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9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監管“中報”高壓收官!證監會重申:執法不留死角!

6月30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通報了證監會今年上半年行政執法的“成績單”:

上半年證監會共作出113項行政處罰決定,罰沒款共計63.6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9%,對30人實施市場禁入,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鄧舸透露,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堅持依法全麵從嚴的監管執法原則,始終保持對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守住監管底線,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營造規範透明的市場環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和社會發展。

強化執法高壓態勢,持續加大懲處力度。

鮮言操縱“多倫股份”案罰沒款超34億元,唐漢博跨境操縱“小商品城”案、唐漢博、唐園子等操縱“同花順”等股票案罰沒款合計超12億元,朱康軍操縱“鐵嶺新城”等股票案罰沒款超5億元,徐留勝操縱“天瑞儀器”等股票案、九潤管業等內幕交易“海潤光伏”案罰沒款均超1億元。登雲股份案、大有能源案、方正證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係列案等信息披露違法案件的相關主體被頂格處罰。鮮言、李友等8名當事人被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該頂格處罰的絕不手軟,彰顯了證監會對市場亂象刮骨療毒、勐藥去屙的決心和魄力,有效遏製了違法違規多發高發態勢。

著力提升執法效率,及時回應市場關切。

對於市場關注度高、社會影響大的案件,證監會果斷亮劍,高效執法,九好集團、鞍重股份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係列案2個月審理結案,慧球科技、匹凸匹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係列案、馬永威、曹勇操縱“福達股份”案3個月審理結案,唐漢博跨境操縱“小商品城”案及唐漢博、唐園子等操縱“同花順”等股票案、登雲股份案5個月審理結案,及時回應了市場關切,迅速修複了市場秩序,形成了嚴格執法常態化的穩定預期。

不斷擴展執法領域,市場主體全麵覆蓋。

上半年處理信息披露違法案件24起,內幕交易案件24起,操縱市場案件14起,中介機構違法案件12起,短線交易案件6起,違法減持股票案件6起,此外還有從業人員違法買賣股票、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超比例持股未披露、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法人利用他人賬戶買賣證券、私募基金、期貨公司違法違規等類型案件若幹起。

部分信息披露違法案件依法追究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並購重組交易對手方的責任,部分短線交易案件依法追究了上市公司股東一致行動人的責任。

強化對中介機構的執法問責力度,西南證券、新時代證券、愛建證券、瑞華所、立信所、中審華所、天元所、君信所、元正評估等9家中介機構受到處罰。

鄧舸強調,資本市場無法外之地,監管執法對各領域、各環節、各個主體全麵覆蓋,法網密織,不留死角,違法機構和違法分子無處遁形。

逐步規範執法程序,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應當事人申請,上半年總計舉行47場行政處罰聽證會,嚴格遵循《行政處罰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聽證規則》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充分保障當事人查閱卷宗、陳述申辯的權利,努力做到過罰相當,以理服人。多家主流媒體旁聽了慧球科技、匹凸匹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係列案,九好集團、鞍重股份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係列案,唐漢博跨境操縱市場案等案件的聽證會,增強了行政處罰工作的透明度,加強了對市場主體的警示教育,強化了執法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而在此前,今年3月3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就透露,證監會在行政執法體製改革創新方麵又邁出重要一步,決定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設立巡回審理辦公室,派駐執法人員對兩交易所上市公司相關違法違規案件開展行政處罰審理工作。

近年來,證監會重典治亂,勐藥去屙,行政執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6年,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市場禁入人數均刷新曆史峰值,2017年第一季度的行政處罰罰沒款金額已超過2016年全年,有力保護了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有效防範了市場風險,切實保障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功能的有效發揮。

鄧舸指出,證監會在滬深兩地設立巡回審理辦公室,是適應資本市場新變化、滿足監管執法新要求的重大舉措,必將有力推動行政執法力量貼近市場和監管一線,實現證監會集中統一執法與交易所一線監管的有機銜接和全係統執法能力、執法資源的有效整合,進一步提升證券期貨監管執法效能。

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其他要點

證監會再次核準設立兩家合資多牌照證券公司

6月30日,兩家港資銀行獲準在內地設立多牌照證券公司。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答記者問時表示,近日,證監會批準設立匯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豐前海證券)、東亞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亞前海證券).

匯豐前海證券、東亞前海證券是根據2013年8月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十設立的兩地合資多牌照證券公司,其中匯豐前海證券是境內首家由境外股東控股的證券公司,港資股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持股51%;東亞前海證券的港資股東東亞銀行持股比例為49%。匯豐前海證券、東亞前海證券注冊地均為深圳市,注冊資本分別為人民幣18億元、人民幣15億元。

鄧舸強調,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東亞銀行均屬於有代表性的大型港資金融機構,批準該兩家港資金融機構入股境內多牌照證券公司,是證監會落實CEPA對港擴大開放政策的重要舉措,立足於實現內地與香港證券市場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3月份證監會已批準設立申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這是根據2013年8月份內地與香港、澳門簽署的《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十設立的首家兩地合資多牌照證券公司。

根據CEPA補充協議十,允許內地證券公司對港澳地區進一步開放:

一是允許符合條件的港資、澳資金融機構分別在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各設立1家兩地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港資、澳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內地股東不限於證券公司。

二是允許符合條件的港資、澳資金融機構分別在內地批準的改革試驗區內,各新設1家兩地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內地股東不限於證券公司,港資、澳資持股比例不超過49%,且取消內地單一股東須持股49%的限製。2015年8月21日,證監會啟動該項審批工作。

(原標題:逾百項處罰、60多億罰款、30人被禁入,監管“中報”高壓收官!證監會重申:執法不留死角!)

最後更新:2017-07-01 05:17:16

  上一篇:go 國企混改配套手段漸趨清晰 通過員工持股提高待遇
  下一篇:go 沙鋼258億並購案懸疑重重:多花的52億給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