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看待史玉柱
史玉柱生於1962年,比陳天橋和丁磊要大整整十來歲。他是現在互聯網圈子裏年紀最大的一個,經曆最為豐富和曲折,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也正在於此。
20世紀90年代中期,史玉柱就成功了,家喻戶曉。後來野心膨脹要蓋70層的樓,控製不住風險,1997年倒下去。但沒幾年,史玉柱又一次靠賣保健品崛起,並還清了上一次倒下去的欠款。能夠二次成功,這在商業史上很罕見。
算一算倒下去還能站起來的大人物,五根手指頭都用不完。
更罕見的是,史玉柱能三次成功。2004年跨入年輕人紮堆的網遊業,三年進入前三,並且紐交所上市,比前兩次更成功。
所以,史玉柱有很多粉絲,一點不奇怪。說史玉柱是一代梟雄,是商業奇才,沒人敢否認。
但如果暫且忘記這個人的曆史,把史玉柱放在互聯網的英雄堆裏比一比,這個人的狹隘和缺陷就立刻顯出來。而且還都是大缺陷。
史玉柱可以配得上“梟雄”,但不是“英雄”。配得上“奇才”,但不是“宗師”。具體說就是,偏邪不主流,狹隘不大氣,拘泥不廣遠。
不服,那就比比看。
第一,帶人。
史玉柱帶人很強,有個性魅力。講義氣,不拋棄。從20世紀90年代起家那會兒跟著他的老夥計,號稱“四個火槍手”,除了一個車禍去世,其餘都還跟著他。典型的是現在的巨人總裁劉偉,從小秘書做起,幹過人事、賣過電腦、拉過廣告,之前賣腦白金、現在管網遊。幹啥都無所謂,一追隨就是16年。“我把青春獻給你”。
創始人和老班底不離不棄,在互聯網圈子裏,做到的人也不多。數出去也就馬雲、陳天橋、馬化騰幾個人。
但史玉柱容不下空降兵,或者說,沒有帶空降兵的心胸和能力。據說90年代做保健品時就引進過空降兵,但出了亂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史玉柱一直心裏不踏實。
所以前後左右老是那幾個“火槍手”,見不到生麵孔。2004年從陳天橋那裏挖來研發策劃高手林海嘯,2004年11月注冊巨人公司的時候,林海嘯還是CEO。不過2007年巨人上市前林海嘯就走人了。
林海嘯是個典型。專業人才,有獨立的想法和建樹,對史玉柱沒有劉偉那樣的個人崇拜。這種人似乎在史玉柱左右呆不久。
像馬雲請衛哲、馬化騰請劉熾平、梁建章禪讓範敏這種事情,史玉柱幹不出來,也不會幹。我就做我的山大王。
當然了,也可以說:特點有差別,境界無高下。
那好,接著比後麵的。
第二,做事。
史玉柱的強悍在於,個人判斷極準。一旦認準了,指揮大軍殺進,一般都會凱旋。所以下麵人不用太精明,隻管執行就好。越是沒有獨立想法的,越是有個人崇拜的,越是能夠執行到位。
所以關鍵環節,史玉柱必定、也必須親曆親為,絕不假手他人,也沒人能替代他。
腦白金起步至關重要的是營銷策劃,史玉柱當仁不讓走鄉串戶、挨家敲門訪談,一手策劃腦白金的廣告和營銷方案。據說十幾個版本的廣告軟文,一個一個親自核對拍板。做遊戲,更是每天堅持打怪練級十幾個小時。《征途》上市後,一個董事長兼CEO,每天堅持做10個小時客服。這幾點,史玉柱創造了紀錄,似乎是優點。
所以史玉柱是產品設計師和策劃營銷員。史玉柱的巨人,是一個人的公司。從巨人漢卡,到腦黃金、腦白金、腦X金、征途、巨人,史玉柱一個人舉足輕重。一旦沒有史玉柱,巨人這家公司難以想象。
反過來,我們從來聽不見馬雲為淘寶設計什麼產品,陳天橋狂打20小時遊戲,或者馬化騰做了N天客服。他們的公司,都是一個群體的公司。是通過一個係統和流程在起作用。設計產品、營銷策劃、做客服接電話,都有相應的人去做。並且有一套規則來約束和激勵他們。
也許是90年代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和激進的環境所感染,史玉柱身上有一種深刻的個人英雄主義,以及由此導致的強烈的控製欲。
這能快速的促成一個事業的成功,但卻必然會限製住這個事業的長大。史玉柱做過的漢卡、保健品、遊戲都是這樣。成功快,但規模上不去。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
由此聯係到下一點。
第三,境界。
史玉柱剛進網遊圈說過:丁磊是更“危險”的對手,因為丁磊專注於網遊,而陳天橋的心思已經放到機頂盒上去了。
言下之意,要專注!
