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中国足彩网
商家定价告别“拍脑袋”,京东智慧定价赋能供应商
网购多年,机智细心的小伙伴有没有观察过电商平台的定价。是不是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同样的一款商品,计算之后单价略高一点的销量反而更好?功能类似的两款商品,彼此的价格差异那么大?同一款商品在不同的两个月份,价格为什么会出现不同?商品只是换了个包装,为什么更多人喜欢购买?品牌商到底是怎么对用户做判断,生产出更受喜爱的商品?
看似“暗潮涌动”的定价背后可隐藏了一套大学问。日前,京东集团CTO张晨在杭州的演讲上,通过阐释京东动态定价策略,以及如何通过C2M对供应商的赋能,让与会受众对技术驱动的第四次零售革命有了新的思考。
价格越低卖得越好?No!现在受宠的是竞争性动态定价策略
是不是价格越低,就卖的越好?不一定,还需要看商品是什么特点,有没有损失太多利润。是不是竞争对手降价,我就要降价?不一定,很有可能竞争对手是为了清理库存。是不是商品价格保持不变最好?不一定,如果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了,调价是必须的。张晨表示,价格永远不是越贵越好,也不是越低越有竞争优势,定价的原则、元素有很多,有自身价格、替代品、库存、促销、生命周期,特殊促销日,包括季节性、友商价格等,几十个维度都需要拿来考虑。怎么决策一个对GMV和毛利都好的最佳价格。这就需要通过算法的不停优化,根据目的值,来自动给商家做定价。
京东内部有很多算法专家,把定价问题抽象成为数据问题和算法问题,通过数学和算法帮助采销找到更合理的价格,消费者买到更加性价比的商品。这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据大数据和算法,对商品进行“智能化”的定价,就是动态定价策略。以价格为轴心,基于商品价格弹性,结合市场竞争环境,为商品量身打造最适合的竞争性动态定价策略。京东动态智慧定价系统的应用与不断完善,是京东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发展的体现。
消费者越来越积极 反向定制让供应商“瞬间提能”?
随着电商的发展,消费者正在扮演越来越积极的角色,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从被动接受和选择到主动影响和创造。用户深度参与也体现在对产品的定义上,用户的评价、口碑等反向推送给品牌商,形成“C2B”,即反向定制。
比如,通过大数据京东发现,用户并不满意目前纸尿裤的每包容量(44片或90片),于是京东联合Moony依据特定人群需求灵活调整包装,定制了68片包装的京东专供款纸尿裤产品,解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降低库存和物流成本,仅在在6月1日-6月14日期间,定制款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20%。京东从大量投影机的用户行为、商品点评中,发现对于微型投影机,自动对焦是个被高度期待的功能,就把相关数据反馈给极米,后者根据京东数据推出新品,占据了智能投影机市场超过50%的份额。
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商品调整,这一整个过程中,京东是参与者,也是品牌商的赋能者,品牌商可以在接收到这些数据和信息,定向调整,为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提供更加优质的选择。
正如张晨所说:“第四次零售革命,下一步是技术驱动的零售革命。京东希望在这个过程当中提供零售即服务解决方案”,一流的零售基础设施服务需要覆盖全链条的数据,具备零售领域的专业知识,从而更有效地对外赋能,而京东正在承担着这样的一个角色。
最后更新:2017-10-08 02: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