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2 返回首頁    go DotA


刀塔傳奇背後的中二“女戰士”

文 | 麻策編輯 | 盧旭成

博派資本創始合夥人鄭蘭是新投資時代的“女戰士”。她曾自稱為“奔奔族”,項目投資皆是因“腳”落成。

她因投現象級手遊《刀塔傳奇》研發商莉莉絲,幫助IDG獲取幾百倍的回報一舉成名。博派資本也帶有她鮮明的風格。其每一則招聘信息都猶如對鄭蘭本人的真實寫照:中二(注:網絡語,自以為是)、勤懇、膽大心細,熱愛科幻、足球、打遊戲……博派投資方向幾乎涵蓋年輕人喜歡的所有泛娛樂領域。

創業家&i黑馬【投資家】欄目走訪博派資本,聽創始合夥人鄭蘭講述她的遊戲人生、熱點趨勢分析和投資邏輯。

以下為博派資本創始合夥人鄭蘭口述:

博派資本的緣起要追溯到2012年。當時我在IDG,覺得手機遊戲會是一個好的方向。但糾結於有一些喜歡的手遊項目我投不了。因為IDG的基金盤子很大,而這些項目要的錢又太少。我就去找領導反映,並得到了支持。

於是,我們在內部成立了一個小的專項基金,相當於在大基金內部做了一個靈活處理,專門拿出一點兒錢來投資遊戲。這個項目由我來負責。當時,我們拿了幾百萬美金,然後換成人民幣,更靈活地去投早期項目。這件事實際上也開創了IDG內部的一個先河。

2013年我們就投了9個遊戲項目,莉莉絲(《刀塔傳奇》研發商)是其中之一。因為它太出名了,就顯得其他的很黯淡,但其實中間很多都表現不錯。除了遊戲,我們還看過動漫類的項目,甚至還有小說。

多數人認為,投資一個遊戲團隊獲得持續成功的可能性比較低。從過去的經驗做出這樣的判斷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投資人都很現實。2013年美股對中國遊戲公司的估值普遍很低,平均是8~10倍PE。現在回想,那個時候我衝進去投遊戲確實有些衝動。

衝動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從小愛打遊戲。我喜歡玩PS(PlayStation),當你玩慣了主機大製作,看慣了精美的畫麵,用慣了手柄,到了端遊時代,發現這些國產的端遊公司做的產品怎麼這麼粗糙。

我一直不愛玩端遊,直到《魔獸世界》出現。2004年,當時大家為了一個魔獸的內測賬號費盡心機。那時我還是個學生,裝了一台當時頂級顯卡配置的機器,大概花了一萬多塊錢,就為了玩魔獸。滑稽的是,一群我的朋友來我家用我的內測賬號輪流玩,我自己想玩都要排隊好幾個小時。

到了2012-2013年,我在移動設備上挑產品就更鬱悶了。當時還是國外的手遊占主導,你不能說國產的那些賺錢的遊戲做得不好,但始終會讓你覺得少點什麼,你會希望有那種既賺錢品質又好的作品出現。

中國的遊戲團隊那麼多,也很優秀,我認為一定會有機會。首先移動設備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而且過去端遊和頁遊已經驗證過,中國的玩家舍得大把花錢。

市場瞬息萬變。2013年下半年起,手遊市場噌的一下就開始火了。整個A股市場都在大量並購遊戲團隊,一時間似乎所有人都來投資遊戲了。這時候大家認識到遊戲其實是非常好的一種變現模式。

我認為遊戲未必不能持續賺錢。遊戲團隊若以研發為主,一般叫CP公司,他們通過源源不斷推出新產品來保持高營收,典型的就是芬蘭的Supercell。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下,遊戲公司的出路不止一條。你可以走Supercell的模式,不斷研發新產品;或者你從一個遊戲切入,在一個領域建立起優勢後,把你的業務線豐富起來,成為一家泛娛樂的綜合公司;如果你有幸研發了一款非常成功的產品,有非常好的收入,這時既可以做發行,也可以通過投資並購建立自己的生態鏈。

過去我們說在美國上市的很多中國遊戲公司估值都不高,那是因為人們對它的認知隻是不斷研發遊戲賣錢。但中國市場的整個泛娛樂領域有非常大的機會,遊戲公司做泛娛樂化相當於業務線隻是從遊戲切人,可以往影視、發行等其他維度走,長期價值也會很高。

於我而言,整個2013年就像大海,表麵上看很平靜但下麵卻波濤洶湧。老板給你畫了一塊地,讓你去試,你自己種莊稼沒想到還長出來了。但當你想去做更多的事情的時候,發現在內部已經不適合去操作了。

我就想,為什麼不自己做一支基金呢?最早產生這個想法的時候,我就跟領導們都講了。作為娘家人,出去的小孩他們都會支持一下。所以IDG也在我們基金投了些錢。

2014年不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我卻深深感覺到行業正在發生變化,用戶群也在整體遷移。我做了大量研究,和行業內的人約談無數,一步步完善自己的邏輯體係。同年10月,我做好了工作交接,投入了創業大潮。

最關鍵是募資。首先是信文君(編者注:莉莉絲CEO王信文,因為鄭蘭的投資,變成億萬富翁;IDG因這個項目有幾百倍的回報),聽了我的想法後,眼睛沒眨就說一定支持。前BOSS也不斷介紹LP。最讓我感動的是當年在網易的同事(唐岩),做了家上市公司(陌陌),在兩個小時的溝通中,一個半小時在回首往事,剩下的時間聊了聊八卦,最後也成為我的基金的LP。

經常有人問:你們基金到底投什麼?符合兩個標準的我們都投:一個叫更好的我,一個叫更好的生活,英文就是Better me,better life。一具化開來,無非就變成遊戲、動漫、泛娛樂、消費升級。無論我們給這些維度起什麼樣的名字,它所麵向的都是年輕的用戶群體。

過去大家習慣用年齡來劃分用戶群,比如70後、80後、90後。我更多是依據用戶群的更替差異。比如,過去看電影,一張票19塊錢,位置無所謂。但現在大家看電影,大片一定要看IMAX,要挑中間觀影體驗最好的位子。老的消費群體更注重性價比,他們買東西在意價格、新鮮程度、實用性等。但新消費群體就更注重感受、生活體驗,審美要求相對比較高。

最後更新:2017-10-17 21:17:02

  上一篇:go 美國法院駁回暴雪訴訟《刀塔傳奇》請求 稱證據不足
  下一篇:go 刀塔傳奇新英雄深淵惡魔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