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1
魔獸
馬雲:支付寶曾十年沒有競爭對手,微信支付出現時,支付寶的反應是……
馬雲說:“我們變得孤獨,這是對你的強大意誌、使命和想法的考驗,是不容易走下去的。”
/
翻譯|Ayida 孫昊然攝影|Shen Qilai
編輯|趙建凱 李辰旭稼 黃琬鈞
作為電子商務領域的一家巨頭公司,成立於1999年的阿裏巴巴如今市值已高達4580億美元,是亞洲巿值最高的企業。在公司成立18周年之際,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和CEO張勇三位高層在位於杭州的阿裏巴巴總部接受了彭博電視(Bloomberg TV)的獨家采訪。
馬雲稱阿裏巴巴現在已經轉型為一家數據公司。現在,這家“數據公司”在進軍雲計算和娛樂業務的同時,公司策略正從在線擴張至線下,積極推動“新零售”,將越來越多的精力集中在如何利用大數據重構傳統零售商“人貨場”等商業要素,讓傳統零售業擁抱這個快速變化的數碼創新時代。
“新零售”戰略推進中,阿裏涉足線下實體零售業。馬雲評價輕重資產模式時說,“我想當你年輕、規模小的時候,輕資產模式是好的。當你變強、規模更大的時候,想想看,你需要重的資產。沒有說重資產好,或者輕資產好,混合的才是好。為了高效,你需要將輕資產和重資產結合在一起。以阿裏巴巴今天的規模,你不應該把重資產都留給別人,有些事情是你必須去做的,因為你正在建設基礎設施,你必須要去投資。如果有些事情別人能做得更好,那麼就去幫助他們做得更好。那些沒人願意去做,而你必須去做的,那就去做吧,以高效的方式去做。這是我們所相信的。”
馬雲表示,阿裏巴巴欲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扶植更多小企業、年青人和實現全球化,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和我的團隊說,這就像是爬山,當你爬到1000米高時,感覺不錯。100米以下,覺得一切都好。然而爬到4000米高時,你就感覺到空氣不夠用了,跟你一起工作的同伴也少了,你甚至不知道該與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擔憂。我們目前很可能像是爬到了5000或6000米的高度,因而我們變得孤獨,這是對你的強大意誌、使命和想法的考驗,是不容易走下去的,”馬雲說。
在談到有多少公司發展是因為競爭格局而促成,馬雲表示:“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很少考慮競爭對手,因為市場很大,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麵,馬化騰不見得比我們強。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個全新領域。沒有人是專家。”
阿裏巴巴現在正極速擴張在東南亞的市場,在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家都有投資,比如在泰國投資的TrueMoney,後者在當地7-11便利店裏銷售金融產品。市場研究公司Macquarie Research的報告顯示,到2020年,隻是印度尼西亞的電商市場就將由目前的80億美元增長到650億美元。然而,阿裏巴巴在東南亞需要正麵麵對來自亞馬遜的強力競爭。“至於亞馬遜,電子商務在20至25年前才問世,沒有人稱得上是專家,尤其是在海外市場開展業務時,我們都是新人。所以你需要擔心的是如何把當地的人服務好,跟當地的同行和政府攜手一起發展當地市場,比擔心亞馬遜或者是騰訊的競爭來得更重要,”馬雲說。
阿裏巴巴出海並不是將公司全球化,而是要將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全球化。馬雲想要建立一個“電子世界貿易平台(eWTP)”,通過這個平台為全球的電商賣家和買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包括支付係統、物流係統、平台係統在內的一係列電商基礎設施。“我們感興趣的是跨境貿易和電商,我並不認為騰訊可以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已經做了15年。”
相比國際市場,阿裏巴巴在中國推出了“盒馬鮮生”(Hema),在改善超市購物體驗方麵比亞馬遜和其他對手先行一步。盒馬鮮生超市是一站式商店,顧客可以利用移動應用付款,掃描產品上的條形碼獲得購物建議,以及讓店家現場烹飪海鮮。盒馬超市還肩負著最後一公裏配送中心的任務,買家在網上訂購盒馬超市的商品後30分鍾內即可收到商品。
蔡崇信說,阿裏對商場也有類似的想法,希望既能滿足顧客親自到商場購物的需求,又能滿足不想出門購物的顧客網上購物的需求。如果商場就在顧客家附近,希望能做到快速給顧客送貨。商場提供的商品種類和數量遠比超市多,它既有消費必需品,也能售賣服裝和消費電子產品,阿裏希望通過商場涉足更多商品種類。探索在線線下零售的融合,阿裏此前收購銀泰百貨(Intime)就是為了提供一個樣例,讓人看看在線與線下結合的百貨商店大概什麼樣。“我認為,繼續大量收購房地產類重資產並非對資本的有效利用,我們會繼續考慮采取合作的辦法,”蔡崇信說。
隨著數據安全日趨嚴格和受到重視,科技公司將會把數據安全和個人私隱放在首要的任務。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Co.)的數據顯示,阿裏巴巴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到2021年這塊業務可能占到阿裏巴巴收入的15%。“我還不清楚怎樣利用數據賺錢。數據對人類社會發展極為重要,會像是上世紀的石油那般寶貴。所以我們要在上麵下功夫,”馬雲說。
馬雲對於大型銀行來說,是個“攪局者”。馬雲說他和政府打交道的原則是:談戀愛,但不結婚。
以下即為此次專訪內容:
馬雲 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你所做的決策多少是受到競爭環境的影響,比如收購娛樂資產的舉動,或者是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競爭,或者是目前在東南亞的戰略布局?多少是受到競爭意識的驅動——比如與馬化騰及其他的競爭對手?
