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8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理性看待超級計算機全球第一

第三十六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日前在美國新奧爾良正式發布,我國首次有兩台超級計算機位列三甲。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製的“天河一號”二期係統以實測運算速度每秒2570萬億次位居榜首,由中科院計算所和曙光公司研製的“曙光星雲”以實測運算速度每秒1270萬億次位居第三。
; ?# S' ?0 t/ m, w% I8 N7 H3 d
  如何理性看待此次突破?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產業還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趕超發達國家?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1 Z! i) Y. [9 `9 L- i
! L" P/ i8 b  [% s
“第一”來之不易

  近幾年的連續突破,其實經過了幾代人數十年的不懈努力9 B7 U: Q/ ~6 o/ L5 C5 E
. b4 f4 T+ n' a! v7 ^9 G
  “我國的高端信息技術和產業還處在發展過程中,‘天河一號’此次奪魁,是曆史性的突破,實屬不易。”“天河一號”工程辦主任李楠研究員說,我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的突破向世界證明,隻要我們找準突破口,堅持自主創新,就能夠研製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產品。
3 W6 ?* I) O) E) f( Q0 ]) e5 j
  “超級計算機是‘計算機領域的珠穆朗瑪峰’,代表著世界信息技術的戰略製高點,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中科院計算所副所長、曙光首席科學家孫凝暉研究員告訴記者:“很多人都不了解,我們近幾年的連續突破,其實經過了幾代人數十年的不懈努力。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科學家一直在不斷追趕。”+ v  G( b4 p; }: U) y: y+ V
, P5 b. I1 X/ M& H8 F, f
  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傑院士,至今清楚地記得1992年在美國封閉開發“曙光一號”時的情景:11個月的時間,核心開發小組甚至沒有遊覽一下附近的街道和商店。如此忘我投入,是基於一種急迫追趕的心情——當時中國高性能計算機和美國的差距超過10年。

  從最初的不甘落後,到創業階段的艱苦探索,再到如今追趕超越,我國走出了一條經濟可行的產業化之路。在此次全球500強排行榜中,中國有41席,總體占有率8.2%,位居第二。

  成就理性看待——
/ ]5 T! J( F* r2 k0 a
  雖然在計算速度方麵已走到世界前列,但是在技術水平上還不能這麼說
( r/ n* F8 t% x& o7 q
  “我們對取得的成績要有一個理性的判斷,不能沾沾自喜。”“天河一號”副總設計師胡慶豐研究員說,與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相比,我國在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礎軟件,以及大型行業應用軟件等方麵存在明顯差距。0 X$ y# o9 }3 @: n) j4 t+ C

  “雖然我們在計算速度方麵已經走到世界前列,但是在技術水平上不能這麼說。”孫凝暉說,“我們的機器計算快,但是訪存速度慢,不均衡,整機的效率還有不小的差距。我的看法是有兩年的差距。在信息產業領域,有一個摩爾定律,相差兩年就意味著相差一代。而且,在未來10年內,這兩年的差距追趕起來也很有難度。”  T" i( Q; H! }4 s# j/ t
( h1 Y6 y7 d. T- [# M$ {# s' R
  “這就像體育比賽,在2010年這一站你拿了金牌,並不意味著你的體育水平就是世界最高了,關鍵還要看你未來的持續表現。”孫凝暉說。
: ~4 l9 T- C8 v+ V
  美國著名計算機設計師沃利奇表認為,世界不會停止腳步,中國的趕超隻是暫時情況。據了解,目前已有5個計劃或正構建的超級計算機係統,其運算能力將會超越“天河一號”,這些正建造的超級計算機大多數都集中在美國。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正在研製內置加速器的超級計算機,研製成功後計算能力有望達 20千萬億次,預計在2012年研製完成,其速度將近“天河一號”10倍。" @, Z+ s9 K5 g1 K6 X" B3 y! x6 Z

  差距不容忽視

  核心差距在軟件和應用,任務長期而艱巨2 h; X7 r& B: _# ^/ d

  在硬件方麵,不論是“天河一號”,還是“曙光星雲”,其主要核心芯片都采用的是美國的產品。在專家眼裏,這個差距雖然明顯,但不是核心差距,更大的差距在軟件和應用方麵,欠缺更多的是“軟實力”。

