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手工製作
手工捏600個泥人還原廟會繁榮場麵 價值20萬元
2017年9月21日,陝西鹹陽彬縣大佛寺。如今去逛大佛寺的遊客,除了能看到莊嚴雄偉的大佛外,還能看到一群神態活靈活現的泥塑人物。這是由陝西鳳翔泥塑藝人胡滿科全部手工捏成的,複原的是大佛寺三月八廟會的繁榮場景,據了解這些泥塑人物共有600個,分四個場景,人物各不相同,總體價值20萬元。
泥塑複原廟會繁榮場景,勾起人們的回憶。彬縣大佛寺地處涇河川道,自古是花果之鄉。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世民為了紀念平定薛舉之戰而死難的將士,特意修建了豳州應福寺石窟、中心柱窟、佛殿窟、僧房窟等,以及大量的石刻造像作品,也有不少是盛唐中晚期的造像。它大規模開鑿於唐初,貞觀二年(628年)基本建成,此後曆代多有重修。
廟會上做花饃的場景鄉土味十足。大佛寺石窟開鑿在涇河南岸的石崖峭壁上,全寺共130孔洞窟,其中有佛龕446處,大小造像1980多尊,分大佛洞、千佛洞、佛洞、丈八佛洞4部分,其中大佛窟主造像阿彌陀佛(俗稱大佛)高20米,脅侍兩側的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均身高15.6米。大佛窟主造像阿彌陀佛被譽為關中第一大佛,為陝西省第一大佛,被譽為“關中第一奇觀”。
人們在廟會上吃飯。
搖撥浪鼓的小販,是否能勾起你童年的記憶。
賣糖葫蘆的農村老漢,形神兼備。
廟會上的人生百態,被胡滿科捏得活靈活現。
大篷車裏唱秦腔,陝西特色。
胡滿科(左)和愛人在做泥塑。胡滿科今年已經51歲了,自幼隨父母從事泥塑工作。他設計和製作的泥塑作品尊古創新,有自己獨特的個人藝術風格,包括十二生肖、關公、財神、鬥牛等,尤其是以關中風俗為原型創作的七十二行民俗人物最有代表性,泥塑的每個人物神態、表情傳神,唿之欲出。歡迎關注“六月照相館”,發現新鮮事。(微博嚴禁轉載!)
最後更新:2017-10-08 06: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