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3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特斯拉將在華建工廠 竟還是“進口車”?

近兩年來,特斯拉將在華建廠的新聞已經像月經貼一樣,讓大家都見怪不怪了。每一次傳出來的新聞都引來大家的無限遐想,然而最後都石沉大海,變成了昨日的談資。而今,“華爾街日報”指出,特斯拉已經與上海政府合作,在該市的自由貿易區建立一個製造工廠。特斯拉將擁有工廠100%股權,而不是與當地製造商合作。消息一經傳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大家又信了……

根據目前的汽車產業政策,中外合資生產企業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於50%,並且這一政策已延續了20年。而此次特斯拉將擁有工廠100%股權,而不是與當地製造商合作,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打破合資股比,將會開創一個全新的合作模式。但有點需要注意,特斯拉在自貿區內獨資建廠,在中國市場銷售電動車仍要繳納25%的關稅。而按照特斯拉現階段的銷售能力,願意為這個關稅買單嗎?

官方公布的數字顯示,特斯拉在中國銷售了約11000輛進口汽車,收入超過10億美元,占其總收入的約15%。在華銷售額較2015年的約3.19億美元有所增長。馬斯克曾表示,在中國建廠可削減運輸成本及規避進口關稅,進而可能將在華價格降低三分之一。

而特斯拉在華的發展並非易事,因其較低的產能和較高的售價,在國內市場一直被稱為“富人圈裏的寵兒”。想要成為銷量大戶,也並非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特斯拉在華發展一直在努力前行。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特斯拉在中國賣出了10400輛電動車,為2015年銷量的三倍。在全球市場,特斯拉共賣出約8萬輛車,中國市場占據了銷量的13%。種種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對於特斯拉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若是能夠在華建廠,那麼產能的不足這一問題也會大大得到緩解。

僅僅從現階段的市場占有率來看,國內市場的新能源車型,例如北汽新能源EC、比亞迪新能源、帝豪EV等銷量都遙遙領先特斯拉。並且特斯拉的低產能確實挺讓人著急。其三季度生產了260輛Model 3汽車,遠低於公開表態的1500輛目標。而馬斯克的目標是要實現2018年全部車型總產能達50萬輛,而特斯拉近兩年的年產能均不足10萬輛。找到合適的工廠擴大產能也成為了特斯拉下一步的重中之重。

但特斯拉作為新能源車型的風向標,倒是可以給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帶來不少的緊張感。並且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規範化和各種政策的落實,勢必會帶領新能源汽車行業進一步的飛速發展,而特斯拉作為汽車界的“iphone”,有實力帶領國內的汽車產業技術和科技得到提升,和大家一起真真切切的做好實用的新能源汽車。

雖然截至到目前為止,特斯拉發言人除了重申6月份的公司公告之外再無其他聲音,針對此事上海市政府並沒有進行回複,但是特斯拉在華建廠似乎已經不再遙遠。國產和合資品牌同樣都在觀望著,是否會影響到自身的利益。當然,國人最在乎的還是,屆時售價還會下調嗎?品質還能保持一致嗎?看來特斯拉在華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

最後更新:2017-10-25 14:01:50

  上一篇:go 高爾夫、卡羅拉等將推出新能源車,我們的孩子是無緣汽油車了嗎?
  下一篇:go 引領天下之勢 奔馳S級這次變臉的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