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新金融日報:平安銀行8月末零售資產管理規模破萬億;京東金融與江蘇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關注“零壹財經”,讀懂新金融。
作者 | 鹿寨
來源 | 零壹財經
【公司新聞】
眾安在線今日港交所掛牌上市 市值衝破1000億港元
9月28日,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股票代碼6060。
眾安在線發行價為59.7港元,融資淨額約為115.31億港元。掛牌當日,眾安在線盤中股價最高突破70港元。總市值一度衝破1000億港元。
平安銀行:8月末零售資產管理規模破萬億
平安銀行行長胡躍飛28日在銀監會例行發布會上介紹,截至8月末,零售AUM(資產管理規模)餘額突破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6%。
截至2017年上半年,平安銀行零售業務收入占總營收的比重達到40%,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零售業務利潤總額占比達到了64%,零售貸款增長21.5%;同時,零售貸款不良增額、不良率實現"雙降"。
隨手科技獲KKR領投2億美金C輪係列融資
9月28日消息,個人理財應用服務提供商隨手科技正式對外宣布,完成2億美金C輪係列戰略融資,領投機構為全球私募股權投資機構KKR集團。目前,隨手記係列產品(隨手記+卡牛)用戶規模已經超過3億,品類用戶市場份額占比接近70%。來自Analysys易觀2017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隨手記係列產品的季度活躍用戶規模達到2049.3萬。
京東金融與江蘇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9月28日,京東金融與江蘇銀行在京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根據協議,京東金融與江蘇銀行未來將圍繞著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興科技應用,在消費金融、財富管理、農村金融等多個金融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家樂福推出CarrefourPay,並與中國銀聯簽署全麵業務合作協議
9月28日,家樂福推出了屬於自己的錢包--CarrefourPay。同日,家樂福與中國銀聯在上海正式簽署全麵業務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打造移動支付可信生態圈,力爭實現金融生態體係內多方共贏的目標。
人保集團A股發行申請獲證監會受理 A股保險板塊迎來新成員
9月27日,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人保集團")在港交所披露,證監會已受理其A股發行申請材料。由此,人保集團回歸A股進入倒計時。
據港交所公告顯示,人保集團於5月16日提出建議A股發行公告。根據發行方案,若不行使超額配售權,人保集團擬向合格自然人和機構投資者配發及發行不超過45.99億股(占A股發行後總股本的9.78%)、每股麵值人民幣1元的A股;若行使超額配售權,則會發行不超過52.89億股,占A股發行後總股本的11.08%。
上市公司轉讓P2P平台精融匯?欲新設網絡小貸
兩年前,精達股份首次涉足互聯網金融成立了深圳市前海精銳合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兩年後,作為精達股份互聯網金融"長子"的精銳合匯卻被拋棄。昨日,精達股份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內容涉及其擬以3000萬元現金支付將持有的精銳合匯52%股份轉讓給吉林金都集團事宜。值得注意的是,精達股份在轉讓精銳合匯的同時,事實上還在計劃投資設立了一家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
【監管動態】
全國首個P2P網貸從業人員違規違紀信息共享係統上線
9月27日,深圳市上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從業人員違規違紀信息共享平台"。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個P2P網貸從業人員違規違紀信息共享係統,首批由投哪網等7家試點機構接入。通過這一共享係統,網貸平台在招聘人員時能根據查到的信息,對是否錄用招聘人員起到建議作用。該係統由網貸平台自行建立數據庫並維護,以避免數據泄露。
上海保監局近日擬開展互聯網保險統計工作
中國證券網消息,上海保監局近日擬開展2017年上半年上海轄區互聯網保險統計工作。
陝西證監局發文提示股票配資風險
9月27日,陝西證監局日前發布股票配資風險提示稱,隨著股市行情好轉,民間股票配資卷土重來。
近期,陝西證監局關注到轄區一些投資、管理谘詢等公司通過"撒網式"電話、短信方式,向投資者推銷"股票配資業務",其中蘊含了較大的市場風險和法律風險。陝西證監局鄭重提醒,投資者要摒棄"以小博大"的心理,提高風險意識,依法合規開展融資業務。
銀監會:正研究進一步擴大銀行業對外開放方案
據彭博消息,中國銀監會在電子郵件中評論指出,正在積極推進銀行業對外開放相關工作;正在研究製定進一步擴大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方案;將促進外資積極參與中國金融業市場競爭與發展。
地方金融監管謀變:職能或將強化專業人才短板待補
近年來,一些地方將金融辦同時加掛"金融監管局"牌子。這項改革可能會在更多的地方推進。名稱的改變背後,更多是監管職能的加強。不過,這一變化對於地方金融管理部門帶來的挑戰也不小。人事編製、缺少執法權等難題成為這一變化必須配套的內容。
【行業動態】
刷臉支付保險嗎?第三方過度收集數據致隱私風險大增
蘋果公司9月發布新一代手機iPhoneX,其中最大的變革之一是取消以往的指紋識別(TouchID),改為通過"刷臉"實現識別解鎖。"隻要看一眼就能解鎖?麵部數據是否會侵犯個人隱私?"這樣的疑問開始出現。
當前,移動設備和應用數據安全正在遭受挑戰。濫用數據、盜用數據、買賣數據……很多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已將風險暴露在外。改進隱私條款設計,提升個人信息保護水平已迫在眉睫。
登錄零壹財經官方網站(01caijing.com)或關注零壹財經官方微信(Fintech_01)回複“百人談”或“網貸十年",獲取相關專題。
最後更新:2017-10-08 07: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