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99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影響 90 年代 Hip-Hop 文化的,可不隻有 Polo Ralph Lauren 一個

周年紀念,推出新品,這對於一些 “曆史悠久” 的品牌來說,似乎是 “例行公事” 。這不,恰逢 Helly Hansen 140 周年,為了表達對這個 OG 老牌的敬意,來自美國的多品牌概念店 Kinfolk(life)便邀請了紐約布魯克林說唱歌手 Khary,共同發布出 Helly Hansen 的 Heritage Collection 。

由 Khary 演繹的 Helly Hansen(以上圖片來源:hypebeast)

但就發布的新係列來看,這個用街頭+時尚兩種風格標簽來為自己定位的服裝品牌,說實話,整體造型特點並沒有給我留下什麼特別深刻的印象。不過在這次合作中,說唱歌手 Khary 的一番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意思指,這個沉寂已久的 OG 老牌,曾經對 90 年代紐約嘻哈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90 年代的紐約街頭(圖片來源:Wild Style)

當時還是學生的 Khary,穿著偶然之間買來的第一件超大號白色 T 恤去上學,上麵印有 HH 的經典 Logo 。買了新衣服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給大家展示一下,與當年也在上學的我們甚是相同,然而第二天到學校後,他自己也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那麼多高年級的孩子問他在哪裏可以買到這件衣服。那時的他並不知道關於這個品牌的曆史與文化。但就在那段日子裏,Helly Hansen 在美國如火山爆發一般,迅速在街頭青年們之間蔓延開來。

(圖片來源:google)

有如此影響力的複古老牌在我眼裏也就非 Polo Ralph Lauren 和 Tommy Hilfiger 莫屬了,這個 Helly Hansen 是何方神聖?居然這麼厲害?抱著些許疑問與好奇,我就順藤摸瓜地去了解了一下,沒想到背後的故事還真沒那麼簡單。

質量過硬的戶外航海服裝品牌

(圖片來源:blog.size)

這個 Helly Hansen 最早其實是一個來自北歐挪威的戶外航海服飾品牌。創始人 Helly Juell Hanson 起初是一個遊走於海上且經驗豐富的水手,由於經曆了一次特別殘酷的海上風暴之後,便開始想方設法嚐試做一些質量堅固的衣服。誰知歪打正著,研究了一段時間後,在 1924 年推出了當時絕無僅有且非常光滑的 Linox 麵料,這款麵料是用來抵禦海上風暴的防護麵料,在當時可是生死攸關時刻必備的 “救生服” 。

而後來研發的 Helly Tech 科技性麵料,防水透氣性極佳。當時出售滑雪服和帆船裝備的 Helly Hansen,以過硬的質量作為品牌的賣點,口碑可算是非常紮實的。

(圖片來源:blog.size)

慢慢到了 90 年代初,基本是航海運動的一個重要的變革期了。當時穿滑雪服已經成為一種流行時尚的表現,就像航海本身一樣。到 1992 年,輕型、寬鬆、防風防水、魔術貼袖口設計等五彩繽紛的雨衣套裝成為了航海品牌之間相互競爭的標準。當時頗具名氣的 Helly Hansen,因為良好的口碑,也已經開始為世界杯的美國隊員專門提供服裝了。

90 年代 Hip-Hop 界的 “招牌夾克”

Wu-Tang Clan(圖片來源:google)

與此同時,90 年代正是 Hip-Hop 文化飛速發展的黃金年代,以肥大、寬鬆的著裝風格著稱的 Hip-Hop 群體們,自然而然的開始對戶外裝備感興趣。像之前文章裏講過的Ralph Lauren Polo Sport 係列,還有像 The North Face 、Nautica、Timberland 等等這些經典的戶外運動品牌,在 90 年代都深受當時的 Hip-Hop 群體熱愛。

