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移動挖坑讓中國移動跳
在我們這個神奇的國度裏,每天都有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一幕幕上演著,給國人增長見識,開拓眼界。前天有一則題為《農民撿到SIM卡上網,花掉25萬遭刑拘》的新聞很轟動,名叫張豔勝的河南農民撿到一張中國移動的SIM卡後,將其插在電腦的無線網卡盒內上網,沒想到竟然連接到了無線網。張豔勝就抱著僥幸心理“免費上網”,心裏盤算著把卡裏的錢用完就扔。誰知道他“運氣太好”,這張卡一直用了7個月也沒斷網,直到警察叔叔駕到,張豔勝才知道他已經“欠費”25萬元。
根據工信部相關規定,電信企業在用戶包月使用的流量達15G或資費達500元時有停機封頂的義務。而且專們用來約束三大運營商《電信條例》第34條規定,電信用戶出現巨額費用時,電信企業有迅速告知及采取相應措施的法定義務。
張豔勝撿到的這張卡,流量超15G和資費費達到500元時候並未停機;而且產生巨額費用之後,長沙移動也並沒聯係SIM卡主--中聯重科下屬一個分公司。
不過長沙移動方麵給出的解釋是:該公司和中聯重科簽訂了托收協議,意思是中聯重科用多少流量長沙移動就提供多少,保障不停機。
於是,在湖南移動向中聯重科伸手要錢之後,中聯被嚇了一跳--畢竟包月才10元的一張SIM卡產生25萬的費用,擱誰也接受不了。於是中聯報案,警方抓捕了張豔勝。而後中聯又與張豔勝的妻子尋求“私了”,索求十萬元,張妻以為是“一手交錢一手交人”,就湊夠了錢送過去,誰知道結果並非如此。這一刺激,張妻腹內的胎兒也流產了。--一張SIM卡引發了一場血案。
而冷靜下來我們思考“禍源”在何方。張豔勝雖然是貪圖小便宜,但這罪過不足以讓他為25萬的巨額費用埋單。中聯重科在此案中也處於受害者的位置,但是也應承擔責任,至少卡是它的,是公司一時監管懈怠才造成25萬元流向長沙移動。而長沙移動呢,似乎是最有道理的一方--你用了我的服務,理應付費--這就和上車買票一樣。
但是細細琢磨,長沙移動似乎有點太不“厚道”,它對於客戶的“資金異常”毫不過問,而且是連續七個月不過問,直到要錢那天才告訴你欠了我25萬。當然,有人可以說:你用我的服務,我提供給你,我幹嘛要對你負責?--所以這個問題就上升到了社會道德的層麵。
眾所周知,酒店、銀行、餐館等企業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在做好產品的基礎之上往往更注重服務,就像為什麼麥當勞、肯德基屢屢爆出食品安全問題依然門庭若市,而某些國產餐飲連鎖雖然掛著好幾個A的質檢證明,依然門可羅雀,因為老百姓已經知道,麥當勞、肯德基裏的廁所免費使用,大堂內隨便找個座位坐到天荒地老也沒人轟--這就是一種服務。
無論是跨國企業如戴爾、惠普、IBM,現在都在提倡為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金牌服務;還是國內的京東、國美、蘇寧幾大電商也在拚物流物流服務、售後服務;就連大街小巷的餐館也在提供免費送餐服務,搶奪顧客。
在整個全球市場都在喊著“服務就是競爭力”的時候,我國的幾大巨頭企業似乎對這種聲音充耳不聞。就像張豔勝這件事,如果中國移動的服務做到位,它們完全可以在第一個月就通知中聯重科:“你們一張SIM卡的消費有些異常,請問發生了什麼事?”一個電話,就能避免一場悲劇。
就算長沙移動將25萬要到手,可是這筆錢能堵得上自己形象上已經造成的“信任漏洞”嗎,現在看網友關於此新聞的評論,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罵中國移動,長沙移動真是實實在在的“坑爹”了,把整個集團的形象抹黑了--李天一有個將軍老爹,可也禁不住他一坑再坑。
有人認為這是壟斷滋生的高枕無憂心理,不過,某些公司千萬得看最近的《新聞聯播》,要知道號稱“鐵老大”的鐵道部那麼牛,現在不是也沒了嗎?
最後更新:2017-04-03 22: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