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搜狐
禁用燃油車大勢所趨,特斯拉或許是2030年的蘋果
在9月8日召開的《2017中國汽車發展國際論壇》上,辛國斌副部長透露“工信部已啟動相關研究,製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鍾愛概念的A市場“新能源車板塊”集體暴動,與鋰電池、充電樁、整車製造沾邊的個股輪番漲停。
2017年,世人忽然明白一件事:燃油車退出曆史舞台已是大勢所趨。挪威、荷蘭計劃2025年停售燃油車;德國、印度擬議中的停售時點為2030年;英國、法國均為2040年;奧地利、丹麥、愛爾蘭、日本、葡萄牙、韓國、西班牙等為電動車製定了宏偉的發展規則……如今中國也即將加入禁售燃油車行列,盡管美國“想太多”尚未明確表態,但隻是時間問題。
2016年全球燃油汽車總銷量約為8000萬台。按照現在的趨勢,2040年燃油車或許將失去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滄海桑田的巨變麵前,24年隻是一瞬間,而“地球上的石油還能燒多久?”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是一萬年。
傳統汽車製造巨頭轉產新能源車有相當大的優勢(此處省略140字),在每年數千萬輛的市場中必將占有相當大的份額,本文的主角卻是另辟蹊徑的特斯拉。
十年辛苦不尋常
特斯拉成立於2003年,5年後第一款產品終於麵世,那是在蓮花Elise基礎上開發的雙門敞篷跑車Roadster。
Roadster上市前,特斯拉幾乎沒有一分錢收入、而每年研發投入高達數千萬美元。其中2007年的研發費用、淨虧損分別為6275萬美元和7816萬美元。
然而,具有驚豔外表和性能的Roadster並沒有為特斯拉贏得鮮花和掌聲。
2008年10月Roadster開始批量下線,但生產成本高達12萬美元,遠超原定的7萬美元。Musk的想法是特斯拉和用戶“各讓一步”。即售價提高1萬美元、特斯拉虧1萬美元。這一舉動令以10美元全款預定客戶的極為不滿,Musk落得“裏外不是人”。
其實2008年的交車數隻有100多台,每台多收1萬美元對2008年8278萬美元的虧損是杯水車薪。而今首批Roadster已成“古董”,在eBay上的標價高達100萬美元。Musk和特斯拉的第一批用戶看得都不夠遠。
特斯拉險些沒有挺過2008年,Musk隻好拿出僅有的6000萬美元(另一種說法是3500萬美元)為公司續命。在向法院提供的一份與離婚事宜有關的文件中,Musk說“需要向朋友借錢,否則沒有任何流動資產。”
2009年營收1.12億美元、淨虧損5574萬美元,幸虧有美國能源部4.65億美元低息貸款。
2010年交付了500台Roadster,卻因質量問題召回439台。好在6月上市融資2.26億美元,特斯拉又活了下來。
2012年上半年Roadster停產(累計交付約2600台),下半年Model S(全尺寸高性能電動轎車)下線,全年交付5100台,營收3.86億美元。創立近十年,特斯拉終於迎來“小春天”。
2016年特斯拉營收達68.19億美元,較2008年增長近461.5倍,年均複合增速115.35%。2017年上半年,汽車業務營收接近50億美元。
2017年7月28日,特斯拉的第四款車型——Modle 3正式開始交付。官網顯示,Model 3續航裏程為346公裏,30-60mph加速時間5.6秒,零售價3.5萬美元。
Modle 3所采用的電池是特斯拉超級工廠的最新產品:21700。與前三款車型采用的“18650”電池相比,“21700”能量密度提高了20%,而且成本更低。
樹立高端品牌形象之後,順勢推出“平民款”很容易很討巧。2016年3月31日發布後,特斯拉在一周之內獲得32.5萬台預約,總價超過110億美元。
特斯拉不是一夜躥紅的小鮮肉,他被苦過心誌、勞過筋骨、餓過體膚,十四年的磕磕絆絆是最寶貴的財富。除此之外,才是電池管理、電機、電控係統、自動駕駛等方麵積累的經驗教訓。