Helly Hansen 也早早瞄到了這個非常有利的市場環境,於是便與當時著名唱片公司 Loud Records 合作,由旗下藝人的知名度來帶動品牌的名氣。所以如果你看到 Wu-Tang Clan,Mobb Deep,Xzibit,Three 6 Mafia 和 Big Pun 穿著 Helly Hansen 的衣服,你就應該知道,這絕非偶然。在傳統市場營銷還是較難發展的年代,這種有影響力的藝人會為品牌帶來很大的效益,這在 90 年代是非常普及的一種現象。

Helly Hansen 與一眾歌手們(圖片來源:google)

而品牌則幫多位有影響力的 rapper 們量身定做了專屬於他們的 Helly Hansen 外套,並作為他們專輯、EP 封麵進行造型。像 Mobb Deep 的《Shook Ones Pt. II》和《Hell On Earth》、Sadat X 的《Wild Cowboys》等,封麵上都是專屬的 Helly Hansen “招牌夾克” 。

《Hell On Earth》(圖片來源:google)

《Wild Cowboys》(圖片來源:google)

Helly Hansen 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廣泛傳播。再到後來,它幾乎遍布世界各地。尤其在英國,Helly Hansen 深受 Grime、Jungle Club 等音樂風格群體的熱愛。當時那裏的 Helly Hansen 幾乎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有 “Grime 天王” 之稱 Skepta 就是 HH 首當其衝的愛好者,在前兩年兩首歌的 MV 當中,都穿了這個戶外運動品牌。其中與另一 Grime 唱將 Fekky 合作的《Way Too Much》裏,身穿 HH 半拉鏈的黃/灰色戶外防風夾克,甚是惹眼。

《Way Too Much》- Fekky ft. Skepta

Skepta & Helly Hansen (圖片來源:google)

在那個互聯網還沒有完全普及、隻有音樂 video 陪伴的世界裏,像 Method Man,Redman,LL Cool J,Mobb Deep、Eric Sermon 和 Alkaholiks 還有法國巴黎的 Suprême NTM 這些歌手們,可以說都是 Helly Hansen 的忠實擁躉。在當時的美國和歐洲的年輕人眼中,品牌的辨識度幾乎達到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水平。

Suprême NTM(圖片來源:google)

從北歐起源的 Helly Hansen 一直對美國街頭文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我覺得,90 年代在歐美國家長大的孩子,他們經曆了嘻哈與時尚首次碰撞而來文化新浪潮的繁榮時期,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值得探索而又鼓舞人心的生活方式。而對於 Helly Hansen 來說,可能從未想過,一個最初給水手、滑雪運動者做衣服的品牌,他的 “HH” logo 最終會在 90 年代充斥在美國大街小巷的說唱愛好者身上,或許這就是 Hip-Hop 的魔力吧。

像 Polo Ralph Lauren、Tommy Hilfiger、The North Face、Nautica、Timberland 等等這些,它們原本都不是來自街頭的品牌,隻是被當時的嘻哈文化以及歌手們帶火了,以至於後來成為了大家眼裏的 “街頭品牌” 而已。換個角度看,那個年代 Hip-Hop 歌手的 “帶貨” 能力,其實一點都不遜色於現在的新一代歌手們,他們的魅力,甚至都足夠改變一個品牌在人們心目中的 DNA 了。

不過說到底,我始終認為是這麼一套規律:文化造就並影響著品牌,品牌永遠從文化背後尋找靈感,文化也決定著品牌何去何從…

作者: Trengga

熱門內容

點擊以下圖片查看

fingercroxx 2017 秋冬係列造型特輯

專訪 CONCEPTS 創始人:到中國開店,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New Balance 聯手 New Era ,做了一個相似而不相同的係列

最後更新:2017-10-23 00:06:50

  上一篇:go 特斯拉將在中國建廠,以後就能買到又便宜又酷炫的電動汽車了?
  下一篇:go 勐料!特斯拉在上海自貿區建獨資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