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能活多久?
中國移動在很多場合都曾提出要成為百年老店,屹立於世界優秀企業之林。所以,今天我們來討論下中國移動能活多久?怎麼個活法?能否突破當前的困境邁向新生,真正成為能夠適應時代發展而自我革新的偉大企業。
其實不用多言,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電信運營商到發展麵臨很大的困境,這是明擺著的事實,困境並不在於營收、利潤的滯漲,而在於不知道未來應該怎麼走,明知道前麵是死胡同,單靠流量是不能扛著企業走下去的,但也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當然,它們也在積極地推動著轉型,嚐試打開新的發展局麵,對,數字化服務嘛,但這算不上太偉大的變革,甚至連變革都算不上,隻是對主營業務領域的一點拓展,更關鍵的是,當前看來這種轉型在落地執行層麵顯得有點目標不清、方向不明,這就跟重病之人喝一口參湯一樣,隻能續命,不能新生。
怎麼才能讓中國移動能夠曆百年而不衰,成為百年老字號呢?關鍵還是在於看中國移動能否“適應時代發展而自我革新”。
如果我們去看國際上一些曆史悠久的大企業,我們會發現“變革”這個詞就如同鬼魅般一直旋繞在它們身上。
諾基亞,我們所熟知的手機製造商巨頭,但它在1865年成立的時候是以造紙為主業的,後來造紙業競爭泛濫,利潤率極低,諾基亞逐步向化工、橡膠、電纜、製藥、天然氣、石油等領域擴展,中途還曾結合國際大環境做過軍火武器,諾基亞開始手機生產製造是在1960年,並在此領域大獲成功,迅速成為通信行業巨頭。可以看到,諾基亞一直在變革,在革命,其經營領域一直根據市場、競爭的情況在變化。2014年諾基亞把手機業務賣給微軟,當時很多人高唿“諾基亞已死”,但其實,結合諾基亞一百多年的發展曆史來看,出售主營業務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但諾基亞並沒有死,相反,它通過這樣的“蛻變”往往會獲得新生,比如現在,諾基亞正在布局AI、做智能汽車,同時也在研究下一代全新的無線通信技術,可能哪一天,諾基亞又全方位地入侵到你的生活。
其實這樣的故事我們在很多國際巨頭的身上都能看到,如IBM,創立時的主要業務是生產商業打字機,之後打字機沒有市場了,轉為生產文字處理機,二戰期間還生產過 M1卡賓槍和勃朗寧自動步槍,然後到做計算機,然後從做硬件轉向做軟件和服務。如GE,最開始可以追溯到愛迪生的電燈公司,發展到現在經營領域涵蓋了從飛機發動機、發電設備到金融服務,從醫療造影、電視節目到塑料等等。
可以說,那些曆經百年而不倒的企業都經曆過很多的轉型和變革,甚至很多次果斷地與過去的自己作別,走向完全不同的另外的路,最後迎來了新生。
那中國移動能通過這種激烈的蛻變來保持長遠發展,躋身國際百年老店之列嗎?
難!
為什麼?
因為中國移動是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由政府投資並參與控製的企業。政府的意誌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具有營利和公益兩層職責,營利職責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職責體現為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麵發展的作用。
基於國有經濟的功能定位,國有企業分為公共政策性、特定功能性和一般商業性企業三類。我對比了一下,運營商應該是歸入第一類——「公共政策性企業,主要是指處於自然壟斷的行業、提供重要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的企業,具體行業包括教育、醫療衛生、公共設施服務業、社會福利保障業、基礎技術服務業等。這類國有企業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承擔公益目標。」
總而言之,一句話,中國移動是國家的,國家成立中國移動不是光為了賺錢的。這是中國移動和諾基亞、IBM、GE等巨頭的區別。中國移動是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政決策的產物,它的生命力不在於技術、服務、能力或資源。舉個可能不恰當的例子,侏羅紀公園大家都看過,中國移動就像公園裏的大恐龍,很龐大、很強壯,但它的出生、成長、和死亡都不是自然的選擇,都不遵循自然的法則。
我記得有一次在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李躍總發言中說道,如果放開經營範圍限製,中國移動馬上進軍房地產行業,這是對企業而言最佳的選擇,可惜沒有如果。那應該是2012年前後,到現在全國大城市的房價應該都已經翻番了吧。當然,李躍總的是玩笑話,但也表達出身為國有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無奈,你隻能在圍欄裏奔跑,哪怕你是一頭恐龍。
國家劃定領域把你圈養起來,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隻是,國家要的是你能發揮的作用,國家是不會替你規劃未來的,國家是一個大綜合體的集合,運營商、BAT都是她管轄下的子民,她隻需要有人能提供基礎的通信服務,是不是運營商、是不是中國移動提供的,她無所謂。就像國家需要有士兵去戍守邊疆,她是不會關心這個士兵是否能升為將軍,也不會關心是士兵A還是士兵B站在那裏。但對企業而言,企業是一個有感情的生命體,她會想著生存、成長和壯大。而以當前的技術發展速度,運營商的業務領域被全麵顛覆可能很快就會發生,以後可能不需要建基站、建骨幹網絡、建數據中心就能實現更高效的網絡連接和通信服務了,如果運營商不能在這之前通過變革找到新的生存價值點,那到時候國家的通信服務還在,但運營商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中國移動能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改革,主動權不在管理層手裏,更不在員工手裏,而在於國家對這個企業是怎樣定位的,這個定位會不會因應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而很客觀地說,當前紅紅火火的互聯網+幾乎都被BAT把持著,而從BAT的資本構成來看,其實對國家經濟的穩定是有風險的,國家確實也需要在互聯網經濟中植入一支國有的力量,不求說去抗衡,最起碼作為“備份方案”,去在關鍵時候能穩定經濟,同時提高自身的掌控力度和議價能力。
隻是,這個機會能輪到中國移動嗎?
作者:蘇敏堅
通信路上,一起走!
最後更新:2017-10-30 23:34:30
上一篇:
中國快速推進5G商用,中國移動或是領導者
下一篇:
權威報告顯示“中國移動寬帶網速領先!”,百兆寬帶0元給你用!
就在剛剛17:36分,阿裏巴巴周末又發布一特大利好消息: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
中國移動7月淨增4G用戶1232萬 總數突破6億戶
中國移動“8元日租卡”:每月8元,1元享500M流量!
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被IEEE授予大獎,是中國人首次獲得
中國移動被逼急了玩新花樣,推日租卡一天500M流量隻要1元
中國鐵塔股總經理佟吉祿:中國移動共享率為46.8%
剛剛14:33分整,全球股市引爆利好消息: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
中國移動員工待遇到底有多好?聽聽這些老員工的說法
中國移動黨組副書記、中國鐵塔董事長劉愛力升任中國電信總經理
中國移動雲南招聘574人!昭通招聘17人,應往屆多專業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