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53 返回首页    go 搜狐


飞龙双箭 飞度改装K20A

原文发布于2007-05-11

早在2004年,Mugen在东京改装车展上发布了一台名为Dynamite的概念车,一套极度夸张的空力套件,令所有飞度车主趋之若骛,国内有厂家进行模仿后也都成为了热销产品,相信各位还历历在目,据说这套空力套件Mugen并没有生产,国内这套仿制品竟然反销日本市场。不过,许多读者仍记得,这台Mugen概念车的外表并非关键,其看点是它的引擎舱,竟然内里将DC5上的220匹K20A引擎据为己有,经过Mugen拿手的260匹改良后,配合全新打造的前车架和变速部件,令其成为但是地球上最快的JAZZ/FIT。

之后的数年中,因为工作的关系不断听到这里有台K20A FIT,那里有台红顶引擎飞度之类的传闻,可一直缘悭一面,报道了这么多的飞度,替换高性能引擎这个科目上始终令笔者念念不忘。好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见到了深圳FDR飞龙排气这两台完成品,而且一次过两台陈列在眼前,那种兴奋自然不言而喻了。K20A是自然吸气引擎里面的极品,两公升已经可以发放220匹(DC5、CL7)或者215匹(EP3)的马力输出,对于任何人都具有无比的吸引力,在Accord流用之后,此次到了车身重量更低的GD3,会发生什么?看下去吧。

作为一向都会报道的项目,笔者还是在重重思想斗争后放上两张图片吧,但是相信没有多少读者会在意看他们的外观如何,因为重点和期待已经全数落到引擎系统上。

飞度见得很多,而此次的重点在机械部分,所以将动力系统放到首位。一蓝一红两台飞度均采用同一引擎K20A,而且均来自IntegraType-R身上的那台220匹版本,也是除了新的Civic Type-R之后,位列第二的高性能K20A型号,K20A下属有多个型号分支,或者作为知识性也应该了解一下。不算目前最新的CIVIC Type-R那台以外,最高性能是DC5上的那台K20A,A之后没有系列号,马力输出高达220匹;Stream上的则名为K20A1,马力只有160匹;K20A2是美版Si版本所装备的引擎,马力有200匹;K20A3同样是160匹,只是扭力稍小,被应用在房车上;2002年的CRV(RD8)装备的则是K20A4引擎,马力输出同为160匹;K20A5则是欧版ACCORD的标准引擎选择之一。当然,K20还有一个美版车型搭载的K20Z系列,从210匹至155匹不等,但那些还是作另篇报道吧!

在飞度狭小的引擎舱里塞入相对巨大的K20A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一如其他的横置直列四缸前轮驱动的布局一样,引擎与变速箱由四个脚位支撑起来,他们分别是前下、后下、右上及变速箱上方的吊耳组成,而要换装K20A,原来L15A的引擎脚全部有异,所以改装商必须重新制作引擎脚位。

图:强行将主梁压弯,避开引擎上的皮带轮。

图:K20A共有四个引擎脚位,分别是引擎右上(上图)、引擎前下、引擎后下、变速箱左上等四个,在狭小的FIT引擎舱内塞入巨型的K20A,引擎脚位均需要修改。

图:除了吊脚修改外,主车架也要适当地修改,要将主梁凹下,方能解决干涉问题。

图:引擎前下方脚位,需要重新制作支撑架。

图:前引擎脚支撑梁,改装商特别烧制了强化底架将副车架与支撑梁作固定。

图:前引擎脚支撑梁与车架的接合位置。

图:K20A的进气歧管巨大,原装的水箱支架也必须进行修改。

图:重新制作的变速箱吊脚,因为Y2变速箱的体性巨大,而且位置也完全不同。

图:变速箱吊脚特写。

图:Y2M3变速箱是DC5上的。

图:车内变速机构,因为直接移植DC5上的,所以必须牺牲两个使用的备架。

进气系统上,车主选用了DC5上常见的BLITZ进气冬菇型风格,令引擎进气量获得了很好的保障。冷却则选用了TRUST的机油冷却器作为辅助。排气系统则完全参照DC5全部重新制作,或者严格上说,这台FIT根本就是披着GD3外表的DC5。

图:BLITZ的进气系统,是专门为K20A开发的产品,也是首次可以名正言顺地安装到FIT上。

图:TRUST的机油冷却器,采用分离式设计,除了可以避让狭小的空间外,更换机油时也颇感方便。

图:FDR自家制作的机油透气壶,体积巨大。

图:全段按照DC5尺寸而制作的排气系统,可以满足高转式那高速而庞大的气流。

图:蓝色的FIT直接流用了来自DC5上的300mm制动碟和Brembo四活塞制动卡钳。

图:红色的则使用来自SPOON的四活塞产品,但是根据车主反应,其制动能力不足,特别在严苛的赛道环境下,更是抓襟见袖。

图:主要用于控制VTEC系统作动时间的V-AFC,目前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

交谈中,得知FDR的这两台K20A飞度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所以在ZIC的圈速并不算快,只有两分零二左右,相比之前涡轮引擎时还要慢。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原因和目前所处的缺陷很多,第一肯定是重量,原装的L15A比K20A要轻80~90公斤之间,所以整个车辆的前后重量比已经完全改变,原装飞度已经是前重后轻,而现在则更为恶化,令车辆弯中的推头现象更严重。其次车架,FIT的车架并不算强,毕竟其开发时并没有考虑过要如何将之高性能,要将之适应K20A那220匹的输出,要跟进的部分很多,好在两台FIT之前均为改装过Turbo,所以在原来基础上稍作修改便可。再次是制动和行走系统,车主表示,目前的动力输出的绝对数值上好象与涡轮相差无几,但出力的性质完全不同,K20A原本是DC5上的机器,现在被摆放在重量更轻的GD3上,行驶感觉完全不同,引擎转速提升速度快,变速箱齿比绵密,而且发力点集中在5500转以后,所以K20A FIT根本就是直路狂人。不过,日后通过配重等施工后,相信这个新种族的FIT会更强和更快。

图:电池后移只是其中一个转移前后重量的办法,但对于这么两台K20A FIT来说,并不足够。

图:大幅强化的车架,包括了不惜牺牲后部乘坐空间而建立的翻滚架和结构强化架。

最后更新:2017-10-08 00:20:48

  上一篇:go 传祺GS4“解体门”事故鉴定:碰前瞬时速度122-130km/h
  下一篇:go 豹与马的速度较量!捷豹XFL和宝马5系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