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9 返回首頁    go 搜狐


IPO排隊企業近3成來自新三板 “轉板”熱潮下企業質量分化明顯

對新三板來說,“轉板”無疑是當下最熱的話題。數據顯示,在目前排隊IPO的523家企業中,來自新三板的公司占到了近3成,達到了156家。今年以來已有17家新三板公司IPO過會,超過往年總和。不過,在目前擬IPO的新三板企業中,也出現了明顯的質量分化,越來越多“偽IPO”露出原形。業內人士指出,新三板企業不應盲目跟風“轉板”,隻有立足主業才能長遠發展。

156家新三板企業排隊IPO “轉板”熱潮持續上演

10月25日,在證監會發審委會議上,奧飛數據和博拉網絡兩家“出身”新三板的企業雙雙上會。作為新一任發審委上任後的首批闖關IPO的新三板企業,兩家企業此次上會引起了新三板投資者不小的關注。雖然兩家企業上會最終結果為暫緩表決,但近一年來高漲的“轉板”熱情已然成為本年度新三板最重磅的戲碼。

10月27日,證監會官網公布了最新IPO申報企業排隊審核情況。截至2017年10月27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560家,其中,已過會37家,未過會523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474家,中止審查企業49家。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同期等待IPO過會的企業中有156家企業來自新三板(含中止審查)。在排隊接受IPO審查的企業中,來自新三板的企業占到了29.8%。

除了上述156家企業已經進入等待審查階段外,還有551家新三板企業已經在接受IPO輔導。以上市輔導起始日期計算,2017年前9個月接受上市輔導的新三板掛牌企業總量達到305家。參照過去兩年的數據來看,2015年共有72家掛牌公司接受上市輔導,而在2016年共有194家。以年為單位進行統計比較可知,新三板擬IPO企業數量增長勢頭迅勐。

新三板公司“轉板”熱情高漲的背後,是今年以來新三板過會企業數量的勐增和排隊時間的大幅縮短。IPO審核提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轉板”。同時,相比未掛牌新三板直接IPO的企業,新三板掛牌企業規範成本低,公司治理相對完善,信息披露也較為充分,這些方麵的優勢使得新三板企業更有衝擊IPO的動力。

廣證恒生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7家新三板公司IPO過會,超過往年總和。從各家過會的新三板企業的排隊時間來看, IPO的時間成本呈下降趨勢,2017年1-4月,新三板過會企業排隊時間不低於1.6年,而從7月7日開始,新三板過會企業排隊時間便一直保持在1.3年以下。最近過會的怡達化學排隊時間僅有250天(0.69年),而排隊時間最短的藥石科技從今年3月19日申報到9月27日過會僅耗時半年左右,IPO加速為企業IPO節省了大量時間成本。

排隊企業分化明顯 “偽IPO”企業嚐苦果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27日,在提交IPO申報的156家新三板企業中,處於已受理狀態的企業48家,已獲得證監會反饋的企業86家,預先披露更新4家,暫緩表決4家,中止審查企業14家。在擬“轉板”企業中,既有幾年前業績就已經達標的“老兵”,也有排隊期間突然業績大降的企業,還有臨過會前突然收回申報材料的“變臉”者等。不同的IPO闖關境遇背後都沒能逃過一個真相:在IPO審核機製逐漸完善的當下,粉飾業績、比拚運氣的空間越來越小,靠“偽IPO”概念套利的風險越來越大。

今年6月28日,新三板掛牌企業招金勵福發布公告稱,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申請已經被證監會受理,而這已經是招金勵福第二次衝刺IPO了。早在2011年10月12日,招金勵福就曾上會,當時招金勵福披露的2010年營業收入達到48億元,淨利潤6598萬元,均創下曆史新高,不過最終因其新建項目投產並產生經濟效益存在不確定性而未獲準通過。首次IPO折戟後,招金勵福最終選擇了新三板,於2016年2月29日在新三板掛牌。招金勵福的年報顯示,在2014年至2016年三個報告期內其淨利潤分別為5424萬元、3913萬元和4353萬元。