馬雲: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麵,馬化騰也不見得比我們強。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個全新領域。沒有人是專家,特別是到其他國家做生意時。我們都是新人。你應該擔心的競爭是去到當地,你如何能夠更好地服務當地的人們。我們確實存在競爭。支付寶曾有十年的時間沒有競爭對手——這對支付寶可能是好事,但對於我們想實現的使命不是好事。微信支付加入競爭的時候,最開始的時候,支付寶的反應是:“哇!我們有競爭對手了”。但我想,如果你現在去問大家的話,他們更樂在其中。因為他們知道可以攜手合作,以便更好地服務民眾,擴大市場規模。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一直在互助互學。所以說,如果兩家公司能攜手並進,促進整個社會的無現金化,能讓整個社會建基於信用機製之上,這樣市場規模會擴大很多。
互聯網的發展速度往往模煳監管的界線,如果你不斷地打破界限,監管者有時會過度反應。你是如何做到一直超前但卻不太越界呢?
馬雲:我們總是在監管者之前遇到新的挑戰。我們必須要做到,否則我們無路可去。我們和其他公司沒有任何不同,當我們進入全新的領域,而沒有清晰的規定時,總是一件痛苦的事。他們(監管者)會說:我的工作隻是監管,不是創新,那是你們的事。這個過程對阿裏巴巴來說非常痛苦的學習過程。
你們是怎麼做到離火焰如此之近卻不被灼傷的?
馬雲:我們一直如履薄冰。如果剛成立沒多久,關係不大。但現在我們規模很大,對自己的監管更為嚴格,比監管者對我們的管理還嚴格得多。阿裏現在有超過5億的用戶,成交量龐大,所以必須要更嚴格地約束自己,但也要讓監管者知曉,因為政策對我們而言很重要。
你們目前在中國有沒有遇到阻力?我之前采訪過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我們都知道他關於互聯網經濟摧毀了製造業的評論。你認為中國這些“保守派”是不是不懂這些他們必須適應的新經濟模式?
馬雲:當然,我們會遇到這種阻力,過去18年裏幾乎每一天都有。我們看到很多像宗先生這樣的人——然而這就是科技變革的力量。舊經濟中,像他一樣的大佬們,在年輕的時候也曾摧毀了許多低端公司。我們是在幫助製造業發展。去年我們售出了價值5000億美元的商品,其中70%都是在幫助銷售製造業產品,因為我們並不生產。 沒有我們,這5000億美元商品的70%可能永遠都無法賣出去。
你會從外部促進國有企業改革嗎?
馬雲:我們正在推動這個(國企改革),中國的銀行在過去3至5年時間裏反應的動作非常快,他們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改善服務,並投入了大量資源改善科技以提高更好的服務。我們不一定非要買下一家銀行,才讓他們改革。但是如果你追著他們跑,如果你身後有隻老虎追,那你跑起來肯定會比想象的快很多。
你覺得阿裏巴巴在過去18年發展得怎麼樣?如今風暴當前,華盛頓方麵反貿易唿聲越演越烈,市場的情緒不佳。你們未來18年有哪些戰略布局?
馬雲:未來18年互聯網會讓全球化及貿易的狀況變得越來越好,這是我們的願景——這就是我們所說的“eWTP”,也就是“電子世界貿易平台”。我們要確保小企業、年輕人都能從中獲益,18年的時間足夠讓我們改善全球化,而不是扼殺全球化。我一直堅信貿易的停止會是戰爭的開端。
阿裏巴巴現在在美國的策略是什麼樣的?
馬雲:我們從來沒改變過對美策略。我們要幫助美國的中小企業、年輕人把產品銷往中國、銷往亞洲,我們不是要去美國做當地的電商企業,美國已經有很多像亞馬遜、eBay這種創新的電商企業了。
你不想在美國複製亞馬遜?
