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匠心,“寿司之神”首次来华,解密52年匠人经营之道
说起寿司,世界上最有名的店就是日本的数寄屋桥次郎寿司店了。自从纪录片《寿司之神》播出,奥巴马探访数寄屋桥次郎之后,小野二郎“寿司之神”的美誉便闻名遐迩。
数寄屋桥次郎店:这间小店面地处地下室,门厅狭小,没有菜单,没有独立洗手间,只有10个座位,却曾连续两年荣获美食圣经《米其林指南》三颗星最高评鉴
2017年8月5日,日本“寿司之神”嫡系传承人小野祯一先生首次来华,参加了第二届亚洲餐饮企业家高峰论坛,小野祯一先生首次公开他和父亲小野二郎2代人52年如何通过不断追求极致来打造世界级别的米其林三星餐厅,展示了餐饮匠人的“极致匠心”。
一、几十年磨练的“餐饮匠”
寿司之神嫡系传承人数寄屋桥次郎店主,小野先生
通过几十年不断磨炼技术,将一个手艺做精,做到极致,这就是匠。
作为一个工匠,入门须找一个师傅,学成本事之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发展去创新。工匠,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最低也要修炼十年以上。
作为一个匠人,得不断磨炼手艺、技术,意志坚定,不计得失,不以挣钱为最终目的和最高目的,坚持到底,精进至极。
换句话说,能将一件事持续几十年做好,才是匠人精神。
在日本被称为工匠的,其中一个就是做餐饮的。
二、寿司的温度:做到极致的细心考量
在二战以后,日本普及了人工线板,展示柜普及到餐饮业,一个新的业态诞生了。很多寿司店将新鲜食材放到展示柜里,让顾客现点现选。这个业态刚问世的时候,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同时问题也出现了:为了展示它最大的卖点,提前预定一些食材长时间放在展示柜里,导致新鲜度大打折扣,大家产生“寿司是凉的”的误解。
寿司是有温度的,一般温度在40度前后的寿司才最好吃,人才能感觉到寿司的那种极致美。数寄屋店的寿司温度,保持跟手的温度不相上下。根据不同的食材,根据寿司饭组合以后的感觉,寿司可分为三种状态:第一,热的寿司,有温度的;第二,常温吃的;第三,稍微发凉的。匠人会根据不同的食材改变工艺,以最佳的方式,把最佳的美味呈现给顾客。为了保证极致的体验感,追求极致美味,数寄屋店没有展示柜。
52年前的做法延续至今,现在很多店都在向数寄屋桥次郎店学习。学习一种好的工艺、好的方法来提高技术,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匠人精神不是狭隘的精神,而是能够取众家之长。
做一个匠人,尤其是做一个餐饮的匠人,要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想,如何将这个产品做好,做到更极致。
三、架构和流通:对食材的敬畏与追求
在日本,渔夫打来的鱼,最新鲜的鱼送到市场,然后通过冷链再派送到餐厅门店。那么,如何保障海水鱼的最佳状态和最新鲜程度?
打来的新鲜食材放到港口海水池里,要根据不同的鱼,不同的食材,它们不同的生长环境,控制海水池的盐度、温度,包括含氧量等等,使得海水池跟它们原来的生长环境保持一致。只有鱼待着舒服,食材才会带来最佳的美味呈现。
匠人精神,是对食材的一种敬畏或者一种追求。只有匠人倾注专业、敬业的工匠精神到整个的物流链条,大家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呈现给顾客一道道美味。
四、次郎店的清扫: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
如果餐厅不干净,不卫生,那么餐厅得不到顾客的认可。干净,不是把顾客能看到的地方打扫干净就好了,而是要将顾客看不到的地方也每天清扫,保持干干净净的。只有这样认真的积累,才能得到顾客良好的评价。
为什么去其他的寿司店一定闻到生鱼的鱼味或者鱼的臭味,次郎店什么都闻不到。道理很简单,做餐厅会有很多边角余料或者生鲜渗透出来,如果不认认真真打扫,时间长了就会渗透出来。每天将余料和边角认认真真打扫干净,顾客感到干净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把餐厅打扫干净,也是匠人精神。匠人做任何事情从来不偷懒,绝不偷工减料。做不到这两点,那么你的产品也不会好吃,因为产品是代表每一个匠人的心情或者感情的。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绝对谈不上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是以不挣钱为最终目的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持续做好一件事情。
五、备料:匠人合作,追求极致