可史玉柱自己就偏偏不專注。賣腦白金就賣腦白金嘛,忽然有一天覺得我也能搞遊戲,於是舉兵殺入。遊戲搞成了,那就好好搞嘛。忽然有一天覺得我也能賣保健酒,於是跟五糧液再勾結一把,做個“黃金酒”,一簽就是30年的合作協議。瞧,要搞30年。
相比陳天橋,史玉柱其實更不專注。陳天橋的盒子也好,起點中文也好,都是在互聯網裏麵,以互聯網為工具和渠道整合傳統行業。但腦白金、網絡遊戲、保健酒,確實不在一個行業。當然了,那兩個老套路都還用得上:上央視狂打廣告,讓手下幾千號兄弟到農村去推銷。剩下的呢?
這樣的結果,表麵上是看史玉柱很強,你看我樣樣都能搞,引來一群粉絲。但樣樣都做不大。腦白金早就到了瓶頸,幾十個億,上不去。2007年網絡遊戲衝進了前三,最近的數字顯示,2008年第三季度又打回到第七。
博雜而不精深,分散而不專注。可以理解為境界不夠。不能一門精進,所以心猿意馬。
境界不夠還能夠強人一頭,就隻得“出奇”了。這下問題就來了。看下麵最後一點。
第四,雄心。
史玉柱的東西,往往能出奇製勝。比如那句廣告詞:“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一連放了N年。單調無所謂,討人煩無所謂,有人罵也無所謂。隻要有效,能賺錢。史玉柱就認這個。
比如《征途》,史玉柱瞄準人的貪婪和權力欲,設計出圈錢的裝備配置環節,人類的劣根性成為圈錢的工具。在《征途》的虛擬世界裏,欺淩他人的威力和合法的傷害權都標價出售。和平受到鄙視,戰爭受到推崇,被殺死者得到的隻有恥辱。仇恨是那個世界中最強大的動力,榮譽被建立在仇恨和貪婪之上。
史玉柱說得好,“商業是什麼?商業的本質就是在法律法規許可範圍內獲取最大利益。我是一個商人,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危害社會的前提下為企業賺取更多利潤。讓一個商人又要賺錢又要宣揚道德,那不是商人,而是慈善家。”
史玉柱其實說出一個巨大的事實:他就是想成為一個商人,賺錢是至高的目的,利潤就是衡量價值的標誌。所以無論是腦白金還是征途,都不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產品,巨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
創業的第一天起,馬雲就宣稱,阿裏巴巴會成為最偉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陳天橋就夢想,盛大要做“網絡迪斯尼”,盒子要“把互聯網文化送入中國最底層的文化組織——家庭”;馬化騰為騰訊立下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這些有夢想的人,才會做出偉大的公司。
所以史玉柱是“梟雄”,是“奇才”。不是“英雄”或者“宗師”。
有諷刺味道的是,即使以純粹的賺錢為指標,以“商人”自律並且以“賺錢”為綱的史玉柱,賺到的錢其實並不如上麵這三位。從收入、利潤、市值各個指標來綜合衡量,巨人公司在互聯網裏進不了前十。離阿裏巴巴、盛大、騰訊的差距都不小。2008年,巨人又遭遇大幅萎縮,受到媒體的圍攻、玩家的厭倦和反彈。
為何會如此?馬雲說過一句“真想賺錢,需把錢看輕”,一語中的。這就是境界的差別。隻想著賺錢的沒賺夠,有夢想的越賺越多。佛教有個說法,叫“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用在這裏恰如其分。
最後更新:2017-04-02 15: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