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天猫
天猫双11预售惹诟病:憋单假货虚抬原价招吐槽
日前,阿里旗下天猫爆出“定金/预付金”风波,前置收费“憋单”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2016年的双11大战已经开启,阿里祸不单行,假货泛滥、虚抬价格等问题已经使得阿里力不从心,最近预售活动招来众多用户吐槽。
双11前的预热,从单纯等待开放“立即购买”端口,已经演变为已成为“定金/预付金”,是阿里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天,天猫发放了很多类似于支付定金、预约金的预售活动和专区。
这种“憋单”,是一种前置收费的行为。实际上,过去几年,就已经被消费者诟病。尽管部分卖家用户一定程度缓解了客服和发货压力,也能根据销量来订货采购。但几乎所有消费者都觉得体验不好,因为本来好好的网络购物变成了场景噩梦:支付了定金,就被套牢了,如果最后不想购买,退款或者退货都很麻烦。这违背了网络购物的自由、灵活原则,也让更多参与定金/预付金活动的卖家用户遭遇更多质疑和更大双11用户吐槽压力。(引自《百度百家》)
与此同时,阿里的尴尬双11碰上了京东“超级秒杀日”。11月1日,京东“超级秒杀日”全天下来,为用户节省开销超过28亿元,相当于累计省出了买50万部iPhone 7的钱。京东全场的“好物低价”吸引了大量用户,超级秒杀日不仅用“疯狂”为双11大战打响第一枪,而且成功截胡阿里,成为打乱天猫节奏的最大杀手锏。
此外,今年京东在双11仍然坚持品质行货不动摇,并未强调促销、狂欢这样的字眼,而是有意引导用户理性购物,在主打低价的同时更强调品质,甚至将品质放在了优先的位置。
尽管双11走过了七年之痒,但2016年的双11,阿里先有SEC调查和进一步爆出高管告密导致股价下挫的“外患”,又有天猫被京东超级秒杀日打乱节奏的“内忧”,让人不得不为其捏一把汗。
最后更新:2017-10-08 01: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