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
搜狐
航標控股上市五周年沉浮:從盈利近2.5億到虧損3.5億

旗下航標衛浴曾獲“中國十大衛浴品牌”的航標控股有限公司(01190.HK,以下簡稱“航標控股”),在即將到來的7月迎來上市第五個周年。
作為國內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陶瓷衛浴企業,航標控股2002年成立後發展較為迅勐。據稱上市前的2009年至2011年,其營業收入由2.4億元增至6.55億元,純利潤由5308萬元增至1.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分別達65%和73%。其赴港上市的2012年當年,營業收入增幅達24.6%至8.2億元左右,純利潤增幅更是達到53.5%約2.5億元。
然而上市未滿一年,航標控股的業績就開始“變臉”,201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增幅下滑至3.2%,純利潤開始出現負增長為-12.3%。此後幾個年度的財報,航標控股的營業收入和純利潤增幅均不斷下滑,直至2016年度,營業收入負增長近50%僅為3.6億元,純利潤負增長近572%,全年虧損額約3.5億元。航標控股上市5年內,盈利警告就發布了6次。
這5年來,伴隨業績一路下滑的是,股價出現多次大幅下跌,股權及人事發生大變動。航標控股對於上市後業績下滑問題,將之歸因於國內經濟放緩,自有品牌需求疲軟,毛利率受壓所知。但家居行業一人士對此表示,航標控股上市前有業績粉飾嫌疑,雖是老品牌但似乎跟不上潮流。《中國經營報》記者致函該公司品牌部,其表示“暫時不考慮接受采訪”。
十年間高歌勐進
航標控股旗下最具知名度的品牌航標衛浴,是1997年由意大利進入中國的外來品牌,其係列產品包括陶瓷衛生潔具、浴缸、五金龍頭掛件、淋浴房、浴室櫃等五大係列近千款品種。航標控股雖是注冊成立於開曼群島的企業,但旗下兩家承擔航標衛浴係列產品生產的核心子公司,漳州萬佳陶瓷工業有限公司和漳州萬暉潔具有限公司,分別在漳州創立於2002年和2005年。
航標控股所屬的衛浴行業也是一個“舶來品”,在2002年到2012年這10年期間,受益於國內經濟形勢特別是與衛浴行業密切相關的房地產業的繁榮發展,衛浴行業的市場規模加速擴大。據衛浴行業相關統計數據,到了2014年,中國衛浴潔具占世界總量的30%,衛浴配件幾乎占到世界總量的35%,成為最大的衛浴設施生產國和消費國。
在這10年期間,航標控股發展勢頭也頗為迅勐,2009年就入圍中國廚衛行業百強企業,航標衛浴入圍2010年度“中國十大衛浴品牌”。據報道,該公司招股書引述報告稱,2009年至2011年期間,營業收入由2.4億元增至6.55億元,純利潤由5308萬元增至1.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65%和73%。
其中,2011年該公司的中高端陶瓷衛浴潔具產品約占市場分部的4.4%,成為國內中高端陶瓷衛浴潔具第二大品牌。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廚衛工程委員會發布的《2012“中國廚衛行業百強企業”研究報告》提及,2012年廚衛百強企業中成立年限超過20年的企業僅占2%,1992~2002年間成立的可以稱得上是“老牌企業”。因此,航標控股在衛浴行業算得上是老牌企業。
從公開消息可知,航標控股早期主攻歐美、日韓及東南亞等國際市場。該公司在近年年報中提及,其業務發展的成功基於向國際品牌提供ODM和OEM生產服務所積累的生產優質衛浴產品以及跟緊行業趨勢。2012年、2013年未提及國際市場營收占比,2014年年報提及當年來自美洲市場的收入占總收入的37.3%,2015年年報提及當年占比為43.7%,2016年為69.9%。
航標控股2012年年報顯示,該公司擁有5條生產線,產能達到每年490萬件,並正在建設第六條生產線,投產後有望達到每年590萬件。2012年度,產品銷售量約4.3萬件,同比增長17.9%,當年營業收入增幅達24.6%至8.2億元左右,純利潤增幅更是達到53.5%約2.5億元,毛利率也從2011年的46.3%增至47.7%。
“本集團認為,擴大生產規模帶來規模經濟效益及縮短推出新產品的前置時間,令其可分配額外的產能製造本集團的自有品牌產品,該等自有品牌產品較原設計生產及原設備生產產品賺取更高利潤率。”航標控股管理層在2012年年報中如是表示。時任董事局主席肖智勇曾對媒體表示,第一個十年的創業目標是上市,第二個十年的目標是成為全球知名企業。
