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这次又惹到谁了,被黑“二手东”?
京东看来消停不下来了。昨日,虎嗅发文《老巨头的情怀是怎么把京东变成“二手东”的?》,直指刘强东痛点。
作者全文先黑黑莓、夏普等老巨头,指出他们回归中国市场靠的是反智能全屏时代的情怀,掩去黑莓们的创新与独到,把他们与“如今的小厂商”并列在一起,将这些“海归手机”的情怀与壮志狠狠凌辱了一番。
接着,文章转向背锅侠京东,黑莓们的到来是由京东基因决定,“二手东”必将陷入死循环,京东就等着为巨头们的情怀买单吧!
此时,我想问作者两个问题,“京东变‘二手东’跟老巨头的情怀真有关系吗?”“你有多少证据证明京东成‘二手东’?”
说实话,这样明目张胆的文章,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来架构的话,一定会招来非议,不知道作者背后的金主是谁,给了他如此强大的后盾支撑。吃瓜群众被忽悠,窃笑京东这次自己打脸,高调公布自己的“二手东”堕落计划。
其实仔细研究作者思路,便知这篇文章除了知乎截图是明摆着的京东黑证据,其他都是作者主观编造。黑别人文章要以理服人,讲究说理的逻辑性,而作者上去就骑在京东头上,拿着喷子口中“二手东”作逻辑起点,明知经验语句是错的,那么推导出的结果必然明暗不清。
令人作呕的是,作者竟然把任何平台都存在的“二手贩卖”嫁接到京东快递上,以京东快递的优势来放大京东“二手贩卖”。我虽然不是强东的爱豆,但是看到作者这么黑京东快递,实在看不下去,且看他文中所说:
“夏普、VAIO、黑莓,这三家曾经的巨头都选择在 8 月 8 号这一天回归,而这些发布会背后的推手,都是京东。”
“这些厂商大多不是手机销售排行榜中 Top 5 的品牌,大多没有强大的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基本只能依靠京东这样一个中国最大的 3C 零售方。”
“昨天思考了下京东是如何成为适合 3C 购物的平台的,原因恐怕在京东的快递体系上。”
下面的论证就更可笑了,他摇身一遍大陆柏杨,揭露中国人购买电子产品习惯,“买电子产品对于中国人来说多少需要点儿纠结和冲动”。这一点不知道作者从哪得来的,起码把自己的观察范围列出来,也好让我找到反驳你的理由。你现在说得这么玄乎,我徒有一腔怒火憋在心里,想骂都不知道从何下口。
作者的自设逻辑贯穿全文。他设想,无脑的冲动消费者们,看到夏普、VAIO、黑莓、锤子这些情怀产品后,在京东“今天买明天到”的服务体验刺激下,一不留神就买了一部装逼神器,玩两天不想玩了,七天无理由退货,京东二次销售链就此形成。
你说,“京东是如何处理这些二手产品的?包装良好且不会影响销售的,很多都会直接返回仓库进行二次销售。”麻烦你能不能到黑文上截个图,也比你自己在这干酸更有说服力吧?
不只是说说,人家可是黑得有理有据,这不把自己朋友圈的微商拉出来了,他说他朋友圈有个微商,专门卖二手电子产品,其中很大一部分产品都是从京东收来的。为了服务自己的软逻辑,看来这个作者很有可能找到自己屏蔽已久的微商朋友,向他询问京东是不是“二手东”。
可谁的朋友圈没几个微商,没几个喷子呢?你说你的朋友圈微商从京东回收二手Apple Watch、Beats 耳机、各种音箱、智能手环,我难道不能说我的朋友圈买黑莓的都是发烧友吗?他们不是无脑消费者,而是真正靠情怀支持,带感情带观念的消费才是真正有粘性的消费吧。
Apple Watch、Beats 耳机、各种音箱、智能手环,这些产品确实含有冲动消费,但是它们不是刚需,替代不了手机的属性,所以拿这些头脑发热的小物件跟黑莓、锤子比,简直不可理喻。
更可笑的是,你既然提了你的微商朋友,为什么不把聊天截图和朋友圈内容放出来呢,想必这些东西比你在这干说要高明得多,更重要的是给那些发烧友们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他们明白冲动的惩罚,以免他们在评论区排着队找你要微商联系方式。
就算你是最后一代对黑莓或者说是实体键盘有些情感的数码玩家,你不相信黑莓说自己会用差异化吸引新玩家,你不相信还会有年轻人再为这样的差异化掏四千买单。但是这些一定能让京东变“二手东”吗?国行版黑莓 KEYone还没开始卖,你何不观望一阵呢?更何况京东有 80 万用户都在搜索黑莓这款手机。
不得不说,这逻辑有些太过牵强,“二手东”现象绝对不是京东独有。此文借势黑莓、夏普、诺基亚等老巨头回归,与京东二次销售扯上联系,甚至京东快递也难以幸免,实在是黑心透顶,伤害到我等用京东快递买过手机的“冲动消费者”。
最后更新:2017-08-20 0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