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71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美食類綜藝層出不窮,如何做到走胃又走心?

一線導讀:“美食”作為綜藝節目中的百搭元素,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美食+”模式的綜藝節目出現在大眾視線中,食物的呈現方式隻是基本,而如何去挖掘美食背後所承載的價值與情感,才是美食類節目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文 | 舍兒

來源 | 小鮮綜藝

優酷、騰訊、愛奇藝三大網絡平台近期有三檔美食類綜藝相繼播出,分別為《穿越吧廚房》、《美食告白記》、《男子甜點俱樂部》。這三檔節目雖均以“美食”為切入口,但卻各自玩兒出了新花樣。

三大節目“花樣百出”,寄托情感成新形勢

由蔡康永帶領六位型男甜點師經營的《男子甜點俱樂部》,每期會同時邀請到明星嘉賓與素人嘉賓,在明星與主持人蔡康永以一段輕鬆或走心的簡短訪談進入主題之後,素人會輪流進店,與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曆與喜怒哀樂,再由甜點師根據他們的故事為其製作並獻上一份創意甜點。

《男子甜點俱樂部》同樣響應了“星素結合”的號召力,不同的是這檔節目中的素人由“明星的陪襯”升級為主角。在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被親情傷害又被愛情救贖的女孩兒,天生聽力障礙16歲才開口講話的勵誌女主播等千姿百態的人生。同時甜點師能夠將這種人生百味用具體的味道來描繪,製造出有治愈功能的甜點。

《美食告白記》同樣是將美食賦予情感,由明星親自為自己的家人、老師等想要感謝的人製作一道美食並與他們分享。《美食告白記》雖然以“美食”為題,但實際上參與錄製的多數明星並不善於廚藝,因為結果並不重要,通過下廚來告白的過程才是重要的。

關曉彤與父親各自為對方做了菜,關曉彤稱父親的葷香陷餃子是自己從小吃到大的,有著家的味道。大張偉在節目中與母親一邊包著餛飩,一邊聊著自己少年時期,父母為了完成自己的音樂夢想,每天出攤到淩晨三點賣了七八碗餛飩才攢夠音響錢。

同樣,《穿越吧廚房》也是以飛行嘉賓的“靈魂美食”,帶出嘉賓心中的故事,為觀眾解讀食物背後的情感、情懷和記憶的節目。在此之前,江蘇衛視也曾推出過明星美食傳情感恩真人秀《熟悉的味道》,明星委托人回到自己記憶中難忘的場景,親自準備食材並為最想感恩的人烹飪一道熟悉的美味。

可見,食物在美食節目的作用已經不單單是為了滿足味蕾而這麼簡單,而是被作為載體,賦予了人們深厚的情感及價值……

傳統美食綜藝熱度不減,放鬆的環境容易訴說情感

在各類不同類型的綜藝集中爆發的趨勢下,傳統電視節目美食類綜藝依舊經久不衰。據藝恩數據統顯示,2012年幾大平台主打美食的綜藝節目不過5檔,而到了2016年,美食類綜藝已經超過17檔,增幅高達240%。

在十年前,電視台上的美食節目多聚焦於“美食”本身,1999年央視推出的《天天飲食》,主打介紹做菜方法和暢談做菜心得,2002年的《滿漢全席》開始展開競技模式,以PK廚藝的方式來介紹美食,早期的美食節目幾乎都是圍繞著食物、廚藝以及養生來展開。對美食的熱愛出於人類的本性,美食本身具有能夠吸引觀眾的優勢,而單純科普美食會有著教科書式的枯燥,看多了也略顯乏味。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電視節目和網絡節目均成大勢所趨的當下,“美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百搭”元素,從2015年開始,各大視頻網站就不停的推出“美食+”模式的綜藝。美食在綜藝節目中早已不僅是代表食物本身,而是承載起了情感與價值,甚至能夠搭建起溝通的橋梁.……

提到美食常會引起人們的表達欲,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啟動“邊吃邊聊”的模式,將美食節目延伸為一檔脫口秀或訪談節目,在“飲食”這樣放鬆的環境氛圍下,明星嘉賓更容易卸下心防。

