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京東網上商城
又一次模仿借鑒友商,京東亦步亦趨的日子何時休?
7月27日,京東宣布與遠洋捕撈企業平潭海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出京東生鮮號,與此同時,京東的股價也連日上漲,截至周三收盤至45.87美元,京東市值也達到了651.1億美元,曆史上首次突破650億美元。然而在這一係列看似好消息的背後,京東遭遇的問題卻不值得這麼樂觀。
模仿抄襲早有先例,京東的亦步亦趨
首先來說說生鮮,早在京東本次大張旗鼓的宣布切入生鮮領域,要為消費者帶來優質海鮮產品之前,阿裏投資打造的基於實體門店的盒馬鮮生就已快速崛起,被業內認為是結合手淘可以衝擊傳統零售業超市體係的存在。
而京東生鮮的亦步亦趨,說是對標盒馬鮮生亦可,說是模仿阿裏亦可。
事實上,京東對於友商的模仿抄襲早有先例,例如在去年11月,京東召開物流開放大會就被指出京東的物流開放策略拾人牙慧,拾人牙慧,比如京東宣布將引入智能化設備如機器人倉庫、機器人分揀等。而在去年6月,申通快遞公司義烏分撥中心才剛剛上線了國內首套智能機器人分揀係統,京東正是像素級複製了申通的係統。
多角度借鑒阿裏模式,這是股價上漲的原因
也正是這種對於戰略眼光更加領先的友商的借鑒模仿,才是京東近段時間來股價上漲的真正原因。
簡單地說,阿裏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集團,發展模式、戰略規劃、布局思路等等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在情理之中,而對於同為電商集團的京東來說,隻需要照抄阿裏的模式,就基本上不會出什麼大的差錯。京東也正是這樣做的,多年來京東高仿天貓業務如下圖所示:
事實上,在京東最為核心的物流業務層麵,京東也要在阿裏做出了菜鳥之後才敢於開放物流,拆分獨立運營,那麼在其他層麵模仿阿裏也就更不奇怪了。同為電商領域的企業,京東和阿裏的結構和商業模式相似或許是難免的。但問題來了,為什麼做出創新突破的永遠是阿裏?為什麼跟在別人後麵抄襲借鑒的永遠是京東?
模仿隻能是一時之計,京東與阿裏的差距正在拉大
必須指出的是,京東模仿阿裏的發展路線,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資本市場的看好,但這隻是一時的,相信就連京東自己也明白天跟著別人的步調走,就一天不可能完成超越式的進步,更不用說資本市場了。
更重要的是,盲目模仿友商也給京東帶來了嚴重的問題——在天貓更強勢的快消品領域,京東為轉型急切進入之後才意識到,快消品類訂單都是小份,相應的倉儲物流成本也非常高。這樣的品類特性恰恰不利於京東的自營模式運作快消品電商,因為這意味著京東需要自己承擔起高額的倉儲物流成本,加重了京東的成本壓力。
所以說,在盲目的模仿下,資本市場會給京東一時的青眼,卻不會長久。一年前阿裏的市值是京東的五倍,而截止目前,盡管京東市值還在650億上下浮動,但阿裏的市值已經突破了4000億,兩者之間的差距逼近了七倍且仍然在不斷拉大。這就是京東隻願意抄襲模仿,不敢於創新突破所生出的苦果。
最後更新:2017-08-20 22: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