業績如坐過山車
航標控股上市前快速發展的10年間,國內衛浴行業也迎來了產能過剩期。據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廚衛工程委員會發布的消息稱,衛浴行業從2000年到2010年9月產能過剩已將近50%。另據多份國內衛浴行業調查報告所述,與幾乎壟斷高端衛浴市場的歐美係、日係衛浴品牌相比,國內本土衛浴企業2/3是中小型民企,多數規模小、產品單一、技術含量低以致缺乏市場競爭力。
除了從意大利引進的航標衛浴外,航標控股也一直在培育自有品牌。“我們並沒有滿足於外銷市場。”肖智勇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從我創建企業開始,我們一直在培育自有品牌,雖然還沒有能力大力推廣自有品牌在國內的銷售,但我們不斷地參加海展等各個展會亮相,借用媒體和廣告牌,我們一直在推航標這個品牌。”
航標控股為了推廣旗下品牌,除了投放各種媒體廣告外,還邀請範瑋琪做品牌大使,認為有利於提高知名度,“在國內一線衛浴品牌中持續走在前列,並向打造國際化品牌之路不斷邁進”。不過,中國家居建材裝飾協會秘書長胡中信表示,航標控股雖是一個衛浴老品牌,但品牌建設做的並不怎麼好,其知名度在家居行業內不算高,而且近年似乎跟不上行業潮流。
盡管航標控股一直在推廣品牌,但上市以來,市場上傳出最多的是其不斷下滑的業績新聞。2013年該公司發布中期報告顯示,截止到2013年6月其收入4.12億元,同比增長僅為3.2%,純利潤為1.17億元,同比負增長12.3%;當年年度報告顯示,收入同比增長11.8%,但純利潤同比負增長14.2%。從2014年度開始,收入和純利潤均出現負增長且幅度越來越大。到了2016年,當年營業收入同比負增長49.7%僅為3.6億元,還不到2012年上市當年的一半;2016年純利潤僅為-3.5億元,同比負增長高達571.9%。
對於上市後業績“變臉”且連年下滑一事,綜合航標控股在年報及公告中所述,一方麵是由於國內宏觀經濟持續低迷,導致自有品牌銷售疲弱,以致營業收入和毛利下降;另一方麵是由於全球政治及經濟前景不穩,導致出口業務需求萎縮致收入下降。胡中信認為2016年以前,衛浴行業形勢並不差,這兩年才不理想。他說像此類業績變臉的企業,不排除為了上市粉飾業績。
從2014年7月開始,即上市兩周年之時,航標控股就開始發布盈利警告,迄今已發布了6次。其間,航標控股股價出現了多次波動,而且多次大幅下跌,2016年9月30日更是暴跌78.4%,半小時市值蒸發12.6億港元。幾天後,該公司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及董事會主席肖智勇正就可能出售股份事項進行協商,並宣布複牌,對於暴跌的原因並未詳細說明。
當時從公開消息得知,航標控股正與漳州四家大國企洽談股權投資事宜,如果談成,其中兩家國企將成為航標控股的主要股東。但航標控股隨後一份公告表明,其中一家國企從洽談中退出。當年,肖智勇出售2.8億股質押股份,占已發行股本28.5%,持股由51.98%降至23.48%。同時,航標控股為了補充營運資金,擬配售逾1.99億新股籌6568萬事項,最後也未成功。
不過,航標控股2016年6月將其於2015年2月以1.72億元代價收購的一商住項目,以2.85億元的價格出售給漳州一家公司,並用於一般營運資金及新生產線部份資本開支。2017年5月6日,據網易家居公布的41家上市家居企業2016年業績排行榜單顯示,航標控股是41家家居行業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虧損的上市公司,因此排名墊底。
對於航標控股而言,上市五周年不易,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7年年初,航標控股出現了重大人事變動,執掌公司10餘年的創始人肖智勇,辭任董事會主席和行政總裁。新上任的董事會主席兼總裁鄭誌鴻及多名董事,屁股還未坐穩就被一名股東提議罷免,由此引發了罷免風波。不過5月的股東特別大會上,55.06%的票數反對這一提議,這才結束了罷免風波。
(原標題:航標控股上市五周年沉浮:從盈利近2.5億到虧損3.5億)
最後更新:2017-06-25 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