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花雞的曆史,你知道有多久嗎?
當年看《射雕英雄傳》,洪七公最愛叫花雞,看他吃得滿手、滿嘴都是油,我也跟著一起口舌生津。
後來逛街看見泥土包裹著的叫花雞,嘿嘿,當然不容錯過嘍。
叫花雞肉質極嫩,有一股淡淡的荷葉清香,口感鮮美無比,吃的時候確實頗有豪俠之感。
叫花雞製作過程不使用任何炊具和器皿,用鹽及其它調味物塗抹均勻,再以黏土包裹,直接放入火中煨烤。
這樣的烹飪方式太過於原始,也太過於簡陋,也許“叫花雞”一名由此得來。
有傳說,叫花雞由乞丐妙手偶得,後被貴人獲悉,得以傳世。
實則不然,早在原始社會,火的出現讓人從茹毛飲血進入到以火熟食的年代。
食物味道改善了,寄生蟲越來越少了,人類大腦發育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隻是火候不易掌握,烤煳現象時有發生,為了杜絕浪費,便將食物裹上泥土,然後再放入火中燒烤。後世稱此類烹飪方式為包烹。
如此這般,即讓食物免於烤煳,也為日後多種烹飪方法的出現積累大量經驗。
今天,叫花雞依然有原始氣息。此外,錫紙烤魚、錫紙烤肉等均屬於包烹範疇。
這就是叫花雞的前世,算一下,上萬年曆史肯定有了。
最後更新:2017-09-09 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