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93 返回首頁    go YY.com


Common Projects,好球鞋要保持孤獨

C.P.的全稱其實就是Common Projects,那個極為低調的球鞋品牌。與其說這個簡稱是極具個人色彩的YY,還不如說是球鞋重度患者們對它敬而重之的愛稱,畢竟它一直都像個安靜的小貓,默默出新,默默走紅。所以,當滿大街都在膚淺的炫耀腳上那雙Stan Smith時,Common Projects已經悄默兒的完成了本不該屬於一雙球鞋的奢華進階。

隻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Common Projects是個紐約年輕設計師品牌,設計極簡到連品牌Logo都沒機會在鞋麵出現,唯一的辨識標誌就是燙印在鞋跟外側的那一串“4/2/4”結構的數字串,它們分別代表著這雙鞋的編號、鞋碼和顏色。也可以說,每一雙Common Projects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當然,光有素淨討喜的外貌並不足以讓它在日新月異的時尚圈站穩腳跟,最關鍵的還是Common Projects自身濯清漣而不妖的氣質,這恐怕還要從它的兩位品牌創始人說起。

Peter Poopat和Flavio Girolami的第一次見麵是在紐約市中心的某個“時尚地段”,反複的相遇讓兩個人成了要好的朋友,似乎這也幾乎印證了那句“隻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的傳奇。當時的Poopat還是《V》雜誌的藝術總監,Girolami則是一家意大利製鞋品牌的品牌顧問,兩個人下班後約在酒吧相互宣泄不滿,對現有時尚產品各種吐槽,也就是在這些看似吹牛逼的喝酒研討會上,他們倆決定共同合作一係列項目,並為它取名為Common Projects。

就像所有做生意人的初衷都是因為他們找不到自己滿意的XX,Peter Poopat和Flavio Girolami也是,他們想要一雙介於球鞋和皮鞋之間的鞋子,穿著去參加活動不會顯得古板不透氣,穿著去上班也不會覺得太過兒戲。所以,他們提煉球鞋的精華,摒棄了所有華麗的修飾,於2004年發布了第一款名為Achilles的清爽低幫白球鞋。結果當然就是,火的一發不可收拾。

眾星追捧靠的到底是什麼?

前麵就提了,Common Projects的造型簡單純樸,多以純色為主,僅有的變化也是鞋麵和鞋底間的差異,最多在鞋尾處用稍微不一樣的顏色點綴,但它的質量絕對堪比國際大牌的高級定製。還記得上麵提到的創始人之一Flavio Girolami嗎?他利用在意大利製鞋業的人脈,將工廠建在了意大利製鞋重鎮Marche,而且所有Common Projects鞋子都是由意大利鞋匠純手工製作,要知道一排純正的“Made in Italy”字樣在製鞋界可是高品質的絕對保證了。

這還不夠,Common Projects的大部分球鞋都選用了意大利最上乘的Nappa真皮,這貨也是給寶馬和賓利做車內飾用的材質,柔軟程度可以想見。它家的鞋底選的也是意大利頂級橡膠,鞋底和鞋麵純手工縫合拚接在一起,從而確保鞋子的耐久度。因為Common Projects去除了鞋內襯墊,這讓它在整體舒適度上提高了不少,據說可以達到“穿鞋比不光腳還舒服”的程度。

也許你會覺得Common Projects在外觀上和Stan Smith也沒神馬天大的不同,的確,兩位創人也都承認他們的靈感來自Stan Smith,不過,正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Common Projects將鞋型設計的窄且修長,可以在包裹腳麵的同時修飾雙腿,這與相同類型球鞋的圓頭與寬鬆相比,Common Projects更加精致百搭。所以一眾時尚名流都對它寵愛有加,恨不得一年365天都穿著。

一雙CP值得你穿一輩子

兩位創始人從來沒有給Common Projects做過任何廣告,也沒有為品牌辦過任何一場Party之類的見麵會。就那麼寥寥的幾個款式,每季的設計看起來又都差不多,但他們就是有種能讓你心甘情願隻穿一雙鞋子的魔力。

Common Projects從2004年起發展到現在,但最經典的鞋款還是它家誕生最早的那雙Achilles,雖然這些年在皮質、顏色、高低幫、魔術貼方麵變換了不少,但萬變不離其宗,依舊還是修長窄頭的身板兒。

最後更新:2017-10-08 04:16:31

  上一篇:go 信諾租車QuanQiuZuChe.com成長
  下一篇:go blog被WordPress.com母公司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