由于全球气温变化,海温不断上升,过去时令的鱼或者季节性的鱼越来越少,导致现在享用到好的食材越来越难。由于环境的变化,在选择食材的时候,第一要知道它的种类。第二要有计划性。要对未来有一个预计和预估,比如今年什么季节什么食材最好,要有一个预估。
做一个匠人,尤其做一个厨师,不要怕麻烦。做一件事情,至少得先让自己觉得满意,然后再去追求极致美味。对自己不满意,那么食材也做不好,顾客也不会满意。
追求极致好食材,就需要我们料理人,匠人去选食材。但是我们选食材不如海鲜批发市场的人,我们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很长的从业时间的中间商,来替我们采购或者调集好的食材。
在鱼或者海产品这一块,长期从事海产品批发的这些中间商,他们最专业,他们也是匠人。他们对鱼的了解,对鱼的专业知识水平是远远高于任何人,包括我们这些厨师。我们合作的海鲜批发商,合作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变过。通过几十年的交流和磨合,我们相互之间也达成了一种默契,他们能保障我们不管什么季节都有好的食材。
我们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所以虽然只是一个寿司店,也需要其他行业的各种各样的工匠,或者有匠人精神的职业人来配合我们。比如我们做寿司需要海苔、甜醋、辣味,那么每一个品类当中都有最专业的专家或者匠人,只有他们跟我们一起配合,我们才能把这个产品做好,我们也会选择每一个领域当中的匠人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
次郎店的寿司,是因为集结了各个领域做得最好、做得最专业的匠人,他们跟我们一起,才创造了寿司店的匠人精神。如果没有其他许多职业专家和匠人的配合,整个领域里大家的通力合作,就不会有次郎店。在每一个领域都有匠人精神,才有了我们店今天的发展。
六、匠人的幸福:坚持、创新、极致
什么是工匠?什么是匠?只有一流或者超一流的职业者,才叫工匠。什么是工匠?工匠不仅仅是一个制造,也不仅仅是一个料理,工匠是通过做一个好吃的,让大家吃到那个产品感觉到幸福的一种人。作为一个匠人或者作为餐饮人,是要让顾客愿意和自己的家人、好朋友等去分享品尝他的产品,让他们感觉到幸福。
真正的匠人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几十年如一日持续提高,持续优化,持续地磨炼技术,让顾客每一次来都有一个震撼,一个新的惊喜。寿司这个品类,因为特殊,几乎没有什么创新。那几个产品永远是固定的,创新任何品类,大家也觉得这些品类都差不多。唯一能竞争的就是如何做到极致,如何做到最佳美味。这就需要每天每日每时每刻都要体验,都要提升,否则得不到差异化,得不到顾客的认同。
匠人是将眼前的东西通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求,做到极致,做到更好,而不是标新立异。寿司的卖相很重要,但同时更重要的是,寿司放到嘴里的感觉,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吃过的那种美味,那种惊喜的感觉。如果没有把新的产品创新好,没有现在的产品好吃,那没有任何意义。开发一些稀奇古怪的产品,刚一上来给顾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会引来一些传播,但是这种传播不会长久,因为不是真的好。新奇的产品做不到极致美味,做不到好吃,只能博顾客眼球,顾客不认为好吃就不会来吃第二次,那么研发就是失败的。
匠人,需要长年累月的沉淀和升华。次郎店走到今天,或者说做到今天,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我们两代人整整花了50年的时间。做一个匠人,是一件枯燥的事,只有将一件小事几十年如一日地持续不断地做好,将这种意志持续保持下去,才能得到顾客的认可。
餐饮是没有终点的,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的。
在餐饮界,我们永远没有达到了就可以的目标,永远都在提升的路上。
2017年8月5日和6日,由振华卓越主办,百度外卖独家协办,美味不用等战略合作,康安利丰与绝味食品和大连三岛食品、哗啦啦、新华保险等单位支持的第二届“亚洲餐饮企业家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届论坛延续第一届的“匠心”主线,以“匠心论道·少走弯路”为主题,围绕餐饮行业发展的问题与机遇进行深入探讨,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近1000名餐饮企业家报名参加,盛况空前,特别鸣谢以上合作单位。
最后更新:2017-08-29 10: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