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2
搜狐
轎車短板與中型SUV增長乏力,東風日產衝擊合資TOP3的計劃不容樂觀
去年,東風日產的年銷量首次突破百萬大關,這為其2022年衝擊合資品牌TOP3帶來了信心。然而,從目前的產品結構來看,一心求“量”的東風日產,又是否在產品布局上過於激進了呢?
三廂車“自相殘殺”,兩廂車萎靡不振
在轎車領域,新老車型同堂銷售(全新軒逸和經典軒逸)加上同一車型的高低版本(全新天籟和天籟公爵版),在售的車型共計達10款。其中,在三廂車領域,天籟和軒逸無疑擔綱銷售主力,陽光和藍鳥次之,西瑪墊底。在此,我們暫且不論這幾款車型在銷量上形成的高中低結構,單就產品定位來說,其差距實在不夠明顯。
首先,在中級車領域,天籟憑借不錯的銷量表現,已經成為這一領域的標杆車型。雖然如今天籟被全新天籟和天籟公爵一分為二,但其在售價上已經拉開了距離,意在衝擊中級豪華車中端和高端兩個市場,這一點無可厚非。但筆者在此要提出的是,東風日產對天籟的這種打法並不滿足,於去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又向市場推出了西瑪。
從產品定位上看,西瑪定位於中型運動轎車,售價區間為23.48萬-26.78萬元。而天籟則是17.58萬-29.88萬元,在售價區間上,西瑪與天籟存在大幅重合之處,並在一定程度上搶占了自家兄弟天籟的市場份額。退一步講,西瑪運動轎車的定位與以家用和行政座駕為主的中級車目標用戶也極為不吻合,這也造成了西瑪入市後,銷量一直低迷,近乎成為一款被遺忘的車型。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陽光和藍鳥,如果以A級車軒逸作為參照物的話,那麼,陽光的定位低於軒逸,而藍鳥的定位則高於軒逸。當然,這一判斷主要是從車身尺寸上進行的定義,而從售價區間來看,其實差別並不大。甚至可以說,三款車型在售價上存在相當大的重合度。
三款車型售價及車身尺寸對比
售價上的高度重合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兄弟車型在市場上的“互相殘殺”。去年下半年,由於終端優惠力度大,藍鳥和陽光的市場表現尚且可觀,今年以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藍鳥和陽光的銷量頹勢便逐步顯露出來。
驪威/騏達/瑪馳三款車型銷量走勢
此外,在兩廂車領域,東風日產旗下擁有騏達、驪威和瑪馳三款車型。去年五月份,新生代騏達上市,直接對標福特福克斯。憑借不錯的空間表現,騏達今年以來的單月銷量在5000台左右,是以上三款車型中最為“走量”的車型。而隨著AO級小型車市場份額的萎縮,驪威和瑪馳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其中,驪威因車型老舊,更新換代不及時,如今的銷量在300台左右徘徊。而作為日產的全球戰略車型,瑪馳自引入國產後銷量一直不佳,如今更是瀕臨停產。
或許,這些產品力不足且定位混亂的產品對於東風日產而言僅是“試水”之作,而當“過氣”後,東風日產則以冷漠來應對。然而對於已經入手這些產品的消費者而言,這樣急功近利的做法是否又有些顯得不負責任?
環環相扣的SUV布局,真的“固若金湯”嗎?
東風日產轎車和SUV產品銷量分配
在東風日產現有的產品構成中,SUV車型的銷量占比正逐步呈上升態勢,其與轎車的單月銷量占比正快速拉近。而在SUV車型中,新奇駿、逍客連續六個月銷量破萬,被業內傳為“佳話”。然而,東風日產的SUV產品布局真的固若金湯嗎?
東風日產的SUV產品體係中目前擁有勁客、奇駿、逍客、樓蘭四款車型,分別覆蓋小型SUV、緊湊型SUV和中型SUV市場區間。其中,逍客的定位低於奇駿,介於緊湊型SUV和掀背車之間,而隨著勁客的入市,逍客的定位應該介於勁客和奇駿之間。
從產品在各個細分市場的切入和售價區間看,東風日產旗下這四款車型布局尚為合理。但在合資品牌紛紛以中型SUV打天下的時代,日產的樓蘭卻表現乏力。
2015年8月,東風日產全新樓蘭首次國產上市,售價區間為23.88萬-37.98萬元。如今兩年過去了,樓蘭在銷量上依舊沒有太大起色,單月銷量基本徘徊在兩千台。而同級別的車型如漢蘭達、銳界、昂科威等均突破萬台大關,即使後來者冠道和UR-V的單月銷量也均突破5000台。與同級車型相比,樓蘭的頹勢可見一斑。
樓蘭最近兩年的銷量走勢
至於樓蘭銷量的乏力,業內普遍給出的觀點是售價過高,高定價與日產親民的形象產生矛盾,所以消費者才不“買單”。但筆者認為,現款樓蘭實際上銷量不佳的最大因素,其實還是因為其所缺乏的性價比,與UR-V相比,在低配版本車型中,其配置大幅縮水,連消費者最為喜愛的天窗、方向盤換擋、後排獨立空調等都未有配備。同時,動力上的不足亦是其難以獲得消費者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作為一款中型SUV,樓蘭僅提供5座版車型,在消費者普遍追求大空間實用性的當下,沒有7座版成為其產品上的短板。此外,在營銷上,一向標榜“年輕化”的東風日產,最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新產品勁客上,忽略了對樓蘭應有的營銷投入。
然而,倍受東風日產推崇的小型SUV勁客,真的能達到預期銷量嗎?如今,勁客上市僅一個月,尚且看不出其銷量走勢,但從其上市後的消費者口碑看,“售價高配置低”和“全係沒有電動天窗”、“做工材質粗糙、硬塑料隨處可見”等弊端,被諸數消費者所詬病。
今年,東風日產將年度銷量目標定位108萬輛,並力爭五年後,衝擊合資品牌TOP3。從東風日產目前的銷量表現看,主力車型不斷衝量,單月銷量穩重有升,一切看似“欣欣向榮”。但在其“繁榮”的背後,我們卻看到東風日產在轎車產品布局上的短板和中型SUV領域增長的乏力。未來,如果東風日產繼續混亂的產品定位與隻重銷量不顧口碑與品質的做法,那麼,其衝擊合資品牌TOP3的計劃,恐不容樂觀。
我是愛侃車的馬青
鮮衣怒馬,無拘笑談
在變化莫測的車市
不求洞若觀火
但求不虛妄,不做作
且歌且行,保持本真
點擊播放
GIF/153K
最後更新:2017-10-08 05:28:03
上一篇:
每日科技三分鍾 特斯拉和AMD合作開發自動駕駛芯片
下一篇:
一分鍾看盡車市:廣本再度攜手杭州馬拉鬆,奇瑞進軍印度,寶沃高層再地震,榮威RX311月上市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