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66 返回首頁    go 絕地求生:大逃殺


《絕地求生》被刷成世界級爆款 隻是遊戲直播的功勞?

當“大吉大利,晚上吃雞”成為2017年第三季度朋友圈裏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時,已經沒有人懷疑,這款3月上市的《絕地求生:大逃殺》(以下簡稱《絕地求生》)遊戲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級爆款。

9月5日,這款遊戲銷量突破千萬,而2個月前,它還在為500萬銷量彈冠相慶;9月中旬,該遊戲玩家實時在線人數突破130萬,剛剛擊敗《Dota2》成為Steam史上實時在線人數最高的遊戲,10月初的實時在線人數數據卻已然飆升到160萬,銷量也飛上了1300萬的新高峰……

而談及它的成功,卻頗為奇葩,該遊戲創意總監布倫丹·格林在早前的一次訪談中毫不諱言的宣稱,《絕地求生》的火爆主要歸功於直播行業,同時也包括了他去年推出的一款名為《H1Z1:殺戮之王》的同類型遊戲。

“我很大一部分成功都歸功於Twitch的主播Lirik,他持續玩我的遊戲差不多三年了。可能中途有幾個月他會停玩我的遊戲,但他總是會回來再繼續玩。”布倫丹·格林的這番話裏,似乎強調的依然是一個強大的網紅主播的推薦之力。但實質上,《絕地求生》真正的成功,在於直播讓每一個人都有了嚐試一把《大逃殺》電影的可能。

或許,更多的人會更容易用另一部電影來理解《絕地求生》的模式,即《饑餓遊戲》。技術並非在遊戲和電影裏的最強生存之道,比如《絕地求生》中,就有一個專門的詞匯“伏地魔”,用來形容趴在一切可以容身地點的玩家,隻是和過去曾極度風靡的《反恐精英》不同,“伏地魔”們大多不是為了狙擊其他玩家而隱藏,而是躲在那裏,大玩靜坐戰,不到迫不得已,絕不出手和“熊出沒”。

這其實就是一種很平民的玩法,而且每一個玩家都可能采取各種不同的策略,而任務也不再是單純的殺傷對手,更多的是如何保存自己,畢竟對於這款遊戲來說,能否最終“吃雞”(獲勝時會出現“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字樣),關鍵就在於在遊戲中活下去,而不是殺敵數量多少。

這是怎麼樣的場景?不妨在腦海中投射這樣的畫麵,在諸多大片中,我們往往會看到主角端著機槍掃射的英雄畫麵,但如果沒有主角光環呢?這樣的英雄往往第一個倒下,而且被亂槍打成篩子,就如同《英雄本色》裏主角光環失靈的小馬哥那樣。反之,《絕地求生》這個翻譯的最大特征,就在於“求生”二字,簡言之,在遊戲中備受矚目的不再是過去那種蘭博型戰士,而是一個又一個保命專家。

這其實是遊戲玩法的一種顛覆,而在直播視覺上,這種顛覆表現的極其直觀——每一個主播進入遊戲中直播,其實都是第一人稱視角來展示自己如何在“千軍萬馬”(單次遊戲最多容納100名玩家)中如何求生的實況,而這個實況不再受限於技術,且在偶發性事件中出現更多的求生可能。這某種程度上讓每一場直播都變成一個帶有戰地現場新聞一樣的特效電影。

場場不重複的饑餓遊戲,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簡單享受“觀影”,而低技術含量的低門檻則讓每一個觀眾都有了躍躍欲試的遊戲衝動,於是乎,一個由直播捧紅的世界級爆款成為了事實。(刊載於《人民郵電報》2017年10月20日《樂遊記》專欄164期)

作者:張書樂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直播降溫加劇:行業增速下滑,用戶活躍度降低

粉絲價值對互聯網創業有多重要?看看直播行業的發展曆程就懂了

迅雷卷土重來:下載市場、雲計算、短視頻等多渠道同時發力

最後更新:2017-10-23 17:48:41

  上一篇:go 《絕地求生》將增加毒圈傷害 圈內偷襲或成為曆史?
  下一篇:go 絕地求生主播2千萬粉絲卻直播開掛 為了逗粉絲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