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8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Docker生產環境實踐指南》——第2章 技術棧 2.1構建係統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區《Docker生產環境實踐指南》一書中的第2章,第2.1節,作者: 【美】Joe Johnston(喬•約翰斯頓)著,更多章節內容可以訪問雲棲社區“異步社區”公眾號查看

第2章 技術棧

生產環境的Docker設置包括了一些基本的架構組件,這些組件對運行容器化的及傳統的服務器集群來說是通用的。在很多方麵,可以簡單地認為構建和運行容器的方式與當前構建和運行虛擬機的方式是一樣的,隻是使用了一套新的工具和技術。

(1)構建並保存鏡像快照。
(2)將鏡像上傳到倉庫中。
(3)下載鏡像到某台宿主機中。
(4)以容器方式運行鏡像。
(5)將容器連接到其他服務上。
(6)路由流量到容器中。
(7)將容器日誌發送到指定位置。
(8)監控容器。

與虛擬機不同的是,容器通過將宿主機(裸機或虛擬機)與應用程序服務隔離,從而提供了更高的靈活性。這為構建和配備流程帶來了直接的改善,但由於額外的容器嵌入層,會增加一些開銷。

典型的Docker技術棧將包括用於解決以下關注點的組件:

構建係統;
鏡像倉庫;
宿主機管理;
配置管理;
部署;
編排;
日誌;
監控。

2.1 構建係統

如何構建鏡像,並將其推送到鏡像倉庫中?
Dockerfile位於何處?
構建Docker鏡像通常有以下兩種方式。

(1)在開發人員電腦上手工構建,然後推送到到倉庫中。
(2)使用CI/CD係統在代碼提交時自動構建。

理想的Docker生產環境將使用類似Jenkins或Codeship這樣的CI/CD(配置集成/持續部署)係統,在代碼提交時自動構建鏡像。一旦容器構建完畢,它將被發送到鏡像倉庫中,自動化測試係統就可以從中下載並運行該鏡像。

最後更新:2017-06-01 12:02:16

  上一篇:go  用帶有 Amazon Cognito Identity SDK 的 webpack 打包 JavaScript
  下一篇:go  《Docker生產環境實踐指南》——1.4 可預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