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不宜多,营养不能少!美味晚餐,你吃对了么?
“早午餐和随便,晚餐吃得好”,俨然是上班族的饮食规律。但是以这种晚餐补早餐和午餐,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的习惯,加之运动量不足,却为身体埋下了“定时炸弹”。晚餐过饱是引发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形成尿结石、大肠癌、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黄帝内经》中说:“胃不合则卧不安。”如果晚餐选择不对,你在漫漫长夜辗转反侧。那么,晚餐应该怎么吃才健康?
晚餐不科学,容易得8大疾病:
1.失眠多梦
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过饱,吃得太晚,临睡时胃内还有饱胀的感觉,胃肠还要加班加点消化食物,得不到休息,紧张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就会使人出现失眠、多梦,久之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
2.肥胖
晚餐吃得过饱,过多的热量储存在体内,转变成脂肪,而且晚餐后运动量小,故最容易使人发胖。晚餐摄入的热量应该不超过全天热量的30%,这是控制发胖的关键。
3.血脂异常、高血压
大量的临床医学研究资料证实,晚餐经常进食高脂肪食物者比进食素食的人的血脂一般要高许多。而患血脂异常、高血压的人,如果晚餐经常进食动物脂肪,且睡眠时人体血流速度减缓,大量的血脂沉积在血管里,等于火上加油,会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4.冠心病
晚餐经常摄入过多热量,可引起血胆固醇增高,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心脏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5.大肠癌
晚餐过饱必然会使部分蛋白质不能被消化吸收,这些物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有毒物质,再加之睡眠时肠道蠕动减慢,延长了有毒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促进了大肠癌的发生。
6.糖尿病
中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会造成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负担加重,进而衰竭,从而诱发糖尿病。
7.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与晚餐太晚有直接关系。人们排尿高峰一般在饭后4至5小时,如果晚餐过晚,排尿高峰期人处于睡眠状态,尿液便会全部留在尿道中,久而久之尿液中的钙质沉积,就会容易形成尿道结石。
8.胰腺炎
充盈的胃肠道压迫胆、胰管开口,甚至时胆汁流入胰脏,胆汁激活胰蛋白酶,产生自体消化,从而会导致胰腺炎的发生。
那么晚餐如何吃才健康呢?
1.晚餐赶早不赶晚
晚餐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左右。8点之后最好不要吃任何东西,饮水除外。晚餐后不宜过早睡觉,让食物有充分消化的时间。胃部食物若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食物会变成酸性,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易发生酸中毒,出现身体乏力、胃溃疡、动脉硬化等。
2.晚餐不宜过饱
晚餐以六七分包为宜,吃太多来不及消耗,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
3.晚餐宜清淡养肠胃
以清淡的食物为主,选择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吃得简单点、清淡些,不仅能减轻胃肠负担,还能促进夜间睡眠。
4.晚餐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不仅能够促进肠蠕动,提高胃肠消化功能,还可影响血糖水平,并有防止热量过剩、控制肥胖的作用。此外,尚可预防胆结石,并降低血脂的作用,因而应保证摄入适量的膳食食物。
5.不宜吃过于辛辣和过咸
晚餐吃得过于辛辣,会造成胃部灼热及消化不良,严重者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吃得过于辛辣容易伤阴气,身体处于燥热,易上火。
6.适当吃助眠食物
牛奶具有催眠作用,睡觉前适量饮用牛奶具有助眠作用。此外,核桃能有效帮助改善睡眠质量,对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有改善效果。因此,晚餐时适量使用核桃。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后更新:2017-10-08 02:50:16