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05 返回首頁    go 魔獸


華爾街大亨:全球有50萬億美元現金根本未入市

摘要

美股連續創新高,歐股升穿金融海嘯水平,恒指上望26000點。

  美股連續創新高,歐股升穿金融海嘯水平,恒指上望26000點,連台股也勇闖10000點大關。各地資產價格暢旺,股市見頂的聲音開始湧現,但是來自華爾街的大亨,卻指股市仍是最佳投資,估值還可以往上衝,原因?「全球資金多到難以想像,共有50萬億美元的現金根本未入市!」這位華爾街的大亨,是Robert Kapito.

  Kapito是全球最大基金公司貝萊德的總裁,1988年他離開投資銀行第一波士頓,與Larry Fink在私募基金黑石集團(Blackstone)創立投資部門Blackrock,後來二人離開黑石並將Blackrock獨立出來,成為了今天的貝萊德。

  現金水浸投資不足

  要數金融海嘯後最成功的基金公司,非貝萊德莫屬,去年該行一共錄得2,02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今年首季其管理資產規模更達到破紀錄的5.4萬億美元,規模是全球之冠。美股雖然已連年上升,但Kapito在接受本刊獨家訪問時,指升市仍未完結,「你知道全球有幾多現金未流入投資市場嗎?是50萬億美元!」

  現金如此之多,與投資者心態太保守有關,而這又關乎到日後退休人士不夠錢安享晚年。「全球目前麵對的最嚴重問題,是退休。人類愈來愈長壽,今天10歲大的孩童,他們的壽命或長達100歲。現時的情況似乎是,大家不是不儲錢,因為全球的現金加起上來有50萬億美元之多,但大家的投資比例卻遠遠不足。」

  近年他在世界各地宣揚投資以應付退休之重要性,「可惜人們往往不願觸及退休這個問題,一來看似遙不可及,二來講退休,好像會顯得自己很老。問題是你不應在未來才投資,你要做的,是在現時便開始投資,以應付未來所需。」他以自己的老家美國為例,指目前美國有不少人都依賴社會保障(即美國對老弱傷殘提供的資助)生存,「然而,社會安全金應該隻是輔助收入,而非你收入的全部。」

  資產不足難以退休

  美國社會安全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全美共有4,120萬名退休人士,而《紐約時報》於去年報道,依賴社會安全保障為九成收入的退休人士多達36%;總體而言,依賴社會安全保障為一半以上收入的退休人士,更多達65%。「退休資金不足的話,我們如何應付日常開支、醫療費用?如何能有尊嚴地老去?而且退休資金不足,會造成龐大的社會影響,一方麵增加政府及納稅人的負擔,另一方麵,老人為了生活,不得不延長工作年期,結果是職位都給長者霸占,下一代或會麵對龐大的失業潮。」

  早前有報道指,隨著美國的嬰兒潮出生的人陸續踏入退休年齡,他們的投資取態或會變得保守,由股票轉為債券甚至持有現金,或會觸發美股大規模的撤資潮。Kapito指,投資配置隨年齡增長而變得保守,是正常不過的事,「例如你在年輕時有七成股、三成債,到老了就慢慢變成七成債、三成股,因為當你老了,若然資產價格波幅太高,你不一定有時間賺回來。問題是,現在的嬰兒潮是否真的持有很多股票呢?我再強調,目前全球的現金之多,是前所未見的,很多人不是過度投資,反而是沒有任何投資。」

  股市雖貴卻續推升

  50萬億美元的現金,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數字,舉個實質一點的比較,香港交易所(00388)資料顯示,截至5月22日,香港股市總市值為28.2萬億港元,按Kapito的說法,則全球的現金數目是整個港股市場的14倍左右。這筆極大龐大的資金,即使隻有小部分流入股市,威力都會非常龐大。