有節製的虧損
雖然十四年如一日地虧損,特斯拉卻沒有把錢燒在無謂的地方。而且在虧損幅度、毛利潤率、費用控製等方麵體現出節製。
1)經營虧損
2009年,特斯拉經營虧損5200萬美元,較2008年有所收斂。但在緊跟其後的2010年、2011年,經營虧損與營收的比值分別為126%、123%,2012年亦高達95%。
2010年經營虧損放大,與上市融資有關:手裏有錢、心中不慌,幾億美元到手,自然要加大研發等各方麵的投入。
去哪兒經營虧損也曾超過營收的100%,而且越到後來越誇張。特斯拉則不然,2013年之後經營虧損占營收的比值急劇下降,2017年上半年為9.1%。
2)毛利潤率
2017年Q2汽車銷售業務營收為20.14億美元,營收成本為14.73億美元,毛利潤率為26.9%。
比毛利潤率更直觀形象的特斯拉的平均售價和平均成本。2017年Q2交付2.2萬台的平均售價為9.15萬美元,平均成本6.69萬美元。這樣算出的毛利潤率也是26.9%。
毛利潤率的波動與交付車型有相當大的關係。2015年Q4,Modle X大約交付了200台,2016年Q1交付2400台,占比16%。2017年頭兩季,Modle X合共交付2.115萬輛,占比45.8%。
隨著首批30台Model 3於7月28日交付,2017年下半年的銷售結構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到Q3財報披露,人們就可以知道Model 3的交付情況及其對毛利率的影響。
3)錢去哪兒了
盡管毛利潤率可以超過25%,特斯拉卻一直虧損,主要原因是研發、市場及利息成本居高不下。
2017年上半年,研發、市場、利息三方麵的支出分別為6.92億美元、11.4億美元和6.67億美元,合計25億美元,接近2016年全年水平。
2013年以來,特斯拉營收成本及各項費用合計占營收的比值維持在110%一線。
2013年以來,特斯拉的虧損非常有節製。保持適當毛利潤率,控製費用都做得比較到位。特別值得指出的是,特斯拉股權激勵成本僅相當於營收的3%~4%。說明馬斯克沒有放手給自己、其它高管及技術骨幹派發股票期權。
隨著Model 3放量,各項費用占營收的比例肯定會被攤薄。同時,特斯拉可利用股價上漲增發融資,大幅降低負債、縮減利息支出(2017年上半年利息支出為2.08億美元, 相當於同期虧損額的26%)。
市值成長之路
2010年6月登陸納斯達克後,特斯拉市值一度達到22億美元,其後在40美元下方徘徊了整整兩年。
2013年Q1,特斯拉首次實現季度盈利,市值於5月、8月連續突破100億美元、200億美元大關。
2014年2月,特斯拉披露2013財年創紀錄的銷售、營收數據,市值突破300億美元。其後,由於交付延後、起火事故、寒冷地區充電、安全漏洞等一係列問題,特斯拉市值在300億美元一線又徘徊了3年。
隨著一個個問題被“消化”、解決,特斯拉銷售量、營收連年攀升。進入2017年,新能源車前景一片光明,特斯拉市值呈“45度角”攀升,9月中旬超過630億美元,較年初上漲50%。
十四年的蹉跎歲月是特斯拉的寶貴財富,而且他不是孤軍奮戰,奔馳、豐田、鬆下及穀歌的兩位創始人是它的股東。他們不是單純的財務投資人,而會在必要時成為合作夥伴,如鬆下充當電芯供應商。
隻要保持在“賽道”上,年銷量將以百萬計,保有量或達數千萬,屆時其強大的IT基因將發揮作用,特斯拉有希望成為未來的“蘋果”。
美國投人也看好特斯拉的未來,但對他們而言,每年虧損數億美元的公司估值超過600億美元,已經相當“給麵子”了。等特斯拉真正開始規模盈利再搶籌,承受風險會小很多。這是成熟投資人的智慧。
最後更新:2017-10-08 04:31:47
上一篇:
火藥味越來越重,特斯拉霸主地位難保?
下一篇:
寶馬X5的大哥,18年上市的7座SUV,外觀內飾太炫酷,豪華又大氣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