馬雲:不想。
聊聊你投資的好萊塢娛樂業吧。我知道你差不多在一年半以前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製片公司Amblin Partners達成了戰略合作。你在娛樂行業一直靜觀其變,你有什麼策略嗎?
馬雲:我們做了阿裏數娛的十年計劃,現在是第三年,未來還有七年。其實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單純購買一個電影公司,買這個買那個……買下來的公司並不是自己的。我們要學習那些電影公司身上的閃光點,並開展合作。不能說看好萊塢電影公司好就出錢買下,這樣不行。
你在2007年阿裏巴巴網站上線的時候談到寒冬將至。隨著雷曼兄弟破產、金融危機來臨,可以說寒冬來臨的速度非常快。你們安然度過了已經破滅的科技泡沫,你們也麵對過嚴峻的挑戰,很多競爭對手已經了然無蹤。那麼,現在有沒有麵臨新的科技泡沫?現在這麼多價值數十億的獨角獸公司,還有虛高的稅收,這和此前有相似之處嗎?
馬雲:沒有。當時的難處是很多人並不理解互聯網會有多麼強大,不知道要如何按照互聯網的方式操作,不知道互聯網是否能一直存在下去。很多人隻是頭腦一熱就開始做了,有很多瘋狂的想法但不知道怎麼付諸實踐,不知道要怎麼才能實現夢想。但現在大家都知道互聯網有多強大,互聯網會改變人類曆史。現在,互聯網的基礎設施、科技的基礎設施都要比十年前、十五年前好很多。我敢說隻要你不是太貪婪,不是太蠢或太瘋狂的話,想要存活下去比當年要容易得多。
蔡崇信 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
沒人認為你們可以在中國除掉eBay、易趣網(Eachnet.com)等,在最初三年,你們沒有收費,並宣布接下來的三年也不會收費。然後你從eBay那裏攫取了市場份額,從曾一度是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分得一杯羹的感覺是不是很好?
蔡崇信:退一步看當時的整體競爭環境,人們從互聯網的角度可能會認為中國是個封閉的市場。但單從電商方麵看,中國對境外競爭的態度一直很開放。實際上,我們在進軍電子商務的時候,eBay一家就獨占90%的市場份額,我們可以說始於無名。亞馬遜通過倂購進入中國市場了,可以自由地競爭——阿裏巴巴從第一天就麵對國內外各種各樣的競爭。所以說電商領域有著非常開放的競爭環境。我們不收傭金,我們看中的從是長遠的發展願景及思考過程。我們於2003年成立淘寶,在五年的時間裏一點盈利都沒有。因為我們致力於擴大市場、增加買家和賣家數量,建立電子商務買、賣的兩邊市場。
eBay此前並不認為免費模式切實可行,但他們最終也是在做同樣的事。
蔡崇信:免費可能不切實可行,但耐心肯定可以。
來聊聊更大的市場——美國吧,你們要如何打攻堅戰?我們都知道你們進軍了底特律,在美國搭建了淘寶全球商家網絡,在最初有300名美國供貨商。在亞馬遜的本土市場與其抗爭的秘訣是什麼?
蔡崇信:在美國,我們同亞馬遜完全不同。我們同美國的企業家、商人、品牌和公司接觸,讓他們更了解中國市場,告訴他們中國2億的中產階級會給他們帶來多少商機,同時有超過5億的消費者每天會用在阿裏巴巴平台上買東西。我們希望能幫助美國企業,無論其規模大小。大公司(比如說寶潔、蘋果和Nike等)都在我們的平台上提供服務,而如果美國農民想把華盛頓的蘋果或者是密歇根的櫻桃銷往中國的話,可以利用天貓來賣給中國消費者。
阿裏巴巴在美國有沒有遇到阻力,阻力大嗎?因為華盛頓方麵反貿易情緒很高漲。阿裏巴巴今麵臨的挑戰是不是比一年前大很多?
蔡崇信:是有一點反貿易情緒,但考慮到如此大的貿易逆差,這也可以理解。對我們來說沒什麼實質影響,因為我們所說的貿易方向主要是把美國的產品賣到中國,所以我們在該策略下快步向前。但從其他方麵看,美國的在線和線下零售商可能會先受其害——前提是真的會有關於關稅的貿易戰發生。
支付寶最近進軍了南非,你們的業務也覆蓋了歐洲的10000多個區域。同時,你們也在東南亞一路擴張,同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家的本地企業都有合作,比如泰國的TrueMoney在當地的7-11便利店裏銷售金融產品。似乎你們無處不在的擴展,全方位開展合作。你們的整體策略是什麼?讓我們來談談東南亞市場。
蔡崇信:我們想要在未來20年可以為20多億消費者提供服務,那麼就一定要走出中國市場才能接觸到這些消費者,移動錢包和電商將為我們在全球業務發展提供便利。
這很有趣,因為有關在線和線下零售的結合一直在持續。我看了下,在泰國10000家7-11便利店出售的金融產品,大家可以走進便利店購買金融產品。你們在東南亞的這種業務模式可以複製嗎?你做什麼樣的預測?
