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30 返回首頁    go 魔獸


結構性牛市延續概率大 11月關注三大主線

11月前三個交易日市場波動相對較大,對於接下來的行情,分析認為四季度經濟有望延續平穩向好態勢,而個股的持續活躍為市場營造出較強的賺錢效應,11月份A股繼續呈現結構性牛市概率大。

11月延續結構性牛市概率大

11月首個交易日雖然開門紅,但隨後的兩個交易日市場波動較大。展望11月份接下的行情,分析認為,雖然近日市場震蕩的幅度相對較大,不過個股的持續活躍為市場營造出較強的賺錢效應,A股繼續呈現結構性牛市概率大。

銀河證券表示,短期市場不排除由於預期下降、風險偏好回落等因素出現波動,但支撐指數的中長期向好的力量依然存在。概念板塊表現活躍,賺錢效應有所上升。對於後市,依舊維持謹慎之中偏向樂觀。

中信建投研報稱,當前從經濟層麵看,9月投資雖有所放緩,但總體經濟仍顯平穩,結構轉型成亮點,維持大盤穩中慢牛的判斷。東吳證券更樂觀指出,預計四季度經濟大概率延續前三季度以來的平穩向好態勢,隨著近期滬指突破3400點,慢牛行情進一步確立。

國金證券李立峰團隊在將2007年至2016年近10年的指數11月度漲跌表現的數據進行統計,發現A股市場具有顯著的“紅十一月”效應,11月三大主要股指(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除了“2007年、2011年、2012年”3次(年)表現錄得負收益之外,其餘7次(年)的11月A股表現以“指數上漲”或“震蕩、結構性上漲”為主要特征。因此“紅十一月”對於A股市場來說,大概率是成立的。

其實,市場有利因素不少。如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的境內人民幣股票資產超過1.021萬億元,曆史上首次超過萬億元大關。瑞信大中華區副主席袁淑琴認為,中國未來五年以至十年政策具有貫徹性及相對穩定性,瑞信長期看好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前景。

此外,兩融餘額時隔近三年再次破萬億大關,分析認為這表明了投資者對後市場的樂觀。還值得注意的是,11月1日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長盧愛紅在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已穩步開展,北京、安徽等9個地方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4300億元,其中1800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

國信證券表示,三季度和9月份的經濟增長數據顯示當前宏觀經濟複蘇仍在持續。宏觀經濟持續穩定複蘇、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在這樣的過程中,行業優勢企業有望保持持續穩定較高的淨資產收益率,A股市場由價值投資驅動的結構性慢牛行情將進一步延續。

結構性行情中關注三主線

近期市場總體呈現震蕩格局,板塊個股表現持續性差。華泰證券指出,隨著全年各項排名考核的逐步明朗化,市場“輕大盤、重個股”分化顯現,個股風險大於指數風險。年底集中調倉期,機構投資者更重視上市公司基本麵和技術麵變化,加快盤中調倉步伐,意在布局明年行情。

行業板塊的方麵,分析人士認為在短期市場強勢的表象下,在後期仍然可以出現較大的變數。建議選擇業績高增長、性價比更高的二、三線藍籌股,尋找新的價值窪地。同時,中小創中擁有業績支撐、可持續成長的成長股仍然具有投資價值,各細分行業內的龍頭企業都可能受到資金更多的關注。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偏向防守,短期喝酒吃藥買保險依然受到資金的抱團。尤其是醫藥股,催化估值提升在於藥械創新政策,從10月初公布創新意見以來,配套政策快速落地,藥品管理法快速啟動修正方案,保障落實新藥加速進入臨床,提高臨床試驗通量。同時在估值方法上,圍繞新藥新產品的估值體係有望逐步形成。

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肖世俊指出,結合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及機構持倉季報情況,短期風格仍傾向於價值藍籌,建議堅守價值藍籌主線,繼續深挖業績估值匹配的板塊與個股,以醫藥零售、旅遊、食品飲料、家電、銀行、券商、保險、建築建材等板塊中的藍籌龍頭為主。同時,年底國企混改有序突破、雄安新區規劃即將出爐,可對這兩大主題保持關注。

國金證券認為,當前延續看好A股行情的看法,11月A股反彈窗口依然開啟。具體配置維持對“大金融(銀行、非銀)、大消費(白酒、消費電子)”等板塊的推薦,繼續規避強周期板塊;主題上建議關注“新零售、租售同權、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區域規劃(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規劃、上海自由港)”等。

主線一:醫藥生物

進入四季度,醫藥生物板塊表現異常活躍。在分析人士看來,醫藥行業整體保持穩健增速,國家鼓勵創新及加速審評審批的政策將推動具有突出業務實力的公司加快發展。在政策紅利釋放與基本麵企穩的雙重作用,醫藥生物板塊有望持續好表現。

10月8日,《關於深化審評審批製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出台,從改革臨床試驗管理、加快上市審評審批、促進藥品創新和仿製藥發展等六個方麵促進藥品醫療器械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提高產業競爭力。對此,招商證券指出,這是藥品器械審評審批製度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對我國醫藥行業有著深遠意義。

從行業基本麵來看,醫藥行業運行態勢穩中向好對市場信心給予重大提振。剛披露完畢的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醫藥板塊(不含新股)前三季度的銷售收入、經營性營業利潤、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9.95%、22.58%、31.20%。此外,根據統計局口徑,2017年1-8月醫藥工業收入同比增加11.7%,收入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快1.7個pp,行業經過降價、控費等政策性洗禮之後,2017年迎來了非常明確的經營拐點。

分析人士指出,我國目前正處於人口老齡化的起始階段,2015年中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比首度超過10%,未來趨勢還將加速。據測算65歲以上老年人均用藥是青年人均用藥費用的3.7倍,未來30年從需求端來看,我國醫藥市場將迎來爆發式擴容。

