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6 返回首頁    go 魔獸


亂象叢生 現金貸將迎強監管

除了36%利率上限和禁止暴力催收,還將從資金、牌照等方麵嚴控

“兒子剛20歲,半年來,背著我們用手機從網上一共借了四萬塊錢,現在利滾利已經七萬了。要不是他實在還不起利息了,離家出走,我們還一直被蒙在鼓裏。這些公司借給你錢,什麼都不用審核,也不考察你有沒有還款能力,隻要身份證登記就能借到錢。”位於上海的王女士說,為了“少惹麻煩事”,她已經將兒子借的錢統統連本帶息都還上了。

王女士口中的“隻要身份證登記就能借到錢”的借款即是“現金貸”。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由央行牽頭,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監管新規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除了36%利率上限和禁止暴力催收外,此次監管可能還將從資金、牌照等多方麵嚴控“現金貸”。

“在P2P平台普遍因為盈利難而陷入經營困局的同時,現金貸業務的超強盈利能力無疑給互金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一時間,所有人都找到了方向,大力發展現金貸業務。”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說。

事實上,目前現金貸可謂亂象頻發。據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介紹,目前,現金貸的亂象主要有以下幾方麵:一是借款人綜合成本高。除借貸利息之外,還通過手續費、管理費等隱蔽手段加收各項費用,年化費用遠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規定》中約定的36%上限。此外,有些平台還規定了高額的逾期罰金,平台借款用戶一旦逾期,麵對高額罰款,違約風險更大。二是引發暴力催收和信息泄露。有些平台在麵對逾期用戶時,會采取短信、電話騷擾等手段進行催收,“裸貸”、“跳樓”等社會事件給行業帶來了惡劣影響。有的平台不注重用戶隱私保護,導致個人信息泄露。同時,在高利率的誘惑下,一些信用欠佳或是不具備償還能力的人群也獲得了貸款,造成非理性消費。

現金貸的發展壯大是市場的必然,但盲目發展帶來的市場亂象也揭示,現金貸亟須納入監管,陽光化運行。“現金貸出現暴力催收、借款人陷入債務危機等亂象的出現表麵上是因為借款人無法承受過高的借貸利息和逾期款項,其實是現金貸業務並未完全真正覆蓋到實際需要的借款人群。普惠金融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把錢借給適當的人。換句話說,現金貸的用戶應該是借錢解燃眉之急的中低層收入人群,而非用於過度消費或者不良用途的中低層收入群體。如何辨別用戶群體,需要平台具備強有力的風控水平,在風控指標中加入是否具有穩定工作、是否有一定收入等衡量指標。”周治翰說。

不過,周治翰也坦言,除了假借現金貸之名行高利貸之實的惡意行為,不少現金貸平台的高利息其實背後反映的是高獲客成本,所以平台應該在降低獲客成本方麵下苦功夫,而非通過過高的借款利率去覆蓋成本。

“現金貸的火爆,意味著其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實體經濟的線性增速,出現了脫實向虛,埋下了風險的種子。”薛洪言說,早在今年4月份,監管機構就對現金貸產品的高息和催收環節中的非法行為進行整頓;之後,全麵叫停了非持牌金融機構開展校園貸業務;近期,各地開始嚴查消費貸資金流向。消費金融可能不再是監管機構互金監管的“法外施恩”之地。

據記者了解,由於麵臨政策層麵和市場層麵的雙重壓力,部分現金貸公司開始選擇出海東南亞,這是基於東南亞現金貸業務市場廣闊,獲客成本較低。比如印尼,大多數人無法通過正規金融渠道獲得貸款,大量的潛在現金貸客戶尚未被開發,另外當地現金貸產品稀缺,金融產品競爭力較弱,對於服務優質的現金貸產品需求較大,獲客成本也更加低廉。

當然,市場龐大的東南亞也伴隨著風險隱患。“不同於中國的現金貸是建立在互聯網和大數據快速發展的基礎上,東南亞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在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第三方支付等方麵能力不足,征信缺失、大數據統計較弱等問題會對現金貸業務的風險控製造成影響。這些都是國內現金貸公司出海需要重點考慮的風險。”周治翰說。

(原標題:亂象叢生 現金貸將迎強監管)

最後更新:2017-11-06 02:18:37

  上一篇:go 金亞科技折戟“重組路” 長期被立案調查股價麵目全非
  下一篇:go 1227家公司預報全年業績 707家淨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