  過去數年,Kapito一直強調現金是最差的資產,至今立場未變。「在目前的利率環境,銀行存款不足1厘,債券方麵,央行已買入大部分的長債,成為債市的最大買家,回報同樣低微。投資者別無選擇,即使股票不便宜,股市仍會一直上升。」他補充指,今年美國聯儲局隻加2至3次息,利率仍遠低於曆史水平。

  「另一原因,是近年不少企業由於坐擁大量現金而回購股份,推升股價。目前全球的IPO數目都不夠,大家沒東西可買,於是推升全球股市。」他同意美股估值確實不低,但上述種種原因將繼續支持高估值,不過,投資者不妨在其他市場尋寶。「亞洲的平均估值為12倍、歐洲為15倍、而美國為18倍。相對之下,亞洲目前的估值便宜,以投資潛力來看,應該是亞股第一、歐股第二、美國第三。」

  香港退休路難行

  相比起很多發達地區,香港打工仔的退休夢似乎更難實現,第一、香港人長命,女性平均可活到87歲,是全球之冠,因此退休所耗會更多,二、香港貨幣政策與美國亦步亦趨,息口因而長期處於低位,銀行利率低於通脹率,蠶食購買力;三、強積金的保障不足,費用又貴;四、恒指自2007年以來表現落後全球。

  貝萊德最近在全港訪問了1,000名受訪者,與外國比較,香港受訪者持有的現金水平特別高,八成人表示其現金水平起碼有32.5萬港元,大部分受訪者指他們是為了退休而儲錢,原因是強積金的保障並不足夠。

  Kapito也意識到香港的難題,他建議港人及早投資來為退休做準備,投資亦不應隻集中在香港,而是分散到全球。費用方麵,他指基金費用下降已是全行的大趨勢,另外投資者也可善用成本較低的指數基金。

  「其實各國的退休基金都要與時並進,重新思索投資內容,正如日本的退休金規定了大部分都投資在日本國債,但日本國債的回報實在太低。退休金的管理者,應考慮擴大投資範圍,例如基建,很多國家都有需要重建基建如公路、機場、隧道等,並以發行長期債券來融資,這些基建債券有不俗的息率,不單創造就業、刺激經濟,亦帶來了投資機會。」

  AI來勢洶洶基金經理末日?

  早前貝萊德將回報欠佳的主動管理股票基金,轉為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量化投資,因此裁減逾30名員工,當中包括7名組合基金經理,惹起了整個金融界的關注。

  Kapito認為外界誤解了具萊德的做法,指自己從不認為機械會勝過人類,或將取替人類工作。「人工智能的出現,隻是代表人類要改變工作的範疇而已,科技也可以創造大量的職位,大家看看iPhone的出現,背後是需要非常多的工人。」

  他指,傳統而言,基金界多數以基本麵分析為主,未來他們會引入更多量化數據分析,並將兩者結合。在他眼中,投資不應該隻得一種方式,「例如在美國大型股票方麵,主動型基金很難打敗大市,利用指數基金或ETF會更好一點;但在亞洲股市,主動基金打贏大市的機會並不低,這便需要基金經理的參與。」

  晨星資料顯示,貝萊德的主動型基金近年落後同儕,以3年及5年年度回報計分別為4%及7.3%,低於同儕的5.3%及8.8%。貝萊德去年總體上雖有資金流入,但主動式基金卻錄得193億美元的資金流走,而指數基金或ETF的收入通常較低,令該行去年收入錄得下跌,為2009年以來首次跌幅。即使如此,貝萊德兩大創辦人Larry Fink及Kapito去年總人工(計入花紅),分別達2,550萬及1,960萬美元,惹來部分股東不滿。

全球要聞

美聯儲加息進行時 7100億資金卻已經逃離美元!

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大漲 離岸價一度突破6.77關口

美聯儲加息進行時 7100億資金卻已經逃離美元!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5:11

  上一篇:go 專家解歐元崛起的背後 料美元苦日子剛開始
  下一篇:go 不是嚇唬你 “特朗普經濟學”動能將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