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騰訊新聞、百度搜索、新浪微博的最大競爭對手竟是它?
誰會想到?兩年前一家估值不過5億美元的媒體app,如今竟估值百億,成為各大媒體、業內人士爭相關注的科技公司。出於筆者新聞專業的緣故,其實今日頭條這家公司很早就在筆者的關注視線之內。然而在2016年6月份艾瑞谘詢出品的獨角獸排行榜中,卻並不見今日頭條的身影。一家估值百億,成為BAT之後的TMD代表,為何在6月份還是鮮少聽聞,或是說並未得到大家的關注?
16年7月份的時候,網絡盛傳騰訊將以80億美金收購今日頭條,後來被張一鳴否認。此後艾瑞谘詢便將今日頭條放進了榜單中,估值是92億美金。自此,對於頭條百億美金估值的消息不脛而走。直到16年11月份的互聯網大會,張一鳴和滴滴程維,美團王興同桌對話,一時成為話題,頭條便加深了大眾對其的認知,成為明星產品,引起媒體、互聯網行業的熱議。
如今這家估值100億美金的內容分發平台,在過去一年由於內容碎片化正一步步消彌機構媒體的存在感;而其個性化推薦,也已超越了搜狐,網易等老牌傳統媒體,甚至讓騰訊新聞倍感壓力;今日的頭條恐怕已經沒有人再會輕視了!因此與之而來的是,阿裏推出了UC頭條,騰訊推出了天天快報,百度開始發力百家號,進行大額補貼,網易新聞、一點資訊等也是陸續加入內容補貼的陣營。但就在大家紛紛模仿的同時,卻在一邊又嘲笑著今日頭條內容的低俗化,真是當了婊子還想為自己立個牌坊。
這裏,姑且不論技術有無價值觀的問題。我隻想簡單得談一談今日頭條從問世到現在在產品迭代方麵給我的感受。
在頭條剛出來的時候,隻是一個簡單的新聞聚合工具,當時在大眾眼中,是和搜狐新聞、網易新聞一樣看新聞的地方,不同的是今日頭條自身不生產內容,它是抓取其他平台的內容。所以它的好處在於內容豐富,弊端在於至今仍然困擾它的版權問題。
在興趣推薦初嚐甜頭之後,頭條又陸續做了訂閱頻道、短視頻等功能。市場份額大幅提高,躍升為僅次於騰訊新聞第二的位置。也就在此時,傳統媒體加天天快報、一點資訊等紛紛發力,這個時候都認為今日頭條的對手是騰訊新聞。
然而隨著今日頭條對搜索框的強化、推出了頭條問答、關心社區後,漸漸地開始覺得頭條其實挑戰的是百度的搜索模式,一個是為用戶推薦,不需要用戶主動搜索的方式,一個是用戶主動搜索關鍵字的方式。方式雖然不同,但它們的載體卻是一樣。百度的網頁信息搜索、視頻搜索、百度知道、百度貼吧;頭條則是資訊閱讀、視頻瀏覽、頭條問答、關心。此外,百度和頭條同為信息分發平台,它們的盈利模式也均是廣告,而且在前不久頭條還推出了類似百度競價排名的號外。
就在開始發覺頭條挑戰的是百度的搜索模式之後,它又上線了人人都可以分享內容的“上頭條”功能,與此同時,開始大力邀請明星、學者、商界大佬入駐頭條號。讓人不禁覺得,這是要挑戰“微博”?
最後更新:2017-10-08 0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