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
絕地求生:大逃殺
現象級遊戲《絕地求生》,為硬件市場帶來了“新刺激”
18日傍晚,小米遊戲在微博中宣布《小米槍戰》開啟“大逃殺”模式的公測,而小米CEO雷軍轉發了這條微博,並配上“大吉大利,晚上吃雞”的字樣。對此有網友調侃“自古以來都是雞吃小米,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小米吃雞’了!”
表麵調侃的話語,實際上反映出了對於小米將“吃雞”遊戲從PC轉移到手機平台的肯定態度。實際上,小米並非第一家入局手機“吃雞”的廠商,早在今年10月,網易就公布了自營手遊《荒野行動》中的“吃雞”畫麵,並預備在11月開啟公測。
說到“吃雞”遊戲,其實是《絕地求生大逃殺》的別名。該款遊戲自今年3月上線以來迅速風靡全球,受到各國玩家的喜愛,其吸金能力也格外引人矚目。不過,本身為PC遊戲的《絕地求生》被轉移到手機上,也反映出了手機廠商可能是想通過“現象級”遊戲帶動硬件銷量的意圖。
那麼,現象級遊戲的火爆能對硬件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類似“吃雞”的現象級遊戲又會走向怎樣的道路呢?結合行業的實際情況,還是能夠為這些問題尋找到答案的。
一、廠商爭相“吃雞”,現象級遊戲使PC市場回暖
可能許多人對於火遍各大互聯網社交平台的“大吉大利,晚上吃雞”有不知所雲的感覺,其實這句話就出自《絕地求生》這款遊戲中。每當玩家獲得第一名,就會出現“大吉大利,晚上吃雞”這句台詞。當然,很多人不玩遊戲,很多人玩了但沒拿過第一,所以不知道這個梗。
那為什麼要說“吃雞”呢?因為在很久以前,拉斯維加斯的賭場中供應一種含有三塊雞肉的飯,價值為1.79美元,而彼時贏得一場賭局能夠得到2美元,剛好足夠買一份雞肉飯。因此“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就成了賭徒們常用的口頭禪。
提起現象級遊戲,中國玩家和業界最先想到的無疑是《王者榮耀》。而在今年下半年,《絕地求生》又吸引了眾多中國玩家的注意力。這款遊戲自3月推出到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銷量超出1650萬份,相關的估算結果表明,僅遊戲本身的銷售額就已超出25億元,日活躍用戶也突破了200萬。
如此成功的遊戲,自然也吸引到中國資本的關注,小米、網易、騰訊等廠商都在發力。一個最直觀的反應是,目前在國產硬件設備的應用商店中搜索,能夠找到數類同款遊戲。
但問題在於,《絕地求生》不像《王者榮耀》可以輕易在手機上玩,因為這是一款PC端遊戲,而且對電腦要求極高。不過這倒是讓許多本來門可羅雀的網吧獲得了“新生”,許多網吧為了吸引顧客,也在“吃雞”遊戲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有網吧經營者表示:“這款遊戲是在9月開始火起來的,9月份前,我們這裏的平均上座率是30%,現在的平均上座率在70%左右。”
除了網吧生意被帶動,PC市場一直不如人意的狀況也因“吃雞”有所轉機。
因為“吃雞”對電腦要求高,除了去網吧之外,不少玩家會選擇專門買一台遊戲專用電腦。在購物網站搜索遊戲電腦,都會發現與“吃雞”有關的字眼。
事實上,PC端細分市場的銷量也確實因為現象級遊戲而有所增長。昨日,京東公布了一係列銷售數據,其3C事業部通信業務部經理葉威透露,盡管PC市場總銷售量在下跌,但遊戲筆記本的銷量卻呈現了“井噴式增長”。
這不僅體現了PC細分市場仍有潛力,更說明了優質內容的重要性。現象級遊戲就是優質內容,而硬件則需在性能上下功夫。人們可以為了玩超級瑪麗買FC紅白主機,可以為了玩精品遊戲買PSP,那麼麵對《王者榮耀》、《絕地求生》這類現象級遊戲,人們也同樣會為了它們更新自己的設備。
盡管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遊戲筆記本銷量的上升與現象級遊戲有直接關係,但結合各方情況加以分析,還是不難得出這一結論。
既然現象級遊戲能為疲軟的PC端市場帶來活力,那麼同理可證,這類遊戲也能夠對增速逐漸放緩的手機行業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二、手遊市場趨近飽和,現象級遊戲加入或帶來新“刺激”
根據speamspy的統計數據顯示,《絕地求生》玩家總人數已達到1645萬人。其中,中國玩家比率占總數的41.62%。在遊戲開銷方麵,不算購買服裝和付費加速器等項目,中國用戶的花費可達到6.7億元。
這樣的增長速度很難不讓人眼紅,在PC端遊戲行業,此種增速完全可以用“誇張”二字加以形容,而且這種增速還得以持續。而對於增速放緩的手機行業而言,“吃雞”這類現象級遊戲同樣具備巨大的吸引力。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中國的手機市場迎來了與PC市場大體相同的局麵,到今年4月為止,中國手機市場的銷量已連續7個月處於下滑態勢。而電競移動,則是可能扭轉這種局勢的突破點。
上半年,堪稱現象級手遊代表的《王者榮耀》讓人們看到了現象級遊戲的吸金能力和傳播速度,以至於許多手機都以《王者榮耀》在其上的運行能力作為宣傳中重要的點。而下半年,則可能變成《絕地求生》的天下。不少手機廠商及網絡運營商都非常看好這款遊戲。
《絕地求生》火爆到服務器往往因不堪重負而掉線,而且該遊戲雖然火爆但卻一直未能開放國服。而近日有網友爆料稱wegame拿下了絕地求生的代理權,並有望於近期過審,騰訊離代理“吃雞”也不遠了。
其實,關於手遊的影響力,從相關數據中即可直觀感受到。
據艾媒谘詢數據顯示,中國的移動電競用戶數在去年已經達到1.54億人,較前年增長了75.0%,估計在今年能達到2.25億人。而去年中國移動電競市場規模高達162.8億元,較前年增長152%,預計今年將超過300億元。
各家廠商也正是發現了這一潛力,才致力於將PC端的“吃雞”遊戲與手機相結合。不過,手機“吃雞”的劣勢仍然明顯,比如操作不靈敏、畫麵不清晰、延遲嚴重、不能精確瞄準等等。
既然如此,那麼可不可以針對遊戲設計出專門的“遊戲手機”呢?既然PC市場有遊戲筆記本,那麼遊戲手機的想法應該也是可行的。並且這種想法目前也被付諸實踐。例如京東近日聯合了Nubia、錘子、HTC等諸多手機廠商聯合推出了遊戲手機標準,並打算在明年第二季度進行推廣。
該標準對手機許多硬件方麵的性能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例如電池容量大於3000mAh,CPU主頻率大於2.0GHz以及配置專屬遊戲模式等。一係列配置要求較為嚴苛,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目前在市場上能買到的手機鳳毛麟角。
不過,這可能也為手機的下一步發展提供了一條道路。隨著硬件行業以及遊戲行業的成熟,現象級遊戲帶動硬件銷量的上漲將成為必然。現象級遊戲的出現,加上手遊市場本身的熱度,手機行業或許會因現象級遊戲迎來新的轉機。
(鈦媒體作者:最極客,文/東方亦落)
最後更新:2017-10-20 17: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