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8
搜狐
我國礦業發展下行壓力較大 投資持續萎縮
7月14日,中國礦業報刊登《今年上半年礦業形勢及其對策建議》一文,文章提出,2017年第二季度,全國主要礦產品價格指數震蕩下行,初步改變了2016年以來礦業市場總體呈現持續反彈回暖的態勢,礦業投資持續萎縮,礦業權市場繼續清冷,使得前期恢複性增長的行情告一段落。
文章還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和礦產資源管理改革有序推進,對我國礦業市場產生了深刻影響,礦業持續穩定增長的動力不足,促進礦業複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
數據顯示,礦產品價格指數進入新的調整階段,震蕩下行趨勢初顯。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礦產品價格指數監測和跟蹤研究成果表明:2017年5月,全國能源礦產品價格指數68.9、非能源礦產品價格指數75.1,全國主要礦產品價格指數69.7,分別比2017年1月回落3.6%、1.4%、3.3%。
中國礦業行業指數進入新的調整平台期,礦業調整尚未結束。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礦業行業指數監測和跟蹤研究成果表明:2017年5月,全國煤炭行業指數122.3,同比增長5.7%,環比增長0.9%;有色金屬行業指數178.6,同比增長4.1%,環比增長0.4%;黑色金屬行業指數140.6,同比增長3.42%,環比增長0.9%;油氣行業指數117.9,同比增長2.4%,環比增長0.4%。
文章指出,礦業發展下行壓力較大。一是全球油氣市場供應雖然基本穩定,但是OPEC聯合凍產的能力被非OPEC增量打破,特別是美國開始轉向化石能源,並繼續實施頁岩革命,這意味著以生態治理為核心的全球能源治理架構將要發生根本性變化,未來國際石油市場定價可能圍繞美國頁岩成本而浮動,並決定未來石油市場格局。二是煤炭行業經曆了較長時間的經濟下行,企業經營狀況還未得到根本好轉,補還安全生產欠賬等方麵的壓力依然較大,實現行業脫困發展還需付出艱苦努力。三是鐵礦石價格於3月下旬急劇下跌,企業經營壓力逐月加大,投資複產信心在恢複中遭到重創,礦山建設改造基本停滯,產業發展形勢嚴峻。四是有色金屬各行業分化基本結束,生產平穩,需求穩定,效益回升明顯,但是成本優勢不在,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使得環保壓力與日俱增,產業發展空間被擠壓,競爭力正在下降。五是非金屬礦產品市場整體比較平緩,出口量呈現恢複性增長,價格趨於穩定,行業效益增長顯著。
文章最後提出建議,從目前礦業持續穩定增長動力不足、生態文明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麵的現實問題看,需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節約集約型社會基本建成,需要新型全球資源治理架構的形成,需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進而推進礦業轉型升級。
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礦業困局主要歸結於“供需錯位”導致的結構性失衡,化解危機、走出困局的關鍵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精神,並基於增加資源數量、提高資源質量、改善資源功能的資源治理,堅持效率至上和資源保護的原則,發展“創新驅動型、改革引領性、綠色安全型、包容共享型、開放互利型”五型礦業,調整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優化礦產開發區域布局,有力、有度、有效地推進礦業轉型發展,增強礦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堅持節約集約型社會建設。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全麵推進礦產資源節約與高效利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建成調查評估常態化、科學化、標準化和激勵約束差別化的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製度,動態調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科學評價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構建激勵約束機製,推動礦產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礦業健康發展,探索礦地和諧發展新途徑。
促進礦業市場穩定。就鐵礦石市場而言,要適度調整鐵礦石的供給結構,適度控製進口節奏,更要促進信息透明,並消減資源高度壟斷化、市場高度金融化、供應鏈高度脆弱化的現象,推進期貨市場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就煤炭市場而言,應建立合理的庫存製度,穩定市場、穩定需求,使得煤炭企業能夠更好地調整結構和轉型發展。
最後更新:2017-07-14 10: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