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3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中華英才網、58同城存在名為招聘實為培訓“拉客”的公司

記者實測中華英才網、BOSS直聘等12家招聘網站

58同城:名為招聘實為培訓“拉客”

“李文星之死”拷問在線招聘 部分網站仍有注冊漏洞

求職大學生李文星之死掀起了兩波浪潮,一波是對傳銷組織的嚴厲打擊,另一波是對招聘網站信息審核機製的口誅筆伐。除了風口浪尖上的BOSS直聘外,其他主流招聘網站是否還存在信息審核漏洞?《IT時報》記者對12家主流招聘網站上進行了企業注冊審核和求職麵試體驗,在該過程中,記者發現了比傳銷更為普遍的招聘“迷局”。

IT時報記者 孫妍 夏治斌 攝影報道

中華英才網仍能“掛靠”已有公司

BOSS直聘因李文星事件成為眾矢之的,“隻發一個職位,資料合規可以先發,不觸發舉報可以招聘”的審核機製存在巨大漏洞。其它網站是否也這樣呢?《IT時報》記者對12家主流招聘網站的審核機製進行了注冊實驗。

從測試結果來看,大部分招聘網站已經在審核階段加強了管理,BOSS直聘、趕集網、獵聘等平台采用營業執照和企業郵箱雙重認證的模式,智聯招聘則需要營業執照和個人身份的雙重認證模式,拉勾網、100offer、內推網主要認證企業郵箱。

但依然有招聘網站的注冊環節存在漏洞。在中華英才網,整個過程中都不需要上傳營業執照,填寫公司名稱後,係統會為你找到同名的公司,可以直接使用該公司上傳的公司介紹信息,個人隻要認證芝麻信用分,不需要上傳身份證照片。中華英才網在2015年被58同城並購,兩個招聘網站可以用同一個賬號登錄,並采取上述“掛靠”機製。

盡管在線注冊環節提高了對招聘公司的要求,但在實際操作中,依然存在漏洞。拉勾網和BOSS直聘的客服都明確向《IT時報》記者表示,如果營業執照沒有辦下來,可以用《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來代替,也不需要在一定期限內將營業執照補上。但記者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上了解到,《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的有效期隻有6個月,而且隻能證明申請的企業名稱沒有與其他公司重名,並不能代表該公司的資質已經審核通過並正式成立了。

當記者詢問新公司營業執照沒有到位,是否可以用老公司的營業執照注冊發布時,智聯招聘銷售人員也明確表示,可以如此操作,這意味著,發布招聘職位的公司和注冊審核的公司名稱可以不一致。

達內名為招聘實為培訓 被投訴多年仍在招聘

在測試審核過程的同時,記者還以應屆生的身份在58同城招聘網站上發布了意向為Java工程師的簡曆。8月9日上午,在沒有投遞簡曆的情況下,一家名為達內科技的公司主動打來麵試電話,告知記者下午就可攜帶身份證去參加技術助理崗位的麵試。

8月9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徐匯區匯銀科技園的上海達內為新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一個幾十平米的房間裏,前來麵試的人員絡繹不絕,學曆從高中、大專到本科,不一而同,幾乎都是應屆生或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簡單了解記者的學習和實習經曆後,麵試官建議記者再進修一下,接著便開始向記者介紹起達內的IT培訓,重點推薦了包含大數據和雲計算的培訓課程,課程時間從2個月到4個月不等,課程費用為19800元和23800元。

隨後,麵試官帶記者實地參觀了六七個教室,每個教室都坐滿了人,但並沒有老師,20多個學生隻是看著電腦屏幕上的老師遠程授課。接著,麵試官又向記者拋出了各種“誘餌”,稱公司在15年的時間內培訓了超過41萬學生,全國有52個分校,光上海就有9個教學點。2014年,達內時代科技集團通過達內國際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他還向記者承諾培訓結束後一定會推薦就業,“達內科技公司目前已經與8萬多家公司有合作,包括華為、微軟、阿裏巴巴這樣的大企業,你本科學曆的話,去了就可以月薪過萬。”他說道。

