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診微博
新浪微博的創新不可謂不多,多條戰線多點開花,讓人眼花繚亂,不過真正能影響微博進化進程的創新乏善可陳,雖然說通過不斷試錯來尋找方向,但挖了這麼多口井,沒一口能挖出水來,需要反思的不僅是挖井方法的問題,更要考慮地址選擇的問題。在錯誤的方向上試錯,試的越多,錯的也越離譜。
新浪微博的基石是關係鏈,博主通過關係鏈與粉絲們共同構成一個圈子。新浪是通過明星大V來構建最初的關係鏈。這裏就有幾個大坑,一些人跳進去到現在還沒出來。明星大V從某個方麵來說,是信息價值的保證,是經過傳統媒體驗證並背書的,學術明星或娛樂明星等,他們的信息對於某些人來說是高價值的,他們的名字本身就是信息的過濾器,可以幫助受眾快速獲得有效信息,這是一。有人就有江湖,明星大V們作為圈子的中心結點,擁有社交屬性,這是二。(還有其他的坑,略過)
這兩個屬性就引出關係鏈,圈子的特征。有價值的信息在明星大V們的圈子裏流動傳播,那麼關係鏈就是信息傳播渠道。明星們的圈子社交屬性,那麼關係鏈就是社交功能的載體。(嚴格來說應是逆推)
關於社交屬性,博主不管是不是明星都具備這一屬性,於是就有人搞實名社交,搭建關係鏈,現在這個坑埋了一堆人差不多也填滿了,百度似乎也埋在裏麵過。
現在說新浪微博,從一開始,微博就擁有海量的信息,如何將這些信息高效率的分發到需求者麵前,新浪采取明星策略,通過明星的背書功能,在明星周圍聚集一批粉絲,就是聚攏一批信息需求者,不知不覺完成了關係鏈的搭建,有了明星為中心的關係鏈,信息傳播效率就高了很多,一條信息經過明星們的轉發可以快速擴散,大範圍的傳播。明星們得到的足夠的曝光度,粉絲們也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關係鏈信息傳播功能的實現是粉絲與明星們的蜜月期,這個時候的圈子還算比較正常,大家都是人以群分,根據自己的不同需求加入到不同的圈子。新浪微博也在這個階段快速擴展。
明星效應太耀眼,由此獲得的成功太不可思議,新浪微博明顯沒有意識到關係鏈的存在價值,從而進入到過度消費明星階段。
新浪微博上的關係鏈重要節點是明星,若該明星賬號停用,那麼由此的關係鏈就此斷裂消失,所以明星是關係鏈進行信息傳播的關鍵,另一種表達就是,明星是關係鏈信息傳播的瓶頸。從新浪微博整體來說,信息傳播的效率由一群明星們所掌握,麵對海量的信息,這群明星們顯然是力不從心的。對於草根來說,想獲得什麼信息,不想獲得什麼信息,很大程度上由明星們決定,同時草根們由於無法擁有自己健康的關係鏈和圈子,自己的有價值言論在明星們的陰影下小範圍傳播,其無力感與日俱增,直到淪為一個看客。
明星背書功能上的弱化。人無完人,言多必失,明星們在微博上展示了自己擅長的一麵,同樣顯示了自己其他方麵的素質,對明星了解越多,評價也就越客觀,很多偶像導師形象由此坍塌。明星們對信息的背書功能弱化,其對信息的過濾功能也就弱化,關係鏈重組,關注、取消關注成為粉絲們的規範動作。新浪在旁則傻樂樂的看著明星成為笑星,置脆弱的關係鏈不管不顧。
第三條,明星們的社交屬性始終是存在的,隻是顯現的方式程度不同。當信息傳播渠道由明星們掌控,明星們可以渠道內傳播特定的信息,形成私人的圈子,依靠圈子裏的死忠粉絲,在微博上黨同伐異,不問是非,忙著站隊。微博成為明星們的名利場,新浪則忙著刪帖,想著怎麼撈錢。
微博上的圈子本該早就出現的,但是正常的圈子,是關係鏈信息傳播功能的充分體現,用戶們通過高質量的信息為紐帶,形成一個個誌趣相投的關係鏈和小圈子,圈子裏更關注的信息,而非某個具體的人,圈子內成員的關係鏈更為均衡,成員間的關係更為平等。
對明星的倚重,形成明星們的口水信息傳播過度,草根有價值的信息傳播效率低下,出現兩級分化,明星們通過關係鏈掌控信息傳播渠道,阻礙信息的有效傳播,傳統信息傳播渠道由門戶和傳統媒體控製,社會化媒體的出現,渠道得以扁平下移,草根們擁有了自己的傳播渠道,現如今,明星依賴特權又將渠道集中到自己手中,削弱草根的渠道傳播作用,造成新的不平等。這是與互聯網平等精神和社會化媒體發展根本違背的。
也許有人會說這裏過分誇大了明星的作用,明星們的能量沒我說的這麼強大,如果沒看到這樣的結果是結構性的,是明星戰略造成的,不是明星靠一己之力完成的,就不會足夠重視這個問題。同時明星主導的關係鏈的負麵作用不斷增強的情況下,草根們的信息溝通需求一直存在,他們具有自適應功能,會重組關係鏈,會慢慢的搭建自己的草根圈子,而這是非主流。
新浪微博存在的問題,不僅在於明星戰略的負麵影響顯現,關係鏈自身也成為一個問題。關係鏈傳播具有時效性,過期不候,關係鏈傳播方式的完備等,就先不展開了。
新浪微博又出新版本了,沒用過,聽說是強調關係鏈的,如果說還沒理解關係鏈的作用,其後續發展仍是會缺乏動力的,更不用說關係鏈還隻是信息高效傳播的一個部分。微博發展也有3年多了,該回頭思考下,微博因何興起。
最後更新:2017-04-02 15: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