  “這就好比汽車業,中國能生產出全世界最多的車,但是汽車的種類、質量、利用率和西方還有明顯差距。”孫凝暉說:“速度並非最重要的指標,更重要的是應用能力。”5 k% T$ T( H9 M& l/ [2 g

  “產業和技術一定是互相支撐或者依托的,離開產業談技術沒有意義,離開技術談產業沒有根基。”曙光集團總裁曆軍告訴記者,從產業來看,應用水平低和需求不足是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產業的現實問題,這也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a- R' [% h" |7 S6 D' \

  在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目前主要應用在氣象、石油開采、科學計算、生物研究等這些“象牙塔”領域,核心的工業領域尚沒有廣泛應用。而在發達國家,用戶則遍布社會的各個領域,波音飛機、福特汽車、好萊塢電影等,背後都有超級計算機的功勞。正是應用的差距造成了一種狀況,在我國,往往是先研製出超級計算機,再去找需求;而在發達國家,往往是先有大的需求,再去造超級計算機。這也是為什麼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高性能計算機同質化狀況更嚴重、使用效率也更低的原因。

  “曙光過去20年的實踐證明,並不是說沒有需求”,曆軍說:“隻是用戶不知道怎麼用,這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以上海超算中心為例,建成後不到一年,運算負荷就超過了80%。”) J7 i; S4 c" i4 i! q0 P- b
3 i+ B6 c5 _$ Q1 L( f
  “需求其實很大,但是需求要轉變為應用,必須有知識產權的大型應用軟件,這一直是中國超算發展的一塊短板。”孫凝暉說:“沒有好的軟件,是很難用好超級計算機的,現在我們的軟件要麼是購買國外的,要麼就是開放源碼的軟件,嚴重製約了行業的發展。”

  “天河一號”常務副總設計師、國防科大計算機學院院長廖湘科表示,要用好超級計算機,必須在每個專業學科領域——工業、流體力學、結構仿真、生命科學等都開發出專門的應用軟件,改變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麵。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提高認識,從學科建設的角度製定長遠規劃,從培養嚴重缺乏的應用開發人才做起。8 |& X) i6 [4 o0 S

  未來展望
3 Z. l0 a& o% U% p! c
  雲計算是未來數年信息產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5 a, N: s& {; ?
& O4 P( Y& E( g% F  I. u
  “在國際上,高性能計算機每隔3年到3年半性能提高10倍”,孫凝暉說:“速度的追求永無止境,必須在追求速度的同時,和應用緊密結合。僅有平台是沒有價值的,應用才是價值所在。”" L9 o1 h  G" U* }
8 ?, s+ q: `, Z' D9 P
  “雲計算是未來數年信息產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這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契機”,曆軍說:“我們提出了一個方向,就是‘雲中超算’。雲計算的本質要求實現集中計算、集中存儲,這為高性能計算機產業的成長壯大創造了條件。”$ c) {& l+ n$ f0 i
/ Z( e8 X0 H& u& n' t# m4 U8 }& C( e
  曆軍認為,未來不僅要為用戶提供硬件產品,更重要的是提高服務能力,提高為客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提高工程設計和工程開發能力,在普及應用上不斷努力。1 a  H6 t) l* i7 V/ D
1 e0 S# [- t$ c1 w* f
  “曙光在成都的雲超算中心已經建設完成,後續還會再建5—10個這樣的區域雲超算中心。未來3—5年的目標是在全國各省區市都建成一個麵向雲計算業務的超算中心。”曆軍說,事實已經證明,汽車、核電、鋼鐵、新材料、飛機製造等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正在成為我們超算中心的服務對象,未來我們將繼續改進,讓更多的用戶用最少的投資享用高端的計算服務。

最後更新:2017-04-02 15:28:26

  上一篇:go 互聯網的魔障之處:50件被互聯網扼殺的事物
  下一篇:go iPhone5過時,誰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