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67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滿街盡是川菜、湘菜、粵菜館,卻少見贛菜館,是因為口味難吃?

前幾天在某問答中看到這麼一個問題,題主說在他們那兒滿街盡是湘菜館,卻看不到江西菜,究竟是為什麼?同樣的,很多美食街也是經常打著川菜、粵菜的牌子,卻很少看到獨樹“贛菜”的旗幟,這是為何?難不成是因為贛菜的口味不行?

自然不是。

如果提及川菜,人們很自然地就能聯想起川菜的“麻辣”來,再深究口味便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代表作品也能如數家珍地背出來,什麼回鍋肉、水煮肉片、麻婆豆腐、魚香肉絲,深受家常菜的青睞。提及湘菜,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剁椒魚頭、牛肉粉、辣椒炒肉,同樣的,湘菜的辣也是深入人心,而這種辣味不同於川菜的“麻辣”,更多的是純粹的辣,深入肺腑的辣味。至於粵菜,可以說的就更多了,粵菜下分多個流派,廣州菜、潮汕菜、客家菜、順德菜,而且甚至連每個小流派都有拿得出手的名菜,廣州菜中的白切雞、潮汕菜中的牛肉火鍋、客家菜中的梅菜扣肉、順德菜中的醉鵝,粵菜的風格雖說多變,卻也離不開一個“鮮”字。

但是說起贛菜來,除非是江西本地人或是和饕叔一樣的資深吃貨,不然真的很難講出贛菜的口味特點來,甚至贛菜中的經典菜式很多人都不清楚。為何?這也是為什麼美食街少見贛菜館的原因,實在是因為贛菜的風格多變,經典菜式幾乎融入其他菜係中,所以四大菜係隻有魯菜、粵菜、川菜、淮揚菜,八大菜係隻有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十大菜係也不過是在八大菜係的基礎上加了鄂菜、京菜。

贛菜的口味可以說是一地一味,不同區域間的口味喜好差異極大。南昌一地菜肴以煸炒、煨燜為主,喜辣味,辣味包羅了川菜的麻辣也包含了湘菜的純辣,都說“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江西人怕不辣”實際上也隻是“南昌人怕不辣”而已,卻也足以見得贛菜中“辣”元素不輸川菜、湘菜。而九江一帶,菜肴以蒸、煮、燉為主要烹調方式,口味喜好趨於食材本味,追求食材自身的鮮香,尤其是對於魚類的烹調更是堪稱出神入化,完美地詮釋了一個“鮮”字。贛州菜呢,多是小炒為主,又獨創了“粉蒸”這一烹調方式,口味上雖無明顯的偏好,但在食材的選料和切配上較為苛刻,近乎蘇菜的嚴格。再上饒、鷹潭、撫州、景德鎮等各地,又出現了熏、臘為主的特色菜肴。

如此看來,贛菜口味幾乎包羅了八大菜係所有口味,烹調方式更是蒸、炒、煎、炸、煮、燉、煨、燜、臘、熏齊上陣。這很大程度上也與江西的地理位置和地方特色有關,江西東鄰福建、浙江,南接廣東,西靠湖南,北邊與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屬於長江流域重要地區。文化交流、經濟交流,自然帶動了美食的流動融合。加上江西多山、多湖、多河流,更是將地域切割成一塊塊獨立的小位麵,導致了各地美食的蓬勃發展,風味各異自然是在所難免的。

正是因為贛菜口味麵麵俱到,那也導致了贛菜平平無奇,口味繁雜也就使人們很難對贛菜產生極其深刻的映像。不過贛菜的代表作品確實不少,隻是很多人將這些菜與其他菜係混淆了而已。譬如說粉蒸肉、南昌韭菜盒子、腐竹燒肉、酒糟魚、蓮花血鴨、鄱陽胖頭魚、井岡煙筍、萍鄉煙熏肉等等,哦,還有標誌性極強的“炒粉”,江西的米粉種類繁多,味道獨一無二,這也是其他地方都比不上的,比如江西的上饒地區就有鉛山湯粉、玉山炒粉,南昌地區又有南昌炒粉。隻不過要是問哪種炒粉更好吃,那可就為難人了。

如此看來,之所以少見贛菜館,既不是口味不如人意,也不是難有難得出手的菜肴,實在是因為贛菜品類繁多,口味多變。你想,一個人上川菜館、湘菜館,自然喜好點些招牌的辣味菜式;上粵菜館,圖的就是那口鮮味;上蘇菜館,吃個賞心悅目。那麼贛菜館呢?那就尷尬了,不懂吃的人也不怎麼好點菜。這也導致許多根正苗紅的贛菜通通被歸進“土菜館”“家常菜”“外婆菜”之流,難以扛著“江西菜”的旗幟招徠生意。

最後更新:2017-10-08 04:44:43

  上一篇:go 美食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這樣!這樣!這樣
  下一篇:go 西湖醋魚做法 鮮嫩可口的西湖醋魚在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