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鱼片原来是中国传统美食,后流入日本
如今的生鱼片成了日本人的招牌菜,但早在唐朝我国便已创建了这种吃法。
据刘伯温所撰写的《多能鄙事》一书中记载道:“鱼不拘大小,以鲜活为上,去头尾,肚皮,薄切摊白纸上晾片时,细切为丝,以萝卜细剁姜丝拌鱼入碟,杂以生菜、芥辣、醋浇。”但除此之外,鱼脍在小说中出现的次数远小于唐宋诗歌中出现的次数。由此可见,鱼脍在唐宋时期是极受人欢迎的一道菜。
当时的生鱼片又称为鱼脍,指以新鲜的鱼贝类切成片蘸着调料吃的食物的总称。早在唐朝这种吃法便出现在民间,后流传至日本,朝鲜等地。而日本因为土地面积小,农业耕地不足,光吃谷物是不够的,同时他们三面被海环绕,捕鱼业发达。因此在得到这种吃法后便爱上了这种吃法,并一直延续了下去。
而生鱼片不但制作方便简单,而且没有经过传统食物的蒸炸烹煮。因此里面的营养成分并没有流失。而这也是人们对生鱼片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
最后更新:2017-10-08 00: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