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5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奧迪Q5飲鴆止渴再奪冠,VV7衝上7000慎言成功

中汽協數據顯示:8月SUV銷售77.4萬輛,同比增長17.7%;1-8月SUV累計銷售599.1萬輛,同比增長17.1%。8月SUV市場持續釋放平穩增長的積極信號,

細分市場亮點與變點

30萬以上細分市場

8月奧迪Q5創下了今年銷售的新高點,巨幅優惠換來的結果猶如飲鴆止渴。奧迪隻是償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問題而已,即使沒有另外一個合作夥伴的枝節也會在競爭中顯示頹勢。所以,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大眾集團的高管並不避諱談上汽奧迪的合作。這不是個人的主觀意誌決定的,而是中國豪華市場快增長和時尚化的必然選擇。

8月途昂和普拉多分別保持著8000和6000以上的高位銷量水平,清晰且明確的傳遞中大型SUV市場的增長潛力,大眾對中國汽車市場每個細分機會可謂把握的相當精準。SUV市場整體放緩是大趨勢,但不同細分市場的冷熱也在劇烈調整之中。

18-30萬細分市場

這裏的看點不是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此消彼長的微弱變化,也不是途觀、昂科威、CRV固有陣營的牢不可破。要引起注意的一股犀利之氣,是本田冠道和URV雙子攜手對這個市場的盤剝,不管企業為此講了什麼故事和預期塑造新標準,從定價對應的市場結果看無疑是成功的

升級戰是這個細分市場繞不開的,從途觀到L的變化,CRV混動品類的參與,到雪佛蘭探界者(月均6000能力)和斯柯達柯迪亞克(月均5000能力)的加入,看似平淡卻不平靜的市場發生著巨大變化,JEEP的自由光已經黯然失色,對市場可預期變化的低估是最大風險。

10-18萬細分市場

這個市場最大的亮點無疑是VV7在爭議中節節攀升,但慎言它已經獲得了成功。為何?VV7的銷量之前哈弗H7早已越過,VV7在一個哈弗渠道體係內的銷量是零和結果。在哈弗品牌已被用戶定格在10萬品類的時候,推出WEY品牌是長城解決中高端SUV繞不開的路徑。未來看WEY各品種的整體銷量結果,看與競品爭食的結果,看比哈弗當初在15萬市場的絕對增量如何,看用戶對WEY的品類定義如何,現在憑幾個月的銷量定義成功為時尚早。

另外的疑問點是哈弗H6一車獨大的局麵能不能再來?從年初的促銷,到年中新款H6的上市,都難支撐其挽回去年的一騎絕塵。我們總是寄托著一點希望和給自己一點暗示,希望哈弗H6可以再創輝煌。可能難了,這兩年外部市場環境的調整,合資品牌的加速布局,以及自主陣營強勢品牌的聯合進攻,產生絕對壟斷地位車型的機會越來越渺茫。追逐累領先更累,哈弗依然是中國SUV品牌的標杆。

這個市場的一個驚奇點是長安CS55的快速上位,一躍達到11450輛的銷售水平,遠遠超出了此前我的預期。單從車型看並沒有出類拔萃的表現,也沒有獨特的差異化優勢,最多補補長安這幾年透支CS35和CS75紅利的被動局麵。近幾年的長安汽車難言成功,而是遇到了發展的瓶頸。問題的核心是對市場變化的預期不足而產品準備的不到位持續領先才是檢驗企業體係能力的根本。從長安北上到一汽的徐留平成了汽車界近期當仁不讓的網紅,我們對一汽和紅旗都有太多情感因素在裏麵,也樂見當前不破不立的變革和時不我待的追趕。事情,遠不是看到的這麼簡單。市場才是檢驗變革成功與否的根本,當前歌功頌德太早,兩年之後再看看。

10萬以下細分市場

當10萬以下被寶駿510強勢壟斷之後,我們應該真切感受到一味做大SUV不是唯一出路,正如寶駿310在AOO級轎車一枝獨秀。對用戶的精準把握和對成本能力的超強控製,寶駿在自主品牌應該是翹楚。當然,這一把雙刃劍考驗著產品向上突圍時的挑戰,應該未雨綢繆布局向上的產品了。

江淮失去往日光環,我私下是這樣看問題的。之於江淮成功於兩年前,但對這兩年SUV市場變化預期不足(新品和降價行為如過江之鯽,企業的行動太單調保守),影響了對不同細分市場的產品規劃布局,在市場和品牌向上突圍之時,沒有抓住時機布局新產品,在後期被動之後事倍功伴。

最後更新:2017-10-08 07:29:12

  上一篇:go 女性最愛的SUV!陸巡、牧馬人靠邊站,“G”之名詮釋越野真諦!
  下一篇:go 長城汽車擬1.46億元投資澳洲鋰礦股權;京威股份擬與正道集團投170億建新能源車生產基地;豐田、馬自達成立合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