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
中國移動
國慶遊不帶錢也橫著走!中國移動支付已征服200多國家
探尋商業本質
預見商業未來
品途解讀:十一黃金周將至,法國巴黎春天商場已掛上了“歡迎使用支付寶”的招牌。可見,為滿足中國遊客的購物需求,境外商家們也是“蠻拚的”。而中國移動支付早已開始全球化布局!
文/馮群英
在韓國首爾的購物街明洞,中國遊客已經可以用微信支付買麵膜;在印度孟買的街頭,賣飛餅的小哥也用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日本的零售店、泰國的街頭小巷、莫斯科的地鐵……中國的移動支付已無處不在,支付二維碼也如影隨形。
最近幾年,中國出境遊的人數和消費都在不斷增長。2014年出境遊人次首次突破1億,增長率為19.5%;預計2017年出境遊人數將達到1.4億,總消費規模或將超過1.5萬億人民幣。
據統計,中國移動支付市場飽和率已達90%。而縱覽全球,移動支付市場還是藍海一片。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移動支付額約為743億美元,預計2020年這個數字將翻十倍;2016年移動支付用戶數為2億,預計2020年或達到4.55億。
基於潛在市場的無限商機,騰訊和阿裏巴巴兩巨頭早就開始了海外布局之路。
馬雲和馬化騰的野心有多大?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一直在搶奪中國支付市場的份額,二者的差距在逐漸縮小。有鑒於此,支付寶於2007年開啟全球化布局,率先走上海外征服之路。
第二、創始人個性不同。作為企業的靈魂與掌舵者,馬雲的阿裏和馬化騰的騰訊,完全兩種思路:馬雲高調外向、主動進取、充滿野心;馬化騰則比較沉穩內斂,隨和溫潤,沉潛務實,一般不主動表態,你出拳我再接招。
第三、戰略打法不同。支付寶更側重於快速解決支付問題,以便與電商生態係統互補;微信支付更偏好精耕細作,從社交屬性出發,希望能夠為商戶提供從支付到營銷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2015年2月,阿裏和螞蟻金服先後投資印度Paytm(當地最大移動支付和電商平台),並將風控、IT方麵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合作夥伴,助其在本地落地。一年後,Paytm的用戶數量從3000萬增長到2.2億,一舉超過Paypal。
而微信支付則在東京舉辦首場微信支付境外開放大會,上線全新微信支付境外開放平台,並發布名為“WE Plan”的跨境支付產品智慧方案,計劃向海外商戶開放一些用戶的數據畫像和特征,來幫他們做運營。
第四、收購策略不同。螞蟻金服國際化思路清晰,動作迅勐,不僅服務全球的中國遊客,還在各地拓展本地用戶,同時以注資或收購的方式,投資當地的金融解決方案提供商。而騰訊在支付領域的海外收購動作則較少,小馬哥誌不在此。
對比來看,支付寶似乎更加野心勃勃。據螞蟻金服官方資料顯示,未來三年將有30%的用戶來自海外,未來十年支付寶的全球用戶數將達到20億,超過60%來自海外。
中國移動支付正“占領”全球
“填白東南亞,入駐歐美日韓”,支付寶多年規劃的海外市場格局正在形成。目前,支付寶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支持18種外幣結算,接入超過12萬家海外線下商戶門店,範圍涵蓋餐飲、超市、百貨、便利店、免稅店、主題樂園、機場等終端支付場所。支付寶的海外用戶也已超過4000萬,最北觸達挪威郎伊爾城,最南覆蓋阿根廷烏斯懷亞。
微信由於起步較晚,海外版圖顯然不如支付寶遼闊。截至目前,微信支付覆蓋了港澳台、東南亞、歐美、西亞、澳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東南亞、日本、韓國以及中國香港、台灣市場表現搶眼。在海外市場,微信支付對支付寶已構成了強大的競爭壓力,尤其在泰國市場。微信支付數據顯示,中國遊客在泰國的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長6倍,從免稅店、超市到街邊小販都在用微信支付。
全球移動支付的後天很美好,今天卻很殘酷
中國移動支付發展趨勢看似很強勁,然而也正如馬雲所說,“後天很美好,今天很殘酷。”中國移動支付出海同樣道阻且長。
第一,政策風險。合資或者收購都不是長久之計,麵臨合規性問題。螞蟻金服對美國速金匯的收購案就不太順利,盡管收購價由最初的8.8億美元提高到12億美元,美國政府還是質疑其危及國家安全,並未審批通過。
第二,國情不同。如何滲透當地用戶與主要消費場景成難題。比如在非洲,智能手機還不夠普及,而在發達國家,信用卡支付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在日本,中國移動支付的本地用戶使用率仍較低。
第三,風控問題。由於國情的不同,國內的很多風控手段在境外幾乎失效,這方麵,巨頭還得結合當地狀況,不斷探索出一套合適的解決方案。
第四,盈利問題。目前境外許多國家的移動支付市場仍處於教育投資階段,且境外涉及的業務交易額偏小,再加上為獲取用戶采取補貼燒錢模式,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短時間很難實現盈利。不過,對於正在籌備上市的螞蟻金服而言,全球化支付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資本故事。
江南春曾如此評價馬雲:“馬雲跟你聊的是十年後的事情,跟你聊時,你總覺得這事不靠譜,但他幹著幹著就把這事幹靠譜了。”希望馬雲重金布局的移動支付全球化也如是。
結語
現在看來,中國移動支付出海呈現雙寡頭格局,且支付寶略占上風,但全球格局變幻莫測,百度錢包、京東金融、Apple pay等均對此虎視眈眈,若想持續稱霸全球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轉載須知】
1.文章為品途商業評論原創作品,歡迎轉載。
最後更新:2017-10-08 07: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