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搜狐
開這輛車,竟然被Q5車主逼停 試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
眼看著前邊的綠燈還剩幾秒就變紅了,雖然還有一段距離,但也習慣性的開始滑行。儀表盤中間的小地球圖案也變藍了,本以為能順利的排個“杆位”,結果後視鏡裏越來越大的Q5從我右後邊超了過來,而且還在我車前一腳急刹停住了。
“我剛才別到他了嗎?並沒有啊!”眼看下車的這哥們身材一般,心想幹他沒問題。
“你這是什麼車啊?怎麼沒見過,跟我們的不大一樣啊,多少錢啊.........”
這一串問題問的我有點懵。
以上是我駕駛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這麼多天中頻頻出現的場景之一,投來好奇眼光的大多也是同級別的車主:Q5、GLC之類的。其中也有性格直白的,比如上邊這位,下車走過來問問。
應該說阿爾法·羅密歐是意大利瑰寶級的汽車品牌了,它理所應當的家喻戶曉才對,沒錯,國內有一部分人就是它的狂熱粉絲,從文化的角度講,它不僅僅屬於那些隻懂得追求個性、張揚運動的車主,更屬於真正懂它的人。話說回來,其悠久的曆史想必也沒有幾個人能捋清楚。然而,當它再次回到國人的視線當中時,留下的隻有記憶的片段以及另類的設計。
此前的Giulia就是阿爾法·羅密歐的圖騰,當年以阿爾法·羅密歐75作為後驅時代的一個暫停鍵,再次回歸的Giulia重新燃起了那些為數不多的粉絲心中的情懷,但情懷終要落地,不然阿爾法·羅密歐就沒有必要大張旗鼓的殺回中國市場了。
Stelvio,位於意大利境內阿爾卑斯山東部,這條路被評為世界十大危險山路之一,曾經的Top Gear也將這裏作為最具挑戰性的公路。當然,這也是阿爾法·羅密歐首款SUV的名字,一款主打公路性能的運動SUV。
《讓顛簸成為享受 試駕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 280HP》
Stelvio給我最印象最深的駕駛感受依舊來自底盤調校,如果你認為在Giulia身上略微偏軟的設定顯的不夠刺激,那麼車身更重,多了四驅結構的Stelvio反而更適合這樣的調校。它傳達給我的第一個感覺依舊是運動,有點硬邦邦的感覺,聲浪和之前的Giulia一樣,好吧,幾乎沒有。
如果說之前Giulia上的懸掛調校讓大家感覺軟,那麼搬到重心相對升高的Stelvio身上,相同的調校會給你很硬的直觀感受,真的是硬。至少和Q5相比。尤其當你快速軋過減速帶或是路麵上的接縫時,那種幹脆的感覺更刺激你的駕駛欲望。
麵對側傾,即便是有著賽道基因的底盤調校,這套懸掛在橫向穩定方麵依舊不能免俗,它有著大部分城市SUV的通病,但不同的是,Stelvio的軟隻體現在懸掛壓縮的前1/3,不到半程的樣子,每每轉彎的時候,當壓縮到這個程度時,支撐瞬間就到位了,它會幫你頂住。也就是從這個臨界點開始,就到了這輛Stelvio開掛的時候,無論接下來的彎道再怎麼變,無論你是否收油門,車身的姿態也就維持到這個形態了,絕不會讓你在彎道裏推頭。
它並沒有過多的照顧舒適性,真的,不過這樣的調校風格和Stelvio還是很搭的。另外就是Stelvio使用了新一代Q4適時四驅係統,車內也沒有任何四驅調節的按鈕,你隻能通過儀表盤中央的小屏幕看到四個車輪的扭矩分配。
剛性夠足、反映夠靈敏,方向盤小角度的修正都能在靈活的車頭上體現出來,再加上橫向略軟的支撐,這種靈活的晃動感會更加明顯。
回到這輛200HP上,這個參數如果按照日常駕駛以及偶爾的激烈駕駛來看,還是能帶來一定的“感覺”的。究其原因就是渦輪遲滯控製的好。
你真的不需要踩下去之後等個1、2秒,角度偏垂直的油門踏板從你腳下發力之初,就會在發動機端有明顯的反饋,動力的釋放會在第一時間傳到後背,雖不勐烈,但是有力、流暢,這樣的表現相信如果放到280HP上會有更棒的表現。
加速後期,動力儲備上的不足也會逐漸暴露出來,而且很遺憾的是200HP並沒提供那兩根亮閃閃的換擋撥片,這也是我比較推薦大家考慮280HP的原因。
調至“n”,官方翻譯為自然,也可以理解為標準模式,動力輸出入上邊描述的一般。切換到“a”反而變成了節能模式,中控屏會有一個藍色地球圖案,儀表盤中央也會有這樣的顯示,如果你的駕駛習慣不夠節能,地球會變灰。
“d”就比較好理解了:dynamic。此時車輛的發動機、底盤、車輪甚至傳動軸都會變為紅色,方向盤會明顯加重,轉速也會在3000rpm左右徘徊,油門相應變的更加靈敏,聲浪也有一點了。
以上就是這輛Stelvio 200HP的動態部分,下麵簡單說外觀和內飾。其實外觀部分,文章第一段的小插曲已經證明了Stelvio的顏值,多曲麵、多隆起,而且從路人的回頭率來看,覆蓋的年齡段還是挺寬的, 學生愛看、同級競品車主愛看、路邊聊天大爺也盯著看。
關於路麵辨識度問題,通常強調運動的豪華品牌SUV有著鮮明的外觀特征,短前懸以及呈俯衝式的車頭;加之阿爾法·羅密歐經典盾形進氣格柵和“大括號”造型的LED日間行車燈,所以,開一輛阿爾法·羅密歐完全不用擔心回頭率、辨識度等問題。
內飾在駕駛感受方麵已經提到了,很精簡、很戰鬥、很意大利。空間表現不是Stelvio的長項,車長不足4.7m的情況下能把軸距做到2.8m以上,這樣的做法很符合運動型車的調性,但是這當中,底盤布局、機艙布局以及運動調校占去了大部分車內空間,其他就沒什麼了。
總結:無論是之前的Giulia和這次的Stelvio,他們都沒有個中文名,這讓很多英語不太好的車主沒法介紹自己的愛車。作為SUV的Stelvio很好的發揚了Giulia身上的優點,並且規避了一些不足。它的駕駛體驗和很多德係、日係SUV車型有著明顯的差異,較高的極限足以滿足駕駛者的操控欲。最後說一點,暫且叫個性消費吧,這就如同10年前豐田堅持做混動一樣,把眼光放長遠一點,誰能保證這種個性的、情懷的品牌不會火呢?
最後更新:2017-10-08 06:24:08
上一篇:
眾泰T500將於10月16日下線 預售8萬元起
下一篇:
比亞迪宋MAX將正式上市,1.5T動力/7座布局!還在等什麼?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