見記者有些許猶豫,麵試官表示可以先上課再交費,通過百度錢包“培訓貸”的方式還學費。還款方式分為“0+12”“6+12”“8+12”,所謂的“6+12”,是指可以在貸款後6個月內隻還利息,之後的12個月把錢還清就行,甚至承諾經過培訓後沒有成功就業的,平安保險會賠80%的學費。

“先上課再交費,不就業就賠錢”“知名企業就業推薦”“起步月薪過萬”這般誘人的承諾到底有沒有兌現?實際上,不少達內培訓學生已經陷入就業難、退款難、維權難的困境。一位達內培訓的維權者阿諾(化名)告訴《IT時報》記者, 2013年,他被達內以招聘名義叫到公司,卻成了它的培訓學員,貸了一萬多元的學費,然而課程質量很差,並沒有學到實際有用的技能,最後隻找到一份2000多元的工作,壓根不是當初承諾的那樣。

《IT時報》記者發現,“達內維權”QQ群已經達到四五百人的規模,僅在21CN聚投訴平台上,“達內科技”已經累計被投訴了近400次,其中,絕大多數投訴者都是通過招聘網站了解到達內科技,並進行了麵試,沒想到工作沒找到,卻交了高額的培訓費。

然而,達內科技隻是一個縮影,以招聘的名義推銷培訓課程,涉世未深的應聘者從此深陷“培訓貸”泥潭的案例並不在少數。據《IT時報》記者統計,通過招聘網站“被培訓”“被貸款”的投訴案例中,58同城招聘網站的投訴率是最高的。截至記者發稿前,在21CN聚投訴平台上被投訴的北京國信清軟鄭州分公司、達內科技等公司仍在58同城上發布招聘信息。

律師提醒 招聘網站發布內容與實際不符 一定要小心

求職大學生李文星誤入傳銷組織喪生,不由讓人聯想起“魏則西之死”,前有百度因搜索廣告問題被問責,那麼如今,BOSS直聘等招聘網站是否應該為審核機製漏洞背負責任呢?

早在2016年春節前後,國家網信辦會同工信部等部門就關閉了16家嚴重違規失信的招聘網站,包括兼職人才114網、招聘網、快點招聘網、586兼職網、夜場招聘網等。當時查處的主要問題是打擊利用招聘網站開展色情、傳銷活動;利用招聘網站敲詐騙取財物、招聘網站縱容用戶違規失信行為發生的,招聘網站涉嫌假網站、假廣告等弄虛作假行為的。

近日,北京市網信辦、天津市網信辦開展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就BOSS直聘發布違法違規信息、用戶管理出現重大疏漏等問題展開調查,確認其已經違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24條、第48條規定,同時下達行政執法檢查記錄,責令網站立即整改。BOSS直聘在8月10日發致歉信,並表示已緊急采取三方麵措施:一是升級流程和係統,確保在線招聘者100%經過“機器+人工”審核認證;二是組建求職安全中心,擴建人工審核及大數據安全團隊;三是建立安全提醒機製。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與互聯網律師劉春泉認為,招聘網站有對信息審核和保護的義務,而且整治當前招聘網站亂象是有抓手的。今年6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就對信息真實性提出了要求,網絡運營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信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絡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招聘網站的信息審核標準應該向電信運營商的實名製看齊”,劉春泉提到,電信運營商開卡、換卡等都需要用戶前往營業廳進行身份驗證,對於存量用戶來說,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就進行停機處理。

招聘網站如何規範信息審核?2016年專項整治行動中,網信辦對各家招聘網站進行約談並要求,必須實行用戶真實身份信息注冊,新增用戶必須以真實身份信息注冊,對已注冊、無真實身份信息的存量用戶,必須限期補充真實身份信息,對限期仍無真實身份信息注冊的用戶,必須在網站平台上給予明顯標注,並逐步清理銷戶。

對於應聘者來說,遇到以下情況應該提高警惕:一是招聘公司和發布公司名稱存在巨大差異;二是以招聘之名行培訓之實;三是在麵試時需要繳納費用辦卡等。

最後更新:2017-08-19 23:32:06

  上一篇:go 58同城等網站違法發布“大棚房”信息被約談
  下一篇:go 58同城HR專業大講堂2017全國巡講強勢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