蔡崇信: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取決於當地的情況。如果你能走進便利店購買理財產品,那是一種可能的購物場景。
銀行和券商肯定不會喜歡這個。
蔡崇信:無論他們喜歡與否,新科技、新創新都會到來,他們需要思考自己的業務。
你們有沒有在東南亞市場並購更多傳統零售商的計劃?
蔡崇信:你從不會說什麼是絕不可能的吧,但目前我們還沒有什麼具體的規劃。
阿裏巴巴收購了東南亞最大的電商萊讚達(Lazada)、新加坡在線超市Redmart,還有Tokopedia,最近你也在帶領阿裏巴巴投資東南亞電商,你要如何通過這些並購把你們在中國的“新零售”理念傳遞到東南亞?
蔡崇信:我認為我們要循序漸進。未來5至10年的東南亞市場核心就是關於電商的滲透率,電商攫取更多的零售市場份額。目前,電商在東南亞整體的零售市場的滲透率隻有不到3%,尤其對印度尼西亞的市場來說,今年整個國家的電商商品交易額(GMV)可能隻有不到150億美元,所以說那裏有很多的增長機遇。我們會循序漸進。
但你們也要快馬加鞭,是吧?因為騰訊和京東等中國電商公司都在東南亞進行投資布局。你對搶占先機很感興趣嗎,東南西亞現在存在瓜分這種資產的情況嗎?
蔡崇信:對於瓜分市場,他們是在追隨我們的腳步。他們覺得我們的布局已經非常完善了,他們正在迎頭趕上。處於我們目前的位置, 我們想要做的是與當地年輕創業企業合作,通過技術來提高企業營運。
張勇 阿裏巴巴集團CEO
你在推出一些“新零售”項目時會麵臨什麼挑戰——比如“盒馬鮮生”這種在線和線下零售相結合的模式?你在進軍馬雲此前沒有涉及過的領域,這部份業務更多的是實體零售,相對輕資產模式而言,可能重資產一些,這對你來說最大的挑戰和風險是什麼?
張勇:我們並沒有把這看做是另一個世界,我們把它看做是整體的零售世界,不能把在線和線下業務分開。過去10至15年的時間裏,我們是在線零售平台。如今在線零售隻占中國整體零售的15%,我們堅信占零售業務85%的線下零售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年輕人討厭在沈陽、上海、廣州等地看到如出一轍的購物中心:同樣的品牌、同樣的陳列、同樣的產品,沒有區別——消費者想要與眾不同的購物體驗。
你對未來有什麼樣的展望?未來5年,中國會有多少“盒馬鮮生” ?
張勇:未來零售業的模式會進一步升級,甚至被重新定義。“盒馬鮮生”隻是其中一個案例,是我們培育中的“嬰兒”,我們肯定會做更多。但我們的目標不是去搭建實體零售連鎖店,而是我們希望能夠孵化成功的模式,用我們的科技力量和新零售模式和理解,來賦能線下合作夥伴。大家都有很大的機會實現數碼化,但人們需要做出改變,最重要的就是擁抱變化。
中國物流係統的效率如何?這是全世界包裹派送量最大的物流體係。但你們沒有100%控製物流和供應鏈。
張勇:在整個消費者體驗環節中,物流非常非常重要。我們不想打造對商家來說是封閉的物流體係。相反,我們更關注如何擴張和提升現有的物流體係,因為實體零售的物流體係已經存在很多年了,B2B的物流已經存在很多年了。如今伴隨著數碼化轉型,我們不是要打造一個電商物流的新世界。去區分說,這是為舊商業打造的物流體係,無新舊之分,我們要去提升整個物流體係,讓它成為開放的體係。目前中國零售業規模約為人民幣30萬億元(約4.6萬億美元),如何實現更智能的快遞?其實沒有必要用飛機把包裹由倉庫送往200公裏外的城市。完全可以從用戶附近的商店發貨。雖然還是會有大量包裹,但這樣送貨會相當便捷。因此,所有現有的物流係統應當融合到商業係統中,我們需要讓整個係統運行成為一個開放的平台。現在我們的平台現在每天要發出5500萬個包裹,我們堅信未來會達到每天10億個。
文章來源於:彭博社
最後更新:2017-10-08 03: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