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
搜狐
明年積極財政政策力度或不加碼 專家預計赤字率不突破3%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2018年經濟政策走向。在財政政策方麵,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對重點領域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對第一財經分析,前些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積極財政政策強調加大力度,近些年財政赤字率一路升至3%的曆史高點。隨著今年經濟企穩跡象明顯,2018年積極財政政策隻是保持取向不變,並不會加大力度,這也意味著2018年財政赤字率不會突破3%。
財政政策是政府實施宏觀調整的一種重要手段,具體通過稅收、補貼、赤字、國債、收入分配和轉移支付等手段對經濟運行進行調節。中國的財政政策分三種: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具有擴張特征的積極財政政策和趨於中性的穩健財政政策。
2014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敲定積極財政政策同時,首次提出“要有力度”。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2016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法則是,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近四年財政赤字率分別是2.1%、2.3%、3%和3%。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對第一財經表示,2018年財政赤字率可能還會定在3%左右。這次積極財政政策更加強調提高財政支出效率,包括支出結構優化,加大重點領域和項目支出等。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打精準脫貧、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繼續解決好“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等等。這些將都是財政重點支持領域。
此前2017年的中央財政預算草案中明確,加大對基本民生保障和扶貧、農業、教育、生態文明等重點領域的投入。2017年中央財政安排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861億元,比上年增加200億元,增長30.3%,用於支持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
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也再度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及。
今年地方政府債務監管保持高壓態勢,嚴堵後門。從今年2月起,財政部先後公開披露重慶、山東、河南、湖北四地個別地方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整改情況,並首次問責幾十名相關負責人,對他們處於撤職、警告、罰款等相應懲罰。審計署不久前也首次披露海南、江西、陝西、甘肅、湖南5省份的5個市縣違規舉債手法。地方政府債務問責上升到終身問責新高度。
除了問責,封堵地方違法違規融資渠道也在加碼。5月,財政部聯合多部委《關於進一步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不久後財政部又發布了《關於堅決製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這兩則文件用負麵清單的形式基本封堵住地方違法違規融資新舊渠道,這些渠道包括融資平台公司、PPP模式、政府性基金以及政府購買服務。
中財-鵬元地方財政投融資研究所執行所長溫來成曾告訴第一財經,地方政府債務嚴監管將保持高壓態勢,而且這一態勢不會放鬆。
財稅專家注意到,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並未提及減稅,但繼續提出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繼續清理涉企收費,加大對亂收費的查處和整治力度,深化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等行業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胡怡建認為,前兩年減稅主要來自營業稅改增值稅,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等,這些政策減稅效果未來還會持續。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麵,轉向了降費,這主要有三類,分別是製度性交易成本、行政性收費、電力等壟斷性企業收費,通過減費來降低企業成本。
目前中國在2013年~2016年通過減稅降費累計給企業降低負擔2萬億元,2017年的降負目標是1萬億元。其中去年5月營業稅改增值稅全麵推開已經減稅超過1萬億元。
最後更新:2017-12-20 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