵交通違法,同時快速處置來自城市大腦的事件報警。
現在,鄭熠炯每天都要騎著大摩托跑近100公裏,處理50多起交通違法行為,其中一半都來自城市大腦報警。
當然,作為杭州城的交警,還需要回答幾十次遊客、市民問路,滿足遊客的合影需求……
交警的工作很辛苦,從早晨7點到晚上10點,路麵都需要有交警巡邏,風吹日曬就更不用提。鄭熠炯覺得沒什麼,既然選擇了當交警就要當個好交警,她甚至還在琢磨著,過幾年去念個交通管理的研究生。
在生活裏,鄭熠炯仍然是個愛美、可愛的妹子。有休息日的時候,她就會約上大隊的其他妹子,一起好好打扮,去逛商場、遊西湖。
最後更新:2017-10-13 2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