中歐醫療健康基金經理葛蘭表示,從目前時點來看,行業處於一年庫存底、三年政策底,此外創新周期以及藥品質量提升周期將會貫穿未來中長期的行業發展,醫藥行業或將迎來2-3年的景氣期,因此未來2-3年有著較大的配置價值。

廣發證券認為,經過過去三五年的政策調整,政府已經為醫藥行業確立了正向激勵政策,創新、國際化和高產品質量才是未來的核心競爭能力。藥品審評審批製度、流通渠道、公立醫院運行機製等為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均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醫藥產業在不同產業的國際比較中,技術和創新能力儲備偏弱,將迎來快速進步的時期,醫藥進入大時代

標的方麵,廣發證券建議重點半注核心組合:長春高新(000661)、麗珠集團(000513)、瑞康醫藥(600276)、中國醫藥(600056)、羚銳製藥(600285)、億帆醫藥(002019)、華東醫藥(000963)、人福醫藥(600079)、信立泰(002294)、雲南白藥(000538)。關注益豐藥房(603939)、老百姓(603883).

主線二:券商

分析普遍認為,券商股目前估值處於曆史相對低位,隨著市場的持續回暖,結構性行情的延伸,證券行業的景氣度回升,行業個股“補漲”潛力大。

東方證券分析師唐子佩認為,資金麵、政策麵、業績麵與估值麵共同提升了券商股的投資價值,且考慮到保險、銀行2017年以來均顯著上漲,券商作為大金融中的滯漲板塊值得關注。

基於此,機構資金對券商龍頭股也是青睞有加。剛披露完畢的三季報披露顯示,共有18隻券商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社保基金、險資、券商、QFII等四大機構身影。其中,東方、國海、東興、西部、銀河、國金、東北、華安等10隻券商股成為上述機構在今年三季度新進或增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業的“三駕馬車”之中,券商行業的發展相對較弱。目前銀行業中,工農中建四大行已經成為在國際銀行業排名中靠前的大銀行,中國保險業也湧現出了中國人壽等大型保險企業。券商行業則尚未發展出如此規模的國際性企業,這一方麵說明中國的券商行業相對落後,同時也顯現出行業巨大的成長空間。

標的方麵,招商證券指出,當前證券市場秉承著改革、創新發展的理念穩健前行,證券業務的深化發展較3年前有明顯進化,市場擴容、資本化率的快速提升以及製度和監管的完善有望更好服務於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烈推薦中信證券(600030)、廣發證券(000776)、國泰君安(601211)。同時,建議關注具有明顯標簽的中小券商,國元證券(000728)、興業證券(601377)、方正證券、國金證券(600109).

國泰君安證券則認為,經過9月份以來的調整,部分上市券商回調幅度接近20%,券商板塊市淨率重回曆史估值底部區間,券商龍頭標的2017年估值重新回到1.5倍左右或更低,配置風險收益比非常高:1、四季度券商業績有望迎來同比環比雙雙改善;2、後續對券商的監管不會從邊際上更加嚴厲,出現預期外調控的概率非常低,有利於板塊估值的修複。建議關注:中信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600837)、興業證券、國盛金控(002670)、國元證券。

主題三:國企改革

近期數十家上市國企集中停牌,並有數家上市國企先後公告混改進展,再次引發市場對國企混改特別是地方國企混改的高度關注。分析普遍認為,這或意味著國企改革將提速進入新時期,後續相關工作將向縱深推進,改革紅利也將逐漸釋放。

其實,2017年可為“國企改革落地見效的關鍵年”,除了最引人關注的中國聯通混改,央企層麵的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正式宣布重組,中國輕工集團、中國工藝集團整體並入保利集團,中國建築材料集團與中國中材集團實施重組等。

據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介紹,本輪國企混改的力度體現為改革行業領域的拓展。據悉,目前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重點行業,已推動了兩批共19家中央企業開展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第三批試點企業正在研究確定中。

興業證券表示,下半年正逢重大窗口期,國企改革將繼續迎接密集催化,包括央企重組方案落地、前兩批混改試點方案出台、油氣改革施工方案落地、第三批混改試點確定、地方國企改革方案出台等,市場短期風險偏好回升利好政策相關的主題投資機會,建議關注國企改革投資機會。

光大證券指出,今年6月份以來,國企改革再次提速:《中央企業公司製改製工作實施方案》發布;中央國企整合重組擴圍,國電和神華合並方案已上報國務院;上海浦東科投MBO,國資國企改革獲得突破性進展。國企改革風潮再起,新機再現,建議圍繞三條主線把握國企改革投資機會:央企重組、混改落地和地方熱點。

在投資品種上,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師廖淩建議,關注行業集中度提升可能性較高的煤電領域;從混改主線看,當前混改“實質性”推進的重點仍然集中在電力、鐵路、石油、天然氣、民航、軍工、電信等七大壟斷領域,當前階段看好推進速度較快的電信、鐵路、軍工領域。

地方國企改革方麵,山東、福建、安徽等地積極表態員工持股將盡快落地,江西、天津等地推出招商引資項目,積極引入非國有資本,山西、雲南國資委與下屬企業簽訂責任書向利潤和市值考核機製轉變。廖淩建議關注兩類地區:一類對應於供給側改革疊加的地方國資,如山西等;一類對應體量大、存在轉型動力、政策推進較快的地方國資,如上海、天津等。

(原標題:結構性牛市延續概率大 11月關注三大主線)

最後更新:2017-11-04 03:49:02

  上一篇:go 美股三大股指再次齊創收盤新高
  下一篇:go 十月機構調整逾2000家公司盈利預測值 46股獲上調逾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