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7
搜狐
央行開展2100億元逆回購 “削峰填穀”思路不會變
分析人士認為,在央行精準調控之下,預計資金價格波動將有所下降,資金麵極端緊張等情況將大概率下降
《證券日報》記者從央行獲悉,8月14日,央行開展2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完全對衝當日到期量。其中,7天品種1100億元,14天品種1000億元,中標利率均與前期持平。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7月末由於繳稅繳準因素造成短期資金麵壓力上升,央行相應增加公開市場投放予以對衝,跨月後流動性即趨於平穩。總體來看,7月份在央行嗬護下,資金麵較市場預期更為平穩。從曆史來看,8月份外在衝擊因素較少,資金麵整體波瀾不驚,央行或將逐步回籠前期維穩所釋放的流動性,從“填穀”轉向“削峰”。
8月份以來,央行逆回購操作以7天和14天品種為主,基本維持零投放和小幅淨回籠格局。上周,央行在公開市場淨回籠300億元。8月份至今,央行累計淨回籠700億元。
據數據顯示,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有6000億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2100億元、1400億元、1000億元、500億元和1000億元,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此外,周二和周五分別還有2875億元MLF和8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對此,業內人士稱,預計央行仍將采取一定力度的對衝操作。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啟兵表示,近期,流動性整體維持緊平衡,並逐步恢複寬鬆,但本周到期資金規模較高,預計央行仍將對此進行續作。另一方麵,逆回購滾動規模再次接近8000億元,今年央行比較注重逆回購規模的控製和節奏的把控,因此近期央行逆回購操作已經開始淨回籠。且由於近期沒有7月初那樣好的窗口來縮減逆回購規模,因此近期央行的淨回籠與前期相比相當溫和,總的來說,預計短期流動性可能仍將維持平衡。
央行在8月11日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下一階段,央行將保持總量穩定,綜合運用價、量工具和宏觀審慎政策加強預調微調,調節好貨幣閘門。
對此,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誌明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央行提出下一步豐富逆回購品種,預計會推出1個月至3個月之間期限的逆回購,填穀削峰,從而更精準地調控基礎貨幣。在央行精準調控之下,預計資金價格波動將有所下降,資金麵極端緊張等情況將大概率下降。
關於流動性“削峰填穀”操作節奏,央行指出,“每月中旬往往是多個因素疊加收緊流動性的時點,故公開市場操作‘填穀’的力度會大一些。而下旬則有財政支出供應流動性,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向主要體現為‘削峰’,‘削峰’的尺度拿捏主要看財政支出的進度和力度,保持靈活性”,“避免某一階段資金麵持續收緊或寬鬆引發市場對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取向的誤讀”。
朱啟兵表示,未來央行可能會更多采取貨幣政策錯位操作的方式,由之前的“回籠提前、投放滯後”,轉變為“回籠滯後、投放提前”,對流動性的影響正在轉為正麵,在改善流動性供給的同時回避向市場傳達過多的寬鬆信號。
“未來貨幣政策維持穩健中性。”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經濟超預期,貨幣政策壓力小,防風險、改革與金融服務實體成為主要任務,未來在具體執行時,“削峰填穀”的思路不會變,且準備新增其期限的公開市場操作品種以更好平滑資金麵的波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也認為,二季度報告在下階段貨幣政策展望中明確指出“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與一季度報告的措辭一致,並無變化。因此,在當前經濟運行平穩、物價走勢總體穩定的情況下,預計年內貨幣政策仍保持穩健中性,不會放鬆。在具體操作上,逆回購、SLF、MLF等仍是主要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不緊不鬆,預計存貸款基準利率和準備金率不會調整。
(原標題:央行開展2100億元逆回購 “削峰填穀”思路不會變)
最後更新:2017-08-15 0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