與招金勵福多年來一直保持3000萬元以上淨利潤的情形不同,另一家新三板企業好買財富的IPO排隊之路則充滿了變數。後者的年報顯示,其在2014年度虧損1532.24萬元,2015年開始扭虧轉盈,全年實現淨利潤3182.21萬元。2016年2月,好買財富提交上市輔導備案資料,並緊接著完成了一輪實際募集資金為5億元的融資。然而,好買財富“光鮮”的業績沒能延續太久。2017年4月12日,其發布的2016年財報顯示,年虧損額高達9110.78萬元,此番IPO之路或將麵臨終止。

除了苦苦等待上會時間,排隊的新三板企業中還出現了多起臨上會前突然中止申請的情況。在被投資人指責為“偽IPO”的同時,這些企業也最終嚐下了任性“變臉”的苦果。

2015年10月底,新三板創新層企業邁奇化學宣布進入IPO輔導階段。今年1月初證監會開始對其申報材料進行反饋。但2017年3月31日,邁奇化學突然以業績變化為由向證監會撤回了上市申請。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的2月24日,中證協組織了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名單第十七次常規抽簽,從120家參與此輪抽簽的企業中抽中6家公司,邁奇化學在列。5月9日,邁奇化學IPO終止審查後複牌,3分鍾內暴跌超過78%,市值從複牌前11億元瞬間縮水至2.4億元。今年8月,邁奇化學公布的2017年中報顯示,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14%,但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公司扣非歸母淨利潤僅有10.29萬元,相比同期暴跌99.64%。

比邁奇化學“變臉”更突然的是族興新材,後者選擇在上會前一天撤回IPO材料。今年5月4日族興新材發布公告,稱“現因公司個別事項需進一步核查,預計在規定時間內難以完成”,向證監會申請撤回上市申報材料,此時距發審會召開僅剩一天時間。而在族興新材此前公布的數據中,其最近三年的年利潤分別為2100萬元、3230萬元和4310萬元,一直保持了較高的利潤增長率。此次“變臉”後,族興新材未能在新三板市場上走得更遠。今年6月16日,族興新材因在新三板信息披露上的程序瑕疵被股轉係統出具處罰,公司時任董事長梁曉斌被給予通報批評,時任董秘梁生涯被認定三年內不適合擔任掛牌公司董監高。8月18日,族興新材發布公告從新三板正式摘牌。

盲目“轉板”熱情該降溫立足主業才能長久發展

雖然新三板企業衝擊IPO的熱情高漲,並且越來越多的成為IPO儲備隊伍裏的主力軍,但是比起上萬家新三板企業龐大的基數來,選擇IPO之路無異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業內人士指出,在IPO常態化的當下,提速與提質並行的現象愈發明顯。對新三板企業而言,盲目“轉板”熱情該降溫,立足主業才能長久發展。

對新三板“轉板”企業來說,立足主業及規範運營依然是闖關成功最重要的“內功”。今年以來,已有4家新三板企業IPO申請被否,包括廣信科技、耐普礦機、泰達新材、愛威科技。分析人士稱,上述4家上市被否的新三板企業的共同問題有兩點:一是持續盈利能力不足;二是規範運營問題。

聯訊證券最近的新三板研報顯示,近期在所有IPO排隊審查企業中,來自新三板的企業比例不斷上升,一方麵體現出新三板作為首發上市公司的來源地重要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麵也說明了目前新三板企業IPO審核已出現了一定的積壓現象。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IPO常態化的推進,發審委對擬上市企業的監管也逐漸收緊,首發IPO過會率已經從去年同期的90%,降到了80%,如果再去掉一些主動申請終止的案例,實際過會率還會更低。付立春表示,對新三板企業來說,雖然掛牌後規範性有所提高,但是離IPO的標準還有較大的差距。新三板企業自身的規範性和持續盈利能力是IPO能否成功的重要的坎。從近期的數據來看,新一任的發審委對上會企業的審核越來越嚴格,對企業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無論是新三板轉板企業,還是其他擬IPO企業,都應該拋除僥幸心理,立足主業做好公司治理。”付立春認為,對很多新三板擬“轉板”企業來說,應該從過去一段時間的浮躁中冷靜下來,不要沉迷於通過“政策紅利”走捷徑上市,隻有踏踏實實做好長遠規劃,才能在IPO道路上走得更穩。

(原標題:IPO排隊企業近3成來自新三板)

最後更新:2017-11-01 03:18:40

  上一篇:go 軍民融合或是軍工集團新一輪改革發力點
  下一篇:go 熱門股頻遭減倉 機構布局滯漲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