《拜托了冰箱》以明星的冰箱作為生活窗口,而冰箱內的食物則可以反應出明星的生活狀態、愛好、心理等各個方麵,從而將美食與明星八卦聯係到一起。例如陳赫通過冰箱裏的薑汁向觀眾科普,女人在懷孕期間早上喝薑汁會有助於身體健康。通過“薑汁”這個藥引,陳赫聊到妻子,說了些心裏話。

樂視平台曾推出的《你看起來很好吃》,節目同樣是以明星的日常飲食和生活方式為主題,廚師將根據每位明星的喜好進行“量身定菜”,在充裕的時間和輕鬆的聊天氛圍中進行廚藝。通過揭秘明星的日常生活,展示現代人生活理念。以及愛奇藝平台的《姐姐好餓》,通過“鑒賞”男星廚藝來展開一段走心走胃的談話,向觀眾訴說情感問題。

戶外泛美食類節目異軍突起,全民追求美好生活

除語言類美食節目之外,美食類戶外旅行、戶外競技類節目也頗受電視及網絡平台的歡迎。2014浙江衛視的《十二道鋒味》,以及愛奇藝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的綜藝《吃光全宇宙》便開啟了“逛吃”模式,“美食+旅行+探索”為節目的核心所在。打破了坐吃聊天的模式,讓嘉賓們走出演播室去往各地找尋和挖掘美食,不但能夠將美食的豐富性開拓到最大化,同時也能夠利用美食呈現出當地的風土人情。

另外,湖南衛視的兩檔以美食為核心的慢綜藝《向往的生活》和《中餐廳》也在今年迎來了收視熱潮。《向往的生活》回歸生活本身,讓明星們脫離繁忙的都市,回歸田園過起了自給自足的日子,節目中黃磊所烹飪的返璞歸真的農家飯菜,便成了烘托美好生活的主要載體。

在各類型的美食節目都是著重於把美食“帶過來”的情況下,《中餐廳》則是另開蹊徑,打造了一檔將美食“帶出去”的節目。以美食為中心,以經營為模式,中國美食在《中餐廳》中承載起了“搭建中泰文化交流的橋梁”的任務,一方麵突出了中華美食的驕傲,另一方麵也能夠引起中國人的情感共鳴。

在內地綜藝市場上,多數節目的類型均可以融入“美食”元素,或者也可以說在美食節目中,可以融入任何一種其他形式的節目元素,“美食+喜劇”可以打造出《食在囧途》,“美食+遊戲”亦可以打造出《飯局的誘惑》,甚至連老牌綜藝《天天向上》都接二連三的推出“美食季”,由此可見美食綜藝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

由於“美食類”綜藝有著無限的發展與開拓的潛能,因此不少製作方都青睞於打造一檔好看好玩又好吃的綜藝節目。但其中也有打著美食旗號的綜藝過分去追求形式上的網感,而忽略了內在核心和靈魂上的追求。如《穿越吧廚房》就過於注重娛樂性,將食物以“愛的仰臥起坐”遊戲形式喂到對方口中,畫麵汙到讓觀眾難以直視。

既然以美食作為切入口,就要凸顯出美食在節目中的價值,而並非僅停留在簡單的娛樂性表麵。任何一檔綜藝節目都要有直擊人心的效果才能達到成功,美食類綜藝更是如此。除了娛樂性與互動性之外,美食節目的文化性也成為其最高精神價值。美食不但寄托了人們的情感,同時也能體現出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食物的呈現方式隻是基本,而如何去挖掘美食背後所承載的價值與情感,才能夠凸顯美食節目本身獨具一格的生命力。

原創稿件轉載請務必聯係授權。如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後台聯係,我們將及時處理。

最後更新:2017-10-08 08:59:47

  上一篇:go 與《花千骨》一樣,《美味奇緣》的惡毒女配也招人恨,但也挺幸運
  下一篇:go 美味雞蛋灌餅,餅皮酥脆蛋鮮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