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
搜狐
創業板上破1900點 成長派私募在“金九”能打翻身仗?
是選擇成長股還是選擇價值股,一直是A股投資者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在今年上半年,如價值派私募的代表淡水泉,在價值投資,業績為王的主題背景下,重倉持有超12隻個股,賺得盆滿缽滿。而對成長股投資的成長派私募則在上半年收益平平。
9月6日,創業板指在科技股的帶動下,放量突破了1900點的整數關口,“金九”行情是否會推動成長派私募打個漂亮的翻身仗呢?市場對此議論紛紛。
上半年價值派悄然“賺翻”
“價值投資”、“業績為王”貫穿了2017年上半年的A股市場,尤其是重倉銀行、保險、白酒類等低市盈率板塊的價值派私募賺得盆滿缽滿,如價值派私募的代表淡水泉,其操盤思路與國家隊頗有相似之處,從上市公司中報來看,其和“國家隊”一致重倉的個股超過5隻,包括萬華化學、歌爾股份、紅太陽、天士力、正海磁材等。
據中報數據顯示,淡水泉出現在1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單中,如果沒有賣出的話,按照9月4日收盤價計算,持股市值高達49.68億元。從今年二季度末到9月6日,萬華化學上漲33.9%,複星醫藥略下跌2.13%。此外淡水泉新進重倉了四隻股票,其中盛和資源漲幅達96.8%,正海磁材漲幅超過63.8%,中科三環漲27.62%。
神州牧基金的辛宇此前曾全部押寶“殼資源”股,後來其投資風格出現一定變化,從今年中報來看,辛宇更多的布局在周期股和國企改革概念股上,其中在二季度新進了金牛化工和南方軸承。此外今年上半年因為“押中”了雄安新區概念股京漢股份而備受關注的成泉資本,到二季度已經退出獲利了結,從其最新持倉來看,其布局次新股的動向相對明朗。
據數據顯示,過去3年一直堅守價值投資的產品占比隻有10%左右,而高達75%的產品在過去三年發生過明顯的風格轉換。今年以來,價值投資逐漸鋒芒畢露,市場的操作風格在變化,實際上成長派私募上半年並不好過,和價值派私募相比呈現兩極分化。對此研究員劉有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總體看能夠有效把握風格變換的私募表現更優。
賽亞資本羅偉冬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國內市場現狀來看,短線交易型、資金推動型、事件推動型、概念推動型還有高頻交易型占主流地位,由於價值投資普遍以成長後期和成熟期的企業為投資標的,而成長股投資是以成長初期企業為投資標的,所以從長期角度看,成長股投資的獲利能力會更強一些。
成長派“金九”能否翻身?
9月6日,上證指數強勢震蕩,日K線收出“四連陽”,繼續刷新本輪行情新高,向3400點逼近。而創業板指走勢更強,放量站上1900點整數關口。實際上近期市場對於選擇成長股還是繼續選擇價值股一直爭論不休。從今年二季度的持股動向來看,不同私募新進的重倉股風格差異較大,其中重倉小盤股的私募業績稍有起色,成長派私募能否翻身得看“金九”的市場表現。
對此有私募人士認為,從大的趨勢看,上證指數在突破了3300點之後,已經通過跳空上行的方式形成新的上升通道,通道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跌破,現在指數處於大的上升通道當中。喬格理投資董事長牛曉濤指出,成長股投資標的往往是新興產業或一些細分行業的白馬股,如電子元器件、環保、消費細分行業當中的強勢股,其特點是盤子不大多為中小創板塊中的品種,業績能夠持續高增長,能夠給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獲利能力更強,前提是投資者能夠挖掘真正有潛力的品種提前布局。
而近期新價值羅偉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的市場核心邏輯是價值投資,但還是會去炒下重組股,不是純概念的炒作,而是找一些有價值的,有業績支撐,具有較大成長性的標的進行布局。此外羅偉廣認為,突破是靠大藍籌,而行情要向縱深發展的話,主要還是靠二線藍籌以及成長股。今年機會很多,就算沒有大牛市,也有大的板塊性投資機會,現在要考慮的是怎樣選擇板塊以及個股。
廣東辰陽投資基金經理潘怡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回顧此輪大盤上漲是由宏觀基本麵的改善吸引價值投資資金帶動,進而擴散到概念題材股,故主力資金應偏向低估值的標的。同時要注意風險是由不停上漲累積的,因炒作漲幅過大的個股若三季度沒有業績支撐,易出現“閃崩”,因此選擇相對低估值的創業板標的會比較容易獲取超額收益。
(原標題:創業板上破1900點 成長派私募在“金九”能打翻身仗?)
最後更新:2017-09-07 01: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