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15 返回首页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炒菜时常做一件事,居然会让全家惹上癌!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都会有一些炒菜的小习惯,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节约的行为,或者是看起来很正确的行为,可是大家知道吗?也许就是这些看起来正确的炒菜习惯会让癌症找上你哦,那么大家知道炒菜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吗?

炒菜后不刷锅接着炒:产生苯并芘致癌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习惯:刚炒过鸡蛋,锅里还有一些底油,放点油再接着炒其他的菜,这样很节约。然而,看似干净的锅表面会附着油脂和食物残渣,当再次高温加热时,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而且不刷锅接着炒菜,原本在锅里残余的菜很容易烧焦,也存在一定的致癌隐患。

炒完菜马上关油烟机:可能会诱发肺癌

有人喜欢炒菜结束后,立马关掉油烟机,然而就是这一随手习惯,却暗藏“杀机”。如果炒菜时火特别大,且菜烧焦的话,会引发有害物质释放,对呼吸系统产生危害,有诱发肺癌的可能,所以炒完菜最好不要马上关油烟机。事实上,油烟机排除废气也是需要时间的,炒菜结束后仍有未排干净的废气残留在厨房。炒完菜后,不妨让油烟机继续运转3~5分钟,确保有害气体完全排出。

油冒烟时才下锅:反式脂肪酸伤身体

怎么看油是否热了?很多人会回答看到油锅冒烟就行了。但油锅冒烟时,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把菜下锅,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加患癌风险,蔬菜中的很多营养素也被破坏了。营养师建议,在烹饪过程中,最好是热锅冷油,油在高温状态下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是有害的。

剩下的油用来炒菜:残留致癌物含量高

很多人不舍得倒掉炸过的油,继续炒菜。专家建议,食物油最好只用一次,在控制好油温的情况下,最多2~3次。使用多次用过的油,里面会有残留致癌物,主要是苯并芘的成分,还有些醛类、杂环化合物等。

温馨提醒

油炸、爆炒等烹饪方法,虽能做出可口的菜肴,但在医生眼里,这类烹饪方法可能制造更多的“致癌物”,特别是肺癌、食管癌以及肠癌都与不健康的烹饪方法有关。下面教大家几个避免致癌物产生的小技巧

1、裹层面糊再煎炸

炸丸子、炸鱼、煎牛排等,煎炸这类食物时,肉类的蛋白质经过高温可产生致癌物。

要想减少致癌物产生,可在原料外裹一层厚度适中的面糊(可用淀粉、蛋清混合)再下油锅煎炸。面糊可起到隔离作用,不让肉类直接在高温的油里加热,最大程度减少这两种致癌物产生。

2、炒菜时加醋

在烹饪过程减少致癌因素,还要尽量保存食物中的维生素C,达到这个一举两得的目的,应该怎么做呢?

建议在炒菜时,多加点醋,因为醋可避免蔬菜中维生素C丢失,而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基化合物(一种可导致消化道癌症的物质)形成。另外,减少食物中维生素C丢失,最好别倒掉炒菜时的菜汁。

3、勾芡

如果你在炒西红柿、小白菜等比较容易出汤的菜时,可在出锅前勾点芡,让淀粉把菜汁浓缩起来,尽可能多地保留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

通常勾芡要掌握好时间,应在菜肴九成熟时进行。过早会使芡汁发焦;过迟则使菜受热时间长,容易失去脆嫩的口味。

4、出锅前拌蒜泥

蒜泥中的硫化物和大蒜素有很好的抗癌抗氧化作用,但是不耐高温,所以出锅前放才有效果。

想不到吧!这些表面节约的小习惯却会酿大祸!赶紧告诉给你做饭的人及身边的人。

最后更新:2017-08-30 09:56:46

  上一篇:go 油焖春笋-美味知时节
  下一篇:go 白开水没味?加点这些,美味还健康,你还不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