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75 返回首頁    go 京東網上商城


如何利用京東內容營銷,占據京東流量第...

前言:今年是內容電商爆發的元年,大部分商家在店鋪的營銷推廣上,已經疲敝於京東快車,展位和直投,除了拓展京挑客之外,搜索書生今天特地給大家分享除了純付費流量推廣之外的內容營銷新玩法:京東達人和京東直播。編輯:昕玥 | 作者:搜索書生
不刷單上首頁,新品爆款打造(京東達人)17年的618已經過去了,那些還專注在站內開車和直投的店鋪,會發現自己店鋪的UV,PV和GMV與別人店鋪差得很多,尤其從移動端進來的流量,變化差異非常大。其實很多商家都注意到了一個變化,就是京東移動端APP的首屏與APP端導航欄的覓ME中出現了很多京東達人內容渠道的推薦位,這背後的深意無非就是在京東整個平台導流的流量入口越來越缺乏,單價進店成本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希望更多的商家通過內容營銷:達人或直播等新媒內容去引流、去維護流量,這也是許多商家為何能夠拉開其他類目距離然後賺得缽滿盆滿的原因。 一個專業的數碼類京東達人號,如果按照一個月90篇的文章量去安排,60篇長文+20篇清單+10篇單品,總曝光可以達到30-40萬。普通長文渠道屬於優質的綜合品類內容導購渠道,長文不僅占據了覓Me模塊下精選裏的大部分品類,更提供了產品的永久性曝光。
像極客說這樣一個粉絲不到1300的達人號,每隔兩天就有一篇爆文,在都有發現好貨,好東西和清單權限的情況下,以發現資訊中的長文效果最佳,基本每篇爆文的閱讀量都是萬級為單位,數碼類的進店率基本可以達到30%-50%,每天保證1-2篇,一個月下來通過長文曝光的量級就可以達到15-20萬,進店UV就有5萬~8萬,保持1%的轉化率,則帶來的單量就相當可觀,而且按照市場長文包月的預計30篇以上費用不超過1萬元,而如果單純靠站內開車,成本至少縮減3-4倍,關鍵達人的圖文提供的是永久曝光,隻要文章閱讀點擊的互動越來越高,就越會被係統推薦,之後可間接不斷引入訂單。(以下是極客說四篇文章的閱讀量及轉化數據)
如果能趕上大促節點,需要內容營銷來推廣的商品在1-4款之間,希望能前排置頂,且商品好評度≥93%,建議做攻略長文,遊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隱藏內容請回複3C數碼、母嬰用品、男女鞋服、化妝配飾、家居用品等產品比較適合京東達人,建議商家根據產品屬性選擇領域,再根據特性(款式,單價,鏈接評價數等)和傭金數量綜合考慮選擇適合的渠道(普通長文,攻略長文,產品評測,微信購物圈,視頻購,優選清單,好東西,發現好貨,排行榜及優選專輯等),可以先走京東任務設置傭金測試某一兩個渠道,也能考驗內容宣傳是否適用該款產品,畢竟渠道的不同,帶來的曝光和轉化都有差異。缺乏流量的商家需要從銷量、品類等多種維度去評判某款商品做內容營銷所能達到的ROI,需要前期基本的真實成交數據,一個無銷量、無評價,無關注度的商品是不可能很隨意就推成爆款的!
      轉化不理想的案例也有,一個粉絲過五萬的服裝搭配師達人,某幾天的男裝達人文章也會出現轉化不好的情況,原因可能是:①男裝的目標客戶多為30歲以上的金領人群、精英辦公族、賣的是職業裝、商務服裝,而你找的服裝搭配師達人的粉絲多是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學生黨、打工族,喜歡買的是低單價服裝、T恤牛仔褲等等,完全是用戶人群不匹配;②所有的達人文章都不能保證寫一兩篇或者一兩天就能達到很滿意的轉化,文章需要到渠道裏不斷曝光展現,在內容庫中不斷通過用戶點擊促成推薦,所以需要一段時間和多幾篇文章的不斷跟進跟蹤;③商品本身的落地購買頁數據不是非常吸引人(價格虛高,評價數缺少,同類競品性價比更高等等),導致有點擊,無轉化...2016年底到現在,京東一直拓展站內外的用戶導流,從京騰計劃,京條計劃到開普勒計劃,京東VR智能等全端內容導流,其實京東一直在向商家提供除快車、直投、展位或手秒、挑客渠道之外的流量入口。作為商家既要關注行業變化的趨勢,又要跟緊平台規則的調整,不管是京東達人還是直播,作為場景化導購的內容營銷方式來說,它最終的導向都是以落地頁轉化為目的,所以很可能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它甚至會超過站內廣告成為第一大流量入口。

如果能趕上大促節點,需要內容營銷來推廣的商品在1-4款之間,希望能前排置頂,且商品好評度≥93%,建議做攻略長文,

最後更新:2017-07-09 15:03:31

  上一篇:go 你,其實根本不知道你的店鋪,有哪些問題。
  下一篇:go 【店鋪運營分享】30天訪客7000到訪客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