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
絕地求生:大逃殺
絕地求生超DOTA2成Steam第一,卻遭“高端”玩家鄙視
大家好,我是“網遊品味領導者”X博士。
這周有一則遊戲新聞非常火,就是吃雞——《絕地求生》超越了DOTA2,在Steam同時在線人數榜單上排到第一位。
誰也想不到這款遊戲能夠風靡全球
對於這則新聞,Steam玩家的反應也是各不相同,有的玩家點讚,有的玩家噴吃雞,有的玩家則絲毫不在意。可以說同樣是Steam玩家,內部“派別”也是分的很清,似乎也有一條“鄙視鏈”的存在。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今天X博士就給你們理一理,Steam玩家群體的鄙視鏈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
“洗手”的意思就是:和你握完手我要洗個手,我們不是一路人
劃重點1:裝Steam就為了玩個吃雞的萌新——他們處在鄙視鏈的最底層
首先我們來聊聊最近大熱的吃雞。國內的很多玩家也從不知道Steam是什麼,到通過《絕地求生》了解到了這個遊戲平台。相信近期的Steam絕大部分萌新都是為了“吃雞”而入坑。
這些為“吃雞”而來,並且也隻知道“吃雞”的萌新。對於他們來說,Steam就是一個吃雞啟動器,什麼打折、單機大作、守護G胖的笑容都不關他們的事情。因此這也讓他們和其他Steam用戶顯得格格不入,被視為“鄙視鏈”的底層,也就不奇怪了。
劃重點2:DOTA2/CSGO玩家——自己玩自己的,倒是相安無事
在《絕地求生》橫空出世之前,長期排在STEAM在線排行榜前二位的是哪兩個?毫無疑問就是DOTA2和CSGO。
這兩款遊戲的粉絲曾經也“戰”過
對於DOTA2以及CSGO玩家來說,他們打開Steam往往也就為了玩特定的遊戲,其他的紛爭對它們也沒什麼意義,不如多看幾個視頻提升下技術。因此他們在Steam鄙視鏈中的地位比較獨特,超然物外。
而由於DOTA2和CSGO都屬於V社,因此這兩個遊戲的玩家,相比吃雞玩家來說和Steam單機玩家相處的基本也是相安無事,兩者井水不犯河水。反倒是Steam其他玩家經常會加入DOTA2和LOL、以及CSGO與CF之間的鄙視鏈中,幫“自家遊戲”說話。
劃重點3:單機3A大作玩家——鄙視鏈中最活躍的群體
對於主玩單機遊戲的Steam玩家來說,那些隻玩吃雞/DOTA2/CSGO的玩家是難以理解的。
明明有《輻射4》、《GTA5》、《文明6》這些讓人玩不過來的大作,反而要把大把大把的時間投入到單一的遊戲中,無法理解。
Steam單機玩家也經常活躍在各種遊戲“鄙視鏈”的討論與撕逼中,比如Steam玩家和主機玩家、比如單機玩家和網遊玩家、比如正版玩家和盜版玩家等等,由於他們比較經常在網上發聲,所以也常常被視作Steam玩家的主流代表。
對Steam單機玩家來說,他們更加注重的是遊戲的整體體驗,玩法的豐富程度與遊戲體驗的完整性。當然,不是說單機玩家不玩吃雞,隻不過在單機黨玩家的眼中,吃雞隻是個一個劍走偏鋒的創意遊戲,算不得大作。
這些遊戲在他們眼裏才算大作
劃重點4:當然還有這麼一群喜+1愛好者,他們玩的不是遊戲是Steam
當然,在Steam單機玩家中,還有這麼一群獨特的人群,他們對各種打折信息異常敏感,史低、打折、心願單等詞語時常掛在他們嘴邊。他們的Steam遊戲庫的遊戲數量也是最多的,但大部分遊戲打開一兩次就沒有再玩了...
對於這些喜+1黨來說,他們最大的樂趣是看著遊戲庫中的遊戲數量+1+1+1+1+1...還有什麼比+1更加令人愉悅的事情了嗎?G胖打折+1,免費促銷+1,各種收藏+1,看著遊戲列表裏一熘往下拉不到邊的灰色遊戲名稱才是玩Steam的真諦所在。
喜+1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文化;而Steam作為一個遊戲發行平台,這種類似+1的成就也算是一個自帶的收集玩法。喜+1玩家的名言就是:我憑本事買的遊戲,為什麼還要花時間玩!這些玩家在Steam鄙視鏈中也處於一個比較高的位置,畢竟其他人玩的都是遊戲,他們玩的是收藏。
課後總結:
鄙視鏈這種現象實際上是一種在網絡環境下,人們自我意識過剩、自我感覺過於良好的表現。像X博士這樣遊戲經驗豐富到可怕的存在,就不會被這個所影響,這“鄙視鏈”從上到下,哪有我沒玩過的,沒經曆過的?
最後更新